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锁定 排行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始于1958年成立的气象学教研组。1971年正式创办气象学专业,丑纪范院士担任教研室主任。1987年兰州大学成立大气科学系,丑纪范院士为第一任系主任,王式功教授、张镭教授分别担任第二任、第三任系主任。2004年6月,兰州大学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推动学校大气科学学科的更快发展,成立我国高校第一个大气科学学院,丑纪范院士任名誉院长,黄建平教授为第一任院长,掀开了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网站详情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始于1958年成立的气象学教研组。1971年正式创办气象学专业,丑纪范院士担任教研室主任。1987年兰州大学成立大气科学系,丑纪范院士为第一任系主任,王式功教授、张镭教授分别担任第二任、第三任系主任。2004年6月,兰州大学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推动学校大气科学学科的更快发展,成立我国高校第一个大气科学学院,丑纪范院士任名誉院长,黄建平教授为第一任院长,掀开了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C4!6yY4-9JS3;,e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科点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应用气象学、气候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1个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大气科学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大气科学省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研究所和3个中心,即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学研究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所、环境变化研究所、大气遥感研究所、兰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大气科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大气科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院发展进入新的时代。 K6!2Pv9,PO2;4n

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5人。教授23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40人),讲师13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定组成员1人、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全国气象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大气科学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另有兼职教授3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6人)。 x2;9SY5!5uv7.,Y

学院聘请了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和兼职教授,一些著名学者相继来我院进行前沿学术讲座,包括符淙斌院士、许健民院士、吴国雄院士、巢纪平院士、吕达仁院士、黄荣辉院士、石广玉院士、陈联寿院士、曾庆存院士、丁一汇院士、伍荣生院士、李崇银院士、穆穆院士、王会军院士、张人禾院士等,这些专家都为推动大气科学学院学科水平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D5+,rp8:7Kv2+4V

我院目前的主要科学研究方向有: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半干旱气候变化、大气动力学模拟、大气遥感与资料同化、干旱气候和灾害气象、环境评价与污染防治、大气扩散、大气气溶胶与气候、环境气象预报、全球变化与陆面过程、医疗气象学等。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海外青年合作基金1项、中泰(NSFC-TRF)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家军工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余项等。近年来,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各类奖励30余项。 Y8!1RI3?3nB8?9L

在教育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先后得到了“211工程”建设经费、“985工程”平台建设经费、教学实验设备费等约3800万元经费的支持。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拥有Ka波段云雷达观测系统、微脉冲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边界层梯度观测系统、辐射观测系统、气溶胶观测系统、大气成分观测系统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的观测实验仪器设备,2013年建成了IBM Flex System 集群系统(1344 个CPU)。目前学院拥有专业实验室和科研用房6500 平米,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占地20万平米,气象观测场占地1.0万平米。 K9!5Dj8=,SQ1+7L

学院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广泛,多次与国际同行联合开展大规模野外观测实验,实施了中美沙尘暴联合观测试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协同观测、民勤沙尘观测试验、北方地区黑碳气溶胶观测试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主办了多次国际会议,包括半干旱区域气候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与中国气象局共同举办第2届干旱气候国际会议、第五届、第十二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第三届干旱气候国际会议、第九届东亚气候与环境国际会议、第二届大气光散射与遥感国际会议。同时,积极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犹他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NCAR、CIMMS、CAPS等研究机构与业务中心,与日本东京大学、福山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利兹大学,意大利ICTP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先后选派30余人次出国进修学习,邀请国际著名气象学家等10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国际化水平获大幅提升。 U8+,IE9=5dM1-,z

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近200人,其中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班学生40人,国防生100人,普通班40人。有两个本科专业,即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学院目前在校研究生1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 70余人。本科生就业率、考研率一直高居全校前列。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三年高于95%,位居全校前列。考研率均超过40%。近年来,学生先后在校内外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有多项本科生科研参与项目先后荣获中国专利年会“校园发明与创新”银奖,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世界一等奖”、 “国家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在校运会中也多次取得骄人成绩,并至今保持多项纪录。 Y3:2Wj6~9Dh6?5q

学院十分重视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发展,自2002年9月20日,中国气象局与兰州大学正式签署局校合作协议以来,双方进行了全面合作,2003年与中国气象局共建“大气科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家气候中心签署了“共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协议,与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建了“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同时,与宁夏、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辽宁气象局等单位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与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现为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及有关省、区气象局合作共开办了23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有全国气象局、民航系统以及部队共计1078人参加了硕士学位课学习。自2004年起,先后与内蒙、宁夏、青海、新疆、陕西、辽宁、吉林、河南、西藏、甘肃10省、自治区气象局合作开办了六期“3+1” 气象预报员培训班,学员398人。应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委托。自2004年3月开始至2008年1月共开办了八期“兰州大学气象基础知识培训班”,培训学员397名;表彰优秀学员58名。 u,-2aS9?9DG4!9w

学院成立以来,围绕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产生了一批影响力较强的原创性成果,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研经费从2004年的230万元增长到当前的2000多万元,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逐年增长。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并深入沙尘源区,开展了多次大型野外综合观测实验;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气候观测研究的发展。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与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同时,努力做好与地方经济建设、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相关的应用性科研工作,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灾后重建等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e8?5RA3.4HZ5-2k

建院十年,铸就辉煌:2004年被批准设立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建成“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CEOP项目;2006年承担国家973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7年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二级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黄建平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获批建立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文煜教授主讲大气探测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任宏利博士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大气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大气科学专业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指导的学生获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1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获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年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局111计划“半干旱气候变化创新引智基地”,田文寿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黄建平教授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14年获批两项国家重点基金项目。2015年获批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016年发表论文荣登《Nature Climate Change》封面。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和“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a9-2SJ5+6Qq5;,U

学院立足西北的发展战略,通过打造锐意进取的师资团队,实施西北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扬学科优势,注重局校合作、军地合作、国际合作,秉承建设研究型大学大气科学教学体系的战略发展模式,在荒漠之中实现科研崛起。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中具有完整体系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大气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W1:10h7;8tx9.4L

十年磨砺,铸就辉煌;立身荒漠,追求梦想;众志成城,再谱华章。我们衷心地感谢各界朋友在大气科学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把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e6:5da1.,Zr2+8A

二O一九年五月 M4.6yB1=3Rx6+1I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相关热词

兰州大学数学学科点创建于1946年、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陈文塬教授、陈庆益教授和郭聿琦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在非线性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和代数学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并于1984年获得了基础数学博士授权点。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

    主办 :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牡丹区政府办公室;地址:菏泽市东方红西街999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于2000年7月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陕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及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4家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之初的1936年,农业化学系就开始招收本科生。1959年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开始招收土壤学研究生。

  • 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已拥有30年的办学历史,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及工程造价专科专业。其中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为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新乡学院转型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结构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河南省省级教学团队和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3个本科专业, 2004年获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同年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2012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2013年获得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5年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办中东欧地区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部及匈牙利科技部支持下承办“中-匈医学论坛”8届。

  • 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办: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址:平顶山市新华区祥云路与顺德路行政审批中心综合楼5楼

  • 中国石化加油卡网上营业厅(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加油卡网上营业厅是专门为中国石化加油卡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可进行在线充值、自助预分配、查询加油卡信息、查询交易明细、查询网点信息等,足不出户、一站搞定,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人民法院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初万全县成立了司法处,次年由原司法处改名为万全县人民法院,院址设在万全城关的弥陀寺内,受理全县刑事、民事诉讼案件。

  • 湖南文理学院后勤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湖南文理学院后勤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湖南文理学院二级机构,负责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与经营工作。现设有综合科、计生医保科、绿化环卫科、膳食科、土木维修科、能源管理科、资产经营管理科7个科室,正式员工33名。

  • 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

    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建于2000年3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3月的原玉溪师专图书馆,整合了原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溪市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目前使用的新馆于2004年2月动工兴建,2005年3月投入使用。

  • 东北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东北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