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建立于1937年,建校初期就拥有很强的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学校于1959年成立基础医学部,2001年1月成立基础医学院。历经数十余载的发展壮大,基础医学院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现有8个系(人体解剖学系、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病理学系、病原生物学系、免疫学系、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2个中心(实验教学中心、科研中心)、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2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 y5:2Hr92Je9.8O
学院现有1个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基础医学)、1个省“211”重点学科(分子医学)、1个省特色重点学科(基础医学)、2个省重点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4个省重点二级学科(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个省级一流专业(基础医学专业),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与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 P3:,cr9?8ja7-1k
学院人才济济,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230余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57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7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福建省优秀教师8人,福建省最美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入选省百人计划、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11人、入选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6人、省“双百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青年拔尖人才各1人、省首批“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外专百人计划2人。 r9-8OA2:5LW4=7A
学院拥有配置良好的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平台。目前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消化道恶性肿瘤)、1个省重点实验室(肿瘤微生物学)、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脑老化与神经变性疾病、心血管离子通道信号调控)、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学院还拥有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 u7?9fV4-5lI8;6e
学院历来重视科学研究与对外合作交流。2015年以来,学院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各类厅级基金、人才项目等科研基金资助250项,总资助经费4300余万元。教师及科研人员先后在SCI源期刊和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日本奈良医科大学、台湾阳明大学、香港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U8+5eb6-2XB6~,z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在校生4221人,其中研究生353人,本科生3868人。现有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麻醉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基础医学等6个全日制专业。其中,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3个临床医学类专业基础医学阶段(一至三年级)的教育在基础医学院完成;基础医学专业全部培养阶段在基础医学院完成。培养基础医学各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以及基础医学、生物学各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院还承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全校24个本科专业及博硕士研究生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现有6支省级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教学团队、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博导团队),拥有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3门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3门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省线下一流课程、1门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优质硕士学位课程。承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级18项、校级3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 a9=3uI2!4mJ8?1y
学院注重三全育人,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学生团队曾获全国、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首届全国基础医学大学生实验技能邀请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福建省党支部立项成果一等奖,福建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 W26IB5~8TE8.8j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