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简介
歷史沿革 d9:4KY3~4cu32c
1. 肇始(1995-1999) h6:7H0,:7NK6!3b
本所前身為應用藝術研究所建築設計組(Architecture Group),發展重點著重於數位建築理論(Theory of Digital Architecture)與設計思考過程(Process of Design Thinking)之研究,該組由劉育東、張基義老師及國內7~8位兼任老師負責教學與研究,每年招收5~7位碩士生。課程主要為電腦相關的建築理論,如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合作式設計(Collaborative Design)、設計思考-媒材-認知與運算(Design Thinking, Media,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以及設計方法學(Design Methodology)等,目標在建立數位建築理論研究之基礎,並將交大在建築上已具備之理論研究成果向國際介紹與發表。 j5!5rA9=3yK1-3c
為了能掌握「電腦與網路時代中的建築設計」,以便在全球建築的數位新發展中具有前瞻性,並為了避免片段的理解,當時便以「建築的數位發展」為焦點,融合設計創作、理論研究、設計媒體研究等發展方向,積極與全球類似目標的學校如美國之 MIT、Columbia、瑞士 ETHZ 等建築研究所合作,發展當代建築歷史中的三個重點: W3-1Ik6;3SO6=6t
設計創作:建築設計、設計方法與過程。 w9;1GF7!4yU8.5d
認知思考與運算理論:設計思考與認知、設計運算。 U5;9xV9?7sy7-,N
數位媒體研究:數位設計媒體研發、創作與應用等。 q4.5ge9?5vo1?9O
2. 創所初期(2000~2009) W9-8Ew1-3NM6?5g
建築在本質上是一個融合了藝術(建築設計創作與方法)、科技(技術與理論)、與人文(文化、社會、歷史、哲學)的綜合體,建築的內涵與時代的發展向來密不可分。以人類文明重要的革命性發展歷程來看,畜牧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都對建築在藝術科技人文的向度上,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因此在當代,如何能「理論擴展至設計」以及「數位擴展至全面」,就成為交大建築教育上的重要思考。 z5?7lk1!5Qa7+5K
有鑒於數位建築與前衛設計風潮興起,亟需培育更多設計專業領導人才,1998 年本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請設立「建築研究所」,1999 年同意籌設、2000 正式設立。在建築設計方面,提供建築碩士學位(Master of Architecture)招收建築系(M.Arch. II)與非本科系畢業生(M.Arch. I);在數位設計方面,提供理學碩士學位(M.S.),招收建築與數位設計相關學系畢業生。三組主修分列如下: M5;4WY8:7xS9,L
學士後建築組(Master of Architecture, M.Arch. I) L8=40V1+,Km5;1p
建築設計組(Master of Architecture, M.Arch. II) R3=9Sw,-1Su6~9G
數位設計組(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 M.S.) 07:5px,9yp3?8o
自創所初期,本所就與土木工程系開始合作建築通識教育課程與博士班研究指導,以拓展本校在相關領域的教學研究合作。 R5?4OF1=7GI1=6B
3. 發展期(2010-2019) g6+1nl3.5wN,+5K
此階段(99~108學年)為建築所組織重整與發展期,歷經師資陣容更替與新血加入,以及學程架構之調整,以因應建築師考試改革、新興數位科技趨勢,並且全力投入跨領域合作與教學、邁向國際舞台。故自2015年後將研究領域調整為「當代建築設計專業」與「高階跨域設計研究」為兩大方向。 c3!,Tm6!,yR9;2q
當代建築設計專業:主要為學士後建築(MArch I),招收非建築本科系畢業生。教學與研究包含建築設計基礎與專業學科、全球與台灣當代建築思潮與前衛建築設計等理論與實務訓練。 r1-6ek58ro1~7P
高階跨域設計研究:以數位理論、設計科學、先進科技、設計實務為核心,提供建築碩士學位(MArch II)、建築理學碩士學位(MS in Architecture)與博士學位 (PhD in Architecture),分別招收建築科系、非建築科系背景畢業生。在教學與研究上又區分為建築導向(建築設計組)與數位導向(數位設計組、博士班)。 g5=8Uf5?2FN,?6f
建築導向(建築設計組):基於學生既有之建築背景,發展進階建築專題、建築理論、創新設計、社會實踐、智慧生活、建築實務專案等設計研究議題,亦包括專業寫作、分析與評論能力。 y2?7LY4!7FH2+,0
數位導向(數位設計組、博士班):包括21世紀新興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設計運算方法、設計程式開發、虛擬與擴增實境、先進設計材料、機器人與智慧機器、互動科技與環境藝術等前衛科技、新媒材(New Digital Media)等理論與實務,著重於前衛與實驗性,並兼具理論驗證與技術實作。 x9~2mU1?8eq1.5T
於此時期,全球興起各種教育改革,建築教育改革、創客運動、跨域教育合作、實驗教育蓬勃發展。本所也在此階段因應潮流擴大教學場域的參與,積極投入跨域設計教育、實驗教育、以及更大範圍的設計推廣活動,包括校級工坊的設置、大學部設計跨域學程、與百川學程(實驗教育)等。 u3;1yD8~1vH2.9q
願景 d4.8DU,1Cf2+8b
1. 跨領域整合 Z2:1jQ7.5gE4:6K
建築所近年內的課程結構與學制將有相當大的改變,因應全世界教學與專業的趨勢,本所竭盡全力整合數位、設計與其他跨領域專業,這也將是交大建築所與他校建築系所逕庭之處;未來的教育願景為數位科技藝術、城市設計、建築設計等條件之整合與創新。讓交大建築所能夠真正有別於其他台灣的建築系所,建立與時代接軌並培養領導性人才的領先地位。 Q3?6tF,.8Mz6:9k
自104學年起,本所更擴大跨學院、跨域、跨校教學與研究合作。包括: i4!5Ax4-9lk3?2T
校內跨系所:跨領域藝術團隊(與應用藝術和音樂研究所合作)、機器人學程(電機學院碩士學程)、百川學程(大學部自由學程與實驗教育延伸)、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畫、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大學部)、服務學習(大學部為主)、大學部通識課程。 P9=2bx1;8Oo7=3v
校外跨校:高瞻計畫(大學創新課程向下延伸至高中)、舊城再生與地方創生計畫、推動中學美感教育改革、人道建築行動等。 J1!9Xd4~1XQ6-6d
2. 國際化與學術合作 d9+5bV5.1Ww3+3p
建築所多年來致力於與各國外大學建立交流關係,包括: N5?,kN98Gi9-60
2010與英國建築聯盟學院(AA)、國際都市發展協會(INTA)共同主辦「創新知識區域發展與創意城市國際工坊與國際論壇」,並與美國耶魯大學、美國肯塔基大學、美國雪城大學、香港大學、東京理工大學、橫濱國立大學共同主辦Co-Studio Teaching。 c3!7KX9~7wS3~6s
2011邀請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Andrea Leers講座教授來校進行未來校園講座與大師工作坊。 D6.20x3.9th5.4b
2012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師生來校舉辦長達一個月的「衍序建築工作坊、展覽、論壇」。 b5,bi,+7Gz1~9j
2013邀請波蘭前衛建築與藝術團隊來校舉辦ARCHISTAGOGUE仿生與光雕工作營與展覽。 B4=7JF7!7nI,;,I
2014年參與參加由法國CSTB(Centr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du Bâtiment)及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主辦之國際大學綠色建築能源屋競賽(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並獲都市設計獎第一名、創新獎第二名、能源效率獎第三名、公眾票選獎第三名;期望能在未來五年內持續與各頂尖學術單位交流合作以更開拓國際視野。 x6+6Tl1:2sj4=6Q
2015邀請維基造屋(WikiHouse)計畫創始人Alastair Parvin參與設計課,進行人道建築開放書屋設計與建造計畫。 m9+1sc4=4Qb7.6u
2015-2018與雲科大合作舉辦國際數位設計與製造工作營。 j8=2CV9=9Og2:4K
2016獲選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團隊,主題為「台灣再製、常民構築」。 F5:1PA8=9ux7+7x
2016年6月前往日本飛驒,參與長達一個月、由FabCafe與多倫多大學、紐約Parsons設計學院、交大共同舉辦的數位工藝工作營(Smart Craft Studio)。 a6=7xr3!2UD5-1I
2016-2018連續多年應邀參與東京大學與UCLA合辦之國際設計工作坊,參與者皆為全球知名建築師、設計師,以及頂尖設計學院師生。 U4~3tY5:3YA3;9P
2017與歐洲數位圖書館組織(Europeana)、大英圖書館、荷蘭新舊媒體中心(Waag)、新媒體藝術團隊Teamlab共同進行數位文化國際論壇。 D3!4cW9=2H04,r
2018年11月將赴杜拜參加中東盃綠色建築能源屋競賽(SDME 2018),除了既有十項競賽項目外,最大挑戰在極端氣候中的缺水與溫度議題。 J7~1Ha9-9Nt8+5E
未來除了持續進行既有國際交流與合作外,將強化以下幾個方面:新興建築與設計、環境與永續議題、設計科學與數位文化、科技治理與基礎建設。 w3-6es1~4Iu5+8F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