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现设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和环境科学与生态系3个教学单位。其中,环境工程系前身为给水排水与工业废水处理专业(后称“给水排水专业”),是国内给水排水专业“老八校”之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前身为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是国内暖通专业“老八校”之一。学院以打造“天大环境”、发展“智慧人居”、造就“绿色梦想”为愿景,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天大人为使命,努力建设“天大环境品牌”,在国内及国际舞台上发出“天大环境声音”。
2009年9月,以建设实体化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中心”为目标,成立天津大学求是学部。多年来,坚持“育人为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注重效果”的办学思想,秉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全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始终走在工程教育改革最前列,成为全国高水平工科荣誉学院之一。
天津大学医学部坐落于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紧邻美丽的卫津河畔。医学部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己任,以“医学牵引、工程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为理念,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教育改革,描绘新时代医学发展的“天大路线”。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是在国家全面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而组建。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首批开设的专业之一。
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是2017年9月由网络教育学院、原继续教育学院、原研究生院高端教育培训办公室重组而成。目前,学院拥有教职工110余人,主要业务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高端教育培训等。
“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Tianji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Institute,TIEI)是天津大学拓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尝试,是培育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进步的国际工程领域高端人才的摇篮。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马列主义教研室,1952年9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的指示,天津大学组建了“政治课教研室”,并于1957年12月更名为“马列主义教研室”,之后,几经变迁,2009年1月15日,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与“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校风而享誉海内外。作为天津大学的一所非常重要的文科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简称“文学院”)在学校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天津大学,首任所长是我国著名内燃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教授。主要从事发动机、车辆、新能源动力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应用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开发及检测认证服务,是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持单位,拥有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5个工程技术中心、9个产业公司,职工总数500余人,占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同时具有知名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目前已拥有一支由院士领衔,汇聚来自海内外优秀学者、资深医学专家组成的高层次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团队。其团队先后入选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团队和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是团中央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天津市共青团员先锋岗创建示范集体。
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于2017年6月成立,下设行政办公室、教学中心、培训中心、科研中心、综合救援队。
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2月5日,其宗旨是通过两个路径解决化学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第一,寻找新的反应途径,构筑变革性化学反应体系,催生新的化学工业;第二,以化学为中心学科,开创新型分子+路径,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储备未来技术。
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4月12日通过学校决议成立,并于12月19日隆重举办了研究院成立仪式,开启了分子聚集态领域研究的新征程,谱写天大在化学、材料、环境等多交叉领域研究的新篇章。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是以我国著名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座风格独特的学院。建筑现代,环境特异,竹树环合,水波潋滟,中外文华点染各处,古今人文交相辉映;门厅中悬挂的匾刻“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体现该院追求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