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山西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管理中心

山西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管理中心

锁定 排行
山西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管理中心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山西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管理中心网站详情

山西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1.山西大学 物理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x51nt2~,oI4-8R

山西大学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经过10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和学术骨干,促进了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无线电物理等物理学二级学科。 X6.8GH6:9gp,-8n

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山西大学物理学科,其中光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和理论物理为山西省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平台。山西大学物理学科成立于1936年,是国内较早开展物理教育的高等学校之一,80 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赵宪庚院士、朱日祥院士、朱诗尧院士是他们中的代表。在2012 年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17 位。近几年来成功组织了多次国际会议,包括第六届冷原子物理国际会议、第五届亚太量子信息国际会议、全国量子光学会议、激光科学会议等,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在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35名教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973计划等首席科学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目前,本流动站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每年进账科研经费4500万元,发表SCI学术论文150篇,在量子信息和超冷原子分子研究方面的成果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在量子光学与连续变量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年来,相继实现了可控连续变量量子逻辑门序列[Nat. Commun. 2013]、连续变量束缚纠缠态光场的超激活[PRL,2012]、三色三组分纠缠态光场[ PRL,2012], 获得了同时具有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纠缠的连续变量超纠缠态[PRL,2014]。在超冷原子分子、费米气体简并、量子存储等相关领域完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工作。特别是关于费米原子气体自旋轨道耦合的系列工作[Nat. Phys. 2016, Nat. Phys. 2014,PRL,2012 ]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其中单篇SCI 论文引用达360 余次,被Physics 和Physics World 作专题报道,被Nature Physics 杂志作专题评述。在全固态激光技术和光量子器件研究方面,设计开发了系列单频激光器,波长涵盖绿光到红外,输出功率达30 W,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生产输出功率大于10W 全固态连续单频激光器的单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 项,部分成果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A7.3Nq5~7ph8?,E

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学科引导,着力提升博士后培养的水平。博士后工作形成了自身特色,在学科发展中体现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和社会贡献。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围绕量子光学与冷原子分子方向,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方向之一“量子调控”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学与技术规划》中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着力推进并有望在未来五年取得重大突破的六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之一。二、面向区域发展需求,以量子物理和器件为核心内容的研究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引领山西省的前沿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特别是光子以及原子分子的量子调控,固态量子材料的制备及光学和输运性质等,将会发展若干光电操控、灵敏测量以及全固态激光器、光量子器件研制、超快纳米光学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这方面的研究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三、突出选拔人才需求,其中量子物理基础理论、光学技术、激光技术、原子物理原子光谱实验技术、计算机控制、测试分析技术等各方面的人才不能简单从博士毕业生中获得,更需要通过博士后阶段培养。地处内陆省份山西,在人才引进、外部环境等方面受到制约,依靠博士后选拔人才是必由之路。 Y5.8pA2~7tP2-3Z

  H7=1bz4~,Iv4?4z

2.山西大学 化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h6?5Qv2=5m0,+6p

山西大学化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三个博士点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硕士点为依托,经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于2001年3月建立。并于2005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评估。建站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专款改建了相关实验室,新建了设施齐全的博士后专用实验室,科研工作条件良好。 p8;5QP87zg,!6d

流动站设在分子科学研究所,日常工作主要由分子科学研究所管理。2003年10月,分子科学研究所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申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实验室”获得批准,为吸收国内外优秀博士进站从事高水平科研工作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工作平台。 U6+4tQ8?6wq9;1R

自建站以来,本站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1名,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9名,目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 u1=4Cq6!4Fz3:9z

工作内容 I,!2SF1!3Kf6:6T

1、博士后研究人员创新能力培养 T7?2Tz,~6ph63q

山西大学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培养,各合作导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指导,在联合攻关和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尽职尽责、为培养高水平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保证。本流动站成立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导师组,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精心选题,定期组织交流汇报。此外,流动站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学术报告和讨论会,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最新动向。 k94eL7+7JT,1c

本站在注重学术研究上给予博士后较大的自主权,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科研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充分享受学术自由,可以相对独立地支配博士后经费。 Y1!6YX4=8Lp3.6A

2、学术交流 r9=5HT5~2OI8:1Q

要求博士后研究人员按时参加每周一次的学术报告会、并按学校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出站报告,此外,每年安排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最少1次。 m8=4OZ5-5Re2.3C

管理环节 t5-8LL,8tl,=1W

山西大学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积极贯彻国家、山西省、山西大学各级管理制度和规定,高度重视流动站日常管理工作。 e1=9tn7!7os4+5u

1、人员配备 k5;2jb7-5id2;1m

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分子科学研究所派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包括博士后名额计划、申请、博士后进站、中期检查与出站、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申报、工资福利、任职资格评定及档案管理等。 F1;2C09-5ur4?7Y

2、人员培训 v6~5Js5,bO1.,i

定期对流动站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能力培训。 Z1;7uk2+1Jd9=6z

3、规章制度的宣传与落实 C2;5fz3!7st7!9z

本流动站一贯重视相关制度的宣传、执行和落实。多次召开博士后研究人员专门会议,系统学习、讨论《山西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山西大学博士后招收办法》、《山西大学博士后考核办法》、《山西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博士后研究人员熟悉相关规定。 x4+2ME6:,BF6-6m

4、科研及生活条件保障 U5-9fL6;8kX4!6C

流动站自成立以来,为博士后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为博士后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积极配合科技处、计财处等部门完成科研经费申请、科研成果统计及科研课题追踪等,配合后勤处解决博士后公寓住宿及其他生活问题。 B8.3VK9;5WV7=7l

  w1=4Ig42GE1,A

3.山西大学 哲学 博士科研流动站简介 p2;4Te8~3DM6.2a

山西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9月正式建立,是山西省首家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科研教学人员共65人,其中61人具有博士学位,曾获得“长江学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马工程首席专家”、“三晋学者”等高端人才称号40 余项。目前累计承担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20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特别是2016年在国内人文社科类顶级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连续两期上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极大提升了哲学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 O,-6Tz1~3MN1-,i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包括图书馆、专家工作室、学术报告厅、微机室、研究生教室、会议室等专门用房,总面积1300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232平方米,有中文藏书2.7万余册,外文藏书 1万余册,长期订购中外报刊近200种;中心配备有现代化教学、科研设施设备,资产总值500多万元,建有专门的网站并定期对国内外科学哲学的研究动态进行报道。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页为:http://www.rcpstsxu.com.cn/ P56lD8=7Tf9:,T

目前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一般科学哲学研究方向,这是山西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首要研究方向,在该方向上提出的“语境论的科学实在论”被国内学界誉为科学哲学的“学术重镇”,既形成了我国科学哲学研究的独特风格和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国际科学哲学界的发展趋势,奠定了中国科学哲学研究学派形成的基础。二是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方向,该方向致力于从哲学视角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力图为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构筑一个坚实的思想平台。在该方向上中心出版了代表性研究成果《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这是国内首部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专著,也是山西省首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著作,体现了该方向在我国该学科领域的引领地位。三是科学思想史研究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科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著名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思想史》是该方向的代表性成果,也是国内本领域的首部专著。 y7+9oh6!5Hg2;5e

  r8.,jT,9fl2-8p

4.山西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R7?6wx1~40s63F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前身是山西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2003年建立环境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设站学科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和环境生物医学交叉学科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工程与资源循环、环境生物分析、环境毒理学与健康效应等。 X8!7vb,.3tl,=30

流动站依托的环境科学研究所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和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从环境污染物成分分析及其毒理效应研究起步,历经20年发展,形成了学科交叉、结构合理的研究方向,建成了一支以年轻骨干(博士)为主体、实力较强的学术队伍。在环保可降解色料的分析与应用、新型环境分析技术与方法、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分析与健康效应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2015年山西省138个重点学科评估中,研究所环境科学排名第8,被评为优秀学科。 M1.7IW62Xz3-4K

研究所拥有合作创新的研究队伍、高水平研究成果和良好的科研氛围。研究所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专职教授6人,兼职教授(皆为山西省“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8人,副教授17人,讲师7人,多数教师在美国、加拿大、瑞典、韩国、香港有访学经历,逐渐形成了结构优化、科研竞争力强的创新型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董川教授入选山西省首批“三晋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程芳琴教授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郭玉晶教授入选“青年三晋学者”特聘教授。目前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53人。流动站现有合作导师5人,分别为董川教授(环境化学方向)、程芳琴教授(环境工程与资源利用方向)、郭玉晶、黄文成教授(环境生物分析方向)和蔡宗苇教授(环境毒理学与健康效应方向)。这些合作导师均为国内著名专家,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丰富经验。与此同时,研究所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及青年基金)、科技部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山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资助的各类科研项目多项,近三年经费累计600万元以上。曾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多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40多篇高水平SCI期刊论文,如ACS Nano(11)、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5.968)、Biosens. Bioelectron(5.602)、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6.273)、Analytical Chemistry(5.874)、Chemical Communications(6.169)、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5.393)、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4.881)等期刊;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转让专利20项,专利技术已在受让企业中生产应用。“环保可降解色料的研究与应用”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研究所还具有先进的观测和实验设备,建有环境分析公共实验室、环境毒理学与健康效应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高分子合成及应用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00)、PTI静态和时间分辨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Autolab/辰华)、荧光分光光度计(F4500/爱丁堡)、紫外分光光度计/Nano Drop微量分析仪、显微镜(尼康)、近红外荧光光谱仪、电泳仪(Bio-rad)、化学发光仪、多功能酶标仪(热电)、激光粒度仪(马尔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布鲁克)、荧光定量PCR仪(Bio-rad)、气相色谱仪、半制备色谱仪、反应釜等仪器。 L,-6ok3;5FU94T

研究所十分重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经常性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并积极为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并协助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十几年来,研究所先后有16名优秀的博士进入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11人。在站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多项,2017年博士后张彩红在有机硫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化学权威期刊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7,53(82) 11257-11378.),并被遴选为该期刊的封面文章。研究所力争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活跃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便捷的生活条件。  v4,tj7+6VB8-5O

5.山西大学 生物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T1?2BZ29Xn54z

山西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成立于2007年,由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管理。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充分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优势和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着力体现地方特色和应用性特点,以基础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逐步建设成高水平、高素质、创新性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 q9~5UK6:7aV8=9W

近五年来,共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257项,争取科研经费4302万元,科研项目来源有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国际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外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65篇,其中SCI收录208篇,出版专著10部,授权国家专利23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V1=2kn6?2XE,;5K

2017年山西特色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揭牌成立生物医学研究院,学院与汾酒集团建立了山西大学--汾酒集团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与山西省食品研究所建立了山西省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与山西省农科院联合共建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强强联合,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e6=1kz7!3gC83I

自2008年首批生物学专业博士后进站工作以来,累计招收来自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相近学科的20名海内外博士后,学科交叉发展特点明显。 m5=3Yf41pw7.6E

  M4.1BH6+3KE2!2C

6.山西大学 体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i4.7kP7~6Ho66Z

山西大学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9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目前主要依托于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接收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二级学科领域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本流动站覆盖体育教育训练学省级重点学科、运动与人体科学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山西省体育科研协作平台、“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研协作平台和研究基地。经多年发展,本流动站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 J1;5OD8=2rL9;2q

合作导师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j2-2gP6=8Gm3:5p

李建英 教授 专项训练理论与应用、体育工程、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P7;5wE,=4cd6-2K

石 岩 教授 运动心理学与运动训练学 D9-6Nb7.5ha1;6b

李金龙 教授 学校体育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 n5+5vD4,qJ3:2L

  B6;8xd4-8Tz4.1s

7.山西大学 中国史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z3:,Ek8-9QZ5.1T

山西大学中国史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早在1902年山西大学建校时,就开设了中国史课程,至今已有100余年;1936年夏,历史系正式成立,至今已逾80年。1981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山西大学中国史专业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山西大学中国史学科现有专职科研教学人员4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者占53%,形成了一支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近5年来,我们承担了10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数十部,科研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并且开展经常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E3,pg7:7PD4~4F

山西大学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于2012年,是在2009年正式设立的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基础上因历史学一级学科调整而重新确认的。本流动站依托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覆盖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研究所三个一级教学、科研单位,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革命根据地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尤其是本流动站所依托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是国内社会史研究的三大重镇之一。该中心于1992年由我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乔志强先生创立,是我国最早开展社会史研究的科研单位之一,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中心现已形成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史研究、山西根据地社会史研究、三晋地方文化与地方社会研究等四个主打方向,在国内外具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和重要影响。 p8=8Ip5~1yr1;,G

本流动站自2011年起正式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已招收1名美国籍博士后研究人员、9名中国籍博士后科研人员。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资助”项目,出站人员在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发挥骨干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成绩。 G9=7aa,:8BZ3=3I

本流动站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中国史)和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中国史),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区域社会史导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史),1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究中心(山西省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朝文化研究中心),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综合展)。现拥有80余万存量的图书资料室和数千万件存量的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档案室;电脑、复印机、打印机、大型扫描仪、数码相机、GPS导航仪等硬件设备一应俱全。 Q9;2YZ7;9Tk6.60

热忱欢迎国内外优秀博士前来本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i9;2Vs1+2xY3~,f

本站工作联系人:李嘎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t9:1qt3=8dg,.2r

邮政编码: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1488 E-mail:liga@sxu.edu.cn Fax:0351-7011488 E1~1gu8,Yh9:1p

U,+6ks6:1XC7~4q

v11Nh8!3zO4:3k

L5=3Zr5;7aD4.6I

t6-4Ui1?3rK2!3b

  n9;6uJ13cD8!8H

8.山西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V2.2t07.1Fu3+4o

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组建于1980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高水平人才聚集、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并重、后备力量较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于2009年1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2010年6月9日正式挂牌,流动站面向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需求,致力于信息处理的智能化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国民经济的数据密集型产业和社会管理信息化提供基础性大数据前沿技术及智能软件产品。主要任务是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完善学科人才结构,提高学科技术创新能力,并带动和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科学技术骨干,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T1?7R03.,jf7=4r

本学科入选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为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目前成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1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4个省级创新团队(智能信息处理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复杂系统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传染病传播及防控山西省创新培育团队),1个创新中心(大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西省院士工作站(智能信息处理),具备了较高的支撑平台和较强的整体科研实力。 B58BV7!7TT7~6v

近年来,本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7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3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省部级纵向项目42项。近年来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182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2项,山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3项;共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100余人次;研发的“煤矿井下瓦斯预警及监测监管综合管理系统” 在山西焦煤集团、山煤国际、霍尔辛赫、鹿台山等30余个煤矿企业部署应用,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的“基于Web的旅游服务系统”经山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于山西旅游产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电子板书写系统”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荣获优秀产品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二等奖,在山西省基础教育行业广泛应用;研发的“新型LED铁路信号灯系统”应用于太原市铁路平交道口。依托本学科平台为山西省地方产业与行业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学科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Regina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关系。 m3:1jd6?9cg2!3j

本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智能信息处理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为支撑,覆盖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山西大学大数据学院、山西大学大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等研究单元。 i1;1uS7.3Ih1=5V

  d2?8UM7-5LY,.7N

9.山西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科研流动站简介 i9~5Lb1.,sv6.1L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身为系统工程)是山西大学创立较早的学科。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全国研究生专业名称进行规范调整,学科名称由“系统工程”更名为“管理科学与工程”。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同年,本学科成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9年本学科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t8:4Jd3!4AG7-3T

本学科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省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具备了较高的支撑平台和较强的整体科研实力。 R4~4sP3=8Xa3;6w

近五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项,中国博士后基金5项,其中特别资助2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委托研究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达600万元。在高水平学术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Performance Evalu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Quantitative Finance、《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与山西省人大立法的论证和起草,向省政府及省政协提交决策咨询报告和重点督办提案20余份,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2014年创刊《管理与决策》,2016年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入选CTTI首批来源智库,学科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了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 B1:9VF3~,Yt7!1T

本学科覆盖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所等院所。 g8+,Ra2=8tW2.7f

  x9=,Kh1,sU7:5R

10.山西大学 政治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v3~1kV5~3Ij9=6Y

山西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12年,依托于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前身为1919年创立的山西大学法科政治学门,1931年独立建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创始人邓初民先生等多位国内知名政治学家曾在学院任教。1986年恢复建系,2003年3月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现为山西省唯一设置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的学院。 I3?5LQ6+9KY5+1C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近5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煤矿产权制度改革与资源型乡村治理研究”(2010)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共乡村干部研究(1937-1982)——以山西为考察中心”(2011)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政府绿色管理创新研究——以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为例”(2012)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基于市民参与的地方政府行政评价比较研究:日本的经验及其启示”(2011)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累计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6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7项。此外,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案例教学实验室、网络与实验中心,院图书馆藏书43000册及中外期刊150余种。 S,?4Fi1+4Je4;4n

学院现已构建起完整的包括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政治学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除外交学以外的所有二级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此外,学院注重拓展学术范围,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瑞士、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向国外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几所国际著名大学派出教师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还邀请、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韩、港澳台等地学者访问和交流。 Q7=2mB3?6Zv3;2V

学院根据政治学的学科特征,立足山西发展的地方经验,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陆续形成一批富有地域特色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方向:其一,基层民主、“三农”问题、县域和谐发展问题等当代中国基层民主与治理研究;其二,当代中国政治学、行政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政府治理与行政改革研究;其三,国内外行政制度等比较政治与行政研究;第四,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研究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这些学术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同行中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而且在山西的政治、社会建设实践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山西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热忱欢迎有志于政治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入站共同研究,推动学科与学院的共同发展。山西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12年,依托于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前身为1919年创立的山西大学法科政治学门,1931年独立建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创始人邓初民先生等多位国内知名政治学家曾在学院任教。1986年恢复建系,2003年3月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现为山西省唯一设置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的学院。 B8:,rO9:5bb5+4q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近5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煤矿产权制度改革与资源型乡村治理研究”(2010)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共乡村干部研究(1937-1982)——以山西为考察中心”(2011)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政府绿色管理创新研究——以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为例”(2012)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基于市民参与的地方政府行政评价比较研究:日本的经验及其启示”(2011)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累计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6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7项。此外,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案例教学实验室、网络与实验中心,院图书馆藏书43000册及中外期刊150余种。 s4;4Ek4~6nc,?6J

学院现已构建起完整的包括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政治学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除外交学以外的所有二级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此外,学院注重拓展学术范围,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瑞士、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向国外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几所国际著名大学派出教师进修或从事合作研究,还邀请、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韩、港澳台等地学者访问和交流。 p4.6yC9=7Iq4~3h

学院根据政治学的学科特征,立足山西发展的地方经验,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陆续形成一批富有地域特色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方向:其一,基层民主、“三农”问题、县域和谐发展问题等当代中国基层民主与治理研究;其二,当代中国政治学、行政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政府治理与行政改革研究;其三,国内外行政制度等比较政治与行政研究;第四,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研究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这些学术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同行中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而且在山西的政治、社会建设实践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山西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热忱欢迎有志于政治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入站共同研究,推动学科与学院的共同发展。 R9;8kF1;9hn1?6y

  h7.8eS3!3Ff11I

11.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N8~6wT3-1e07~3v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历史积淀深厚,1998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授予权,2006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设立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201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8月获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9月15日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我省高校重点学科。 Y26uu,.1lK7?4M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博士20人,博导6人,硕导15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学能手”1人。近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研究为抓手,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目标,秉承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理念,信实创新,锐意进取,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研究都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总经费达200多万元;发表论文48篇;出版专著37部;获省部级以上奖10项。 E6=5cE7~2gd3:5u

本学科覆盖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e5?2Oq9;3ZH5-1O

合作导师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G9-3Cp7?5Az5!3y

刘晓哲 教授 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 I2!5fH2-6Fq3.6Q

本站工作联系人:郝建林 w13wf8-7Tl4=7h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M76Kh5-5ZX6!7G

邮编:030006 V7-8oK7;,II51s

联系电话:13007099557 J2!8QP8;,wy9:7m

邮箱:253670232@qq.com T8!7xt6.5Md4?6M

  q3;4Rj3:3Uo7.7u

12.山西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E5.,tw9:5Qn4,z

山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强劲的科研实力,是山西省唯一的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即依托该一级学科而建立。2012年8月获批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c3?8ia5;,A07-5i

该一级学科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目前承担两个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两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标志着该学科研究实力居于国内前列。近5年共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9项,各类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项目总经费600多万元。本科研流动站下设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言语交际学与会话分析5个方向,涵盖科研人员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 I,-5gc,?,oZ4=1X

该学科各研究方向积累丰厚,均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鲜明的可持续性,能够吸纳博士后研究人开展多方向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均具有学术开放性和不同学术理念的包容性,对进站研究人员的学术成长和学术进步极为有利。本流动站的文献资料储备丰富且特色鲜明,其中《诗经》文献、汉语方言学文献、地方文学与俗文学文献、会话分析文献等在国内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各方向带头人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学术梯队布局合理,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及博士后专项资助经费。该站学术风气良好,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与协作精神,可以圆满完成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任务。 u8=1tO4+8Ca9+9d

  O55FM6+6fw8-4R

13.山西大学 考古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S1-8A039LO,.1Y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的前身是筹建于1977年的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78年正式招生,是国内较早开办考古学专业的十三所院校之一,至今仍是山西省唯一的考古学人才培养单位。 U8?3gb3~,Es,;8e

自创办之初,考古系便一直紧跟国内考古学科发展的步伐,获得了稳固而快速的发展: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得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2010年获得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得考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史前考古、晋文化考古、北朝考古和艺术考古等特色科研领域。并积极投入到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当中,包括多次参加三峡库区、小浪底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等项目的考古发掘,《山西省文物地图集》的调查和编写,山西省内的长城调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其中,2001~2002年,考古系参与发掘的山西吉县柿子滩旧遗址,获得了国家田野考古三等奖;2006年,郎保利教授主持发掘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容城沙河遗址,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优秀领队”奖等。学术研究方面,考古系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以及省级科研项目等;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先后出版《大同南郊北魏墓群》、《黄河漕运遗址•山西段》、《晋系青铜器研究: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而立集》、《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等多本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奖项。科研合作方面,考古系长久以来与山西省文物局、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山西乃至全国的考古事业贡献力量。 Z8;4zo1+9JW8.5p

  W7!1QC,=8pD6~7p

14.山西大学 生态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e2~6cD7?6Sh2!6W

2000年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8月被批准为生态学一级学科授权点。2012年8月获批设立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为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和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Y6-9mP,3aS,3M

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教师100%均具有博士学位。现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4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人。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358名。现有在读博士生15名、硕士生52名。 n6=7bZ1=,yx78k

近年来,针对山西省水土流失、工矿区生态退化、黄土高原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工矿区生态恢复研究,建立了河曲县砖窑沟流域、平朔露天煤矿示范基地;针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农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以黄土高原植被和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生理生态、分子生态研究,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揭示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原因与机制。近五年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部委级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各部门科研项目29项,山西省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103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科研论文162篇,其中SCI收录36 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项。先后完成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工矿区的有关研究、规划和评价项目200多个,在为政府决策服务、推动地方生态建设和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学科目前有生态系统生态学、植物与微生物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生态学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为研究特色,重点开展工矿区生态恢复重建、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荒漠化控制等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E,.3dM4?4yk4;6n

学科还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丹麦等国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研究成果突出,学科特色鲜明,学科建设与黄土高原特别是山西省生态建设需求紧密结合,发展潜力巨大。 C2=4ta7!1oZ,?5p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山西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管理中心相关热词

为贯彻执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保障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依法获知学校信息,提高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对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和社会的服务作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制了《山西大学信息公开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需要获得本校信息公开服务的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和社会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建议阅读本《指南》。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蚂蜂窝旅游指南

    自助游网站,自由行社区,涵盖国内国外所有旅游景点,无论是主题游,还是周边游,免费提供最详细的自助游景点指南以及自由行旅游攻略,蚂蜂窝旅游指南,省钱旅行最佳选择.

  • 同花顺股票软件下载

    同花顺官方软件下载中心—同花顺全系列股票软件下载.为您提供上证、深证、港股、美股、外盘指数等实时股票行情信息,您还可以通过模拟炒股、股民学校 等功能学习股票入门知识。

  • 中美珠心算學會

    主办:中美珠心算學會 ; 地址: 北加州

  • 焦点安康房地产

    安康搜狐焦点网为购房者提供安康房产信息、家居装修资讯,安康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安康搜狐焦点网互联网的购房平台。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主办: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new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新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院长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光德教授。学院的校训是:尚德笃学,守正创新。办学定位是:服务陕西,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 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教育学院

    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教育学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西路佳泰大厦26楼

  •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学院

    2019年12月20日,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退役军人,光荣而神圣的名字,曾经,他们为了祖国安宁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了青春岁月。而今,他们告别军营,光荣退伍,踏上了大学的新征途,他们带着“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带着军队的洗礼,重新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 晋城市邮政管理局

    晋城市邮政管理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副厅级邮政监管机构,负责晋城市邮政行业管理工作,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受国家邮政局垂直领导,且实行党组制,党的关系在地方。

  • 涞水县人民法院

    主办:涞水县人民法院;地址:涞水县府前街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