药学院历史悠久,是贵州中医药大学最早设立的系部之一。1975年设立中药系,1994年更名为药学系,2012年更名为药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高级职称78人,博士学历124人,占比为61.4%。国家级及省级人才称号19人。
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前身是贵阳中医学院护理系,成立于1999年,是全国首批招收护理本科生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也是贵州省首家开设护理本科专业的高校,2011年更名为护理学院。2012年获批招收中西医结合护理硕士研究生,2014年获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8年通过国家护理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前身是1988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贵阳中医学院针灸系。1998年5月,学校院系合一,针灸系并入贵阳中医二附院,2004年10月,针灸推拿系恢复建制,2011年,经学校批准更名为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2017年12月与骨伤学院合并为针灸骨伤学院,其后于2020年11月与骨伤学院分开设置,成立为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贵州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成立于2020年10月,前身为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系。我院1982年被批准为“卫生部全国骨伤医师教学进修基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贵阳中医学院骨伤教研室、骨伤研究所的基础上开始招收骨伤专业大专班。198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系”,于同年成为中医骨伤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
体育健康学院成立于2015年7月。1965年贵阳中医学院创立之初,成立体育教学组;1977年根据学校的调整,更名为体育教研室;2007年成立贵阳中医学院体育部; 2014年贵阳中医学院获批成立运动康复本科专业,2015年正式开始招生,现有运动康复专业在校生654人。
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院是国内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且目前是唯一一个以“中医养生”命名的学院,201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挂牌。2019年,贵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医养生学院。
医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贵阳市中医医院,1965年成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81年更名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加挂贵州省中医医院,2017年医院挂牌成立“贵州省苗医医院”,2019年4月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交通医院整体并入医院,设主院区、第二门诊部、第二院区,现为贵州省最具权威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贵州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贵州省群众最满意医疗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于1951年,前身为贵州省商业厅职工医院。医院秉持“传承融汇,厚德济民”的院训及“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经过7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管理理念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特色优势突出、人才结构合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生、保健、养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中医院,建有飞山院区、红岩院区和省委党校门诊部及包括49家成员单位的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
信息工程学院于2016年8月成立。下设党政办公室、科教科、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团总支等职能部门,以及数学教研室、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电子与信息教研室、医学信息教研室和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训室等教研部门。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是贵阳中医学院基础部,始建于1984年,2011年9月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省府路51号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是贵州省唯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是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其前身为始建于1960年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全院现有12个研究所,2个科辅部门,8个行政处室。全院核定编制2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编制168人,管理及工勤技能人员编制57人。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秉承“向世界报道贵州 让世界了解贵州”的工作理念,以“新闻+创意+宣传+公益”为核心,多渠道、多方式、多语种扎扎实实传播贵州多民族文化,为贵州搭建国际性的媒体平台。
央广网贵州是央广网在贵州省开设的分支机构,所运营的贵州频道是央广网在贵州区域的综合性网络新媒体平台,是央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频道秉承“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的媒体理念,专注报道时事新闻,把握热点资讯,关注民生话题,致力于为贵州网民提供最权威最及时的新闻信息服务。
主办: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处、 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办公室;地址:贵阳市北京路141号省政协办公大楼15楼(1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