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工会现有工会会员890余名,基层分会21个。 学校工会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落实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法、教师法、工会法和教育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程》,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投身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性。
共青团天津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地址: 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自2012年8月成立并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度获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在急症、重症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一些中药注射剂连续出现“问题”,人们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并由此引发了对中药注射剂的“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临床使用,也给中药注射剂的生产提出了要求。
2009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SCM0003-2009)(以下简称“《教育标准》”)。为有效落实《教育标准》,保证世界中医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世界中医教育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托开展世界中医学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工作。
档案馆前身是综合档案室,成立于1984年,2015年6月更名为档案馆,隶属于党政办公室;2018年9月和博物馆一起独立为处级机构,合称为“档案馆(博物馆)”。
新校区图书馆目前正在建设中,现开放的临时图书馆坐落于学校西区,总建筑面积4523.4平方米。图书馆坚持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并重、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重,形成了以中医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藏书体系。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 鄱阳湖路10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 新校区产学研基地中医药研究院A座503 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
中医药研究院前身为中医药研究中心,2007年7月更名为中医药研究院。是以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任务的科研教学机构。
文化研究与传播网(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地址: 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
中医药在中国乃至世界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疗效缺乏高质量证据的支撑,严重阻碍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循证医学的兴起,使中医药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同时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新理念和方法,将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1964年建成投入使用,医院总占地面积76000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总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1994年12月获批为三级甲等中医院,2003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五十余载栉风沐雨,几代人精勤进取,医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为天津市三个中医医疗中心之一,天津市九个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于2002年5月成立,是在原天津中医学院门诊部和中医研究所门诊部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它隶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专家、专科、专病、专药为特色的医保定点医院,长期以来在我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6月市委编委批准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现已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医疗、科研、教学重要基地之一。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三级中医医院,始建于1996年,医院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2020年7月28日通过了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审批。2021年6月23日通过了三级中医医院执业登记审批,自2021年6月24日起正式晋级为三级中医医院踏上了向“三甲中医医院”迈进的新征程。
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TMU”,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