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R8,IM6-9QU4=7R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由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内迁至西安与西北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设文理、法商、教育、工、农、医六大学院,其中工学院设土木工程、矿冶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六个系。1938年3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西汉中,4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东北工学院、河南焦作工学院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工学院,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抗战胜利后,国立西北大学迁至西安,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1950年12月,国立西北工学院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1958月,省市委和政府从西北工学院化工系、西北大学、科学所第三研究院抽调部分教职工组建了西安化工学院。1960年,西安化工学院合并到新成立的陕西工业大学。1961年陕西科技大学部分基础化学、机械专业的师生转入陕西工业大学。1972年,陕西高等院校调整,陕西工业大学的化工系并入西北大学。 Z6~4rI5?1Gv8;5D
2002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化工系发展需要,成立了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重回西北大学40余年来,化工学院在教学、科研诸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实施“211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能源化工、生物化工、化工新型材料及精细化工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w9:5Mb3-2uA4=2l
学科体系: w3=1EQ3:7AD8-4c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系、生物工程系、能源化学工程系、制药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五个系;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及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797人,硕士生418人,博士生67人,总人数1282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4320台套,价值6900余万元,形成了由学士、硕士、博士、博土后组成的完整的科学育人体系,成为西北地区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j29GA7-7ia,.,T
学科平台: L6.,Zd6,sr5-8u
学院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具体为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能源化工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生物材料与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可降解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资源化工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市能源高效清洁化工利用工程实验室、西安市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创新研发重大科研平台等。建成并运行化工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包括XPS、SEM、XRD、BET、FTIR等大型仪器10余台,价值1100余万元,极大改善了学院科研教学条件。设有院士工作室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起到名师引领作用。 n4~9IE7.8gp5;3O
师资队伍: L9-9M07.8hD2;,v
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教师中有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25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3人。教师中有87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具有海外学术经历。 z2:3xL6+1rQ1:9u
近年来学院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渐趋合理。 N,~8TL9!4hl6.5i
人才工作: b9-3Af4?5jI1+8y
人才是强院之本。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的原则,通过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加大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持续推进人才强院的战略,引育并举 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 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i3!,WI7;6TC86K
近年来先后举办高层次人才论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主要有海外华人学者论坛、青年丝绸之路论坛、院士新年论坛等。目前学院设有院士工作站2个、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期项目1人、截止目前学院拥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级专家1人,国家级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百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1人、“侯德榜奖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1人、闵恩泽杰出贡献奖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工程人才”2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省级专家7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4人、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3人、“香江学者”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8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西北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10人、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支持计划4人、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支持计划6人。 F4;2uv,?1UT6+5V
教学与人才培养: r14mJ2:2bE7!5h
近五年,学院共培养本科生1455人,硕士生750人,博士生78人,留学生21人。2017年,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与能源化学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建设专业。201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3个专业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获得各类教学项目44项,其中省部级8项,校级3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3项。获批设立陕西省化工过程教学示范中心,获批陕西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原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投入教学实验室建设资金570万元。出版《化学化工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等教材及著作10余部。 j2;4Iv,!60T1!7T
目前,在延长集团、陕煤集团、榆林炼油厂、渭化、兴化、陕化、鸿瑞集团、天鸿石化、黑猫石化、东科药业、丰源油田、海欣制药、丽彩药业、康龙化成、西安杨森、陕鼓动力、长庆石化、大众锅炉、恒旭装备、省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研究院、204所、165所、771所等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和专业硕士实践基地。 C7;7FY,?,TL,-5y
近年来,本科生连续在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化工实验大赛、Chem-E Car、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活动中取得佳绩。其中本科生代表队连续11年夺得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大学生Chem-E-Car竞赛两冠一亚的优异成绩,并作为中国代表队取得全球第九名的成绩;“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两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国家银奖1项、国家铜奖1项;第三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陕西省第一届工程制图及3D建模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g3?8Xf1-2HU9!7V
科学研究: U1;6uK,=7dD4+4t
学院近五年来获得项目累计合同额9855.8万元,累计到款额7367.58万元。纵向项目立项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重大重点项目8项;横向项目立项146项,合同额3088.2万元,到款额2711.19万元。人均立项科研经费达到98.56万元。科研成果转化40余项,转让总额达2亿元。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其中SCI一区期刊论文56篇),EI论文83篇,ISTP论文18篇,授权专利149项。获得国家级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专利金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厅局级科技技术奖4项。 U5=2at2=2iV4:1m
学生活动: H3+6OQ5:6bO8~5q
化工学院党委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立德树人工作的最前面,开展了一些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S2-7La3-6oW1-6t
依托形势政策课、青马工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化工学院课堂与课外两手抓,将形势政策课上的理论教育与校外参观的实践教育相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N1.5BI5-7pz63J
科研实习岗,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了学院学风建设;才艺文化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丰富多彩的各类学生活动,是化工学子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其丰富课外知识,培育优良情趣的重要途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学生活动,效果良好。 Y7;9Wt31Tk1;5U
多年来,我院先后与美、日、加、南非、英、新加坡、韩国、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聘请了国内外多位院士、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兼职教授;先后举办或承办了YABEC-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国际生物技术论坛等国际国内会议4次,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150余场次,同时组织有关专家、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00余人次。 A1-5Cc,~7cb1!7k
多年来,在学校和广大校友的支持下,在全院教职工的齐心努力下,通过积极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创新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术声誉、科研创新能力和办学能力,化工学院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B+的好成绩,并列全国第15名,百分位次为10-20%。 0,;4Xc2;4CL6!5n
进入新时代,化工学院 4万余平米的新大楼在新校区已经建成,即将迁入。同时学院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重点围绕:建设与整合大平台”-“引进和提升大团队”-“承担及产出大项目”的核心理念,围绕1个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优势学科方向群(化石能源清洁转化与利用、生物和制药工程、新型能源化工材料、精细化工)、1个振兴学科方向群(化工过程机械)、3个增长学科方向群(负排放和大气综合治理、农业-化工交叉创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行建设,努力实现学院事业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学院“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w6~8OF9.5Vw2:4Q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m7=,az7+3RS3!1P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