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锁定 排行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于2006年正式组建,由原机电工程系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铸造技术专业、锻压技术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以及2009年新开设冶金技术专业组成。材料工程系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始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卓越创新精神、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材料学科学生。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网站详情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简介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于2006年正式组建,由原机电工程系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铸造技术专业、锻压技术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以及2009年新开设冶金技术专业组成。材料工程系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始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卓越创新精神、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材料学科学生。 v,?8hD,?6CY3+8v

一、开设专业 C9+6sF3?5nx5!6n

2018年,材料工程系对原有专业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现有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4个专业,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包含铸造技术、冶金技术和航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3个方向,形成了从材料制备、到各种热加工成形、材料改性、再到品质检测的全国唯一完整金属材料热加工专业群。其中,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也是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是中国机械工业特色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 p7-,OY8;9nn3!4U

二、师资队伍 O4!6NB8:3dv14p

材料工程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69名,聘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大国工匠高凤林高级技师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中航工业力学性能表征与失效分析领域首席技术专家陶春虎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二重世界之最的8万吨模锻压机总设计师陈晓慈教授为代表的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50余人,组建了兼职教师队伍库,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其中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团队中有2名教师被授予“省级教学名师”称号。材料学科专职教师中有教授9名,副教授17名,讲师23名。专任教师中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有40名,其中博士11人(含在读6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80%以上,实训教师全部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 j,-3Bk9?6qP2+8q

三、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C1~9tn,=2DC6-4V

材料工程系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现已基本建成材料工程技术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现建有22个实验室,5个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7600余平方米,具备材料成分分析、无损检测、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检测、持久蠕变性能检测、疲劳性能检测、焊接机器人、真空炉等各类实验、实训、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具备各专业学生进行基础专业技能培养、“校中厂”模式生产性实训、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典型产品试制等能力。使我系的实验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等院校领先水平。高水平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实施 “教师进入平台、学生进入项目、教学进入现场”,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落到实处创造了条件。 R6-8TU3;8aV,9V

四、主要成果 w6.4Zg6~6lR9.6s

1.2014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授予我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j6!5ak3:4Au2-7I

2.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机械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p46S06~4e09!6z

3.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各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完成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A5:1eI7:,Tp2!,o

4.近五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 S3;7Sv7!,xZ,=,B

5.近5年,全系教师公开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主编/主审教材10余部,参编教材23部。 0,~3gw5!1gE7?6Y

五、就业情况 p6-2RE41GN7;1q

材料工程系现有在校本科生约150名,三专学生1700余名。我系毕业生历年来供不应求,主要就业面向重大装备制造业、航空工业、船舶制造业、军工业、铁路机车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每年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提供的岗位数是我系毕业生人数的3倍以上,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N9~6wp1!7BI8~2G

历史沿革

1959年建校之初就开办了焊接、铸造、锻压等专业,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锻压专业曾一度停止招生,2006年恢复开办锻压技术专业,1995年新开办金属材料专业和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质检)专业,2009年新开设冶金技术专业。随着学院的发展,1991年在焊接、铸造专业基础上成立热加工专业科,后来开办的热处理专业和质检专业也归属该科;1999年把管理类专业归入热加工专业科,并成立材料管理系;2001年学院在省内首批升级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后,材料管理系的材料类专业并入机电工程系;2006年学院材料类专业从机电工程系划出,成立材料工程系。 P8+7FJ5-6AS1?2r

联系方式: a,-4AF6:2el,4i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Y5+6fa6-5zm4?1n

通讯地址:四川省德阳市泰山南路二段801号 x150w37cj6;8n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相关热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泰山南路二段801号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金投网信用卡

    金投信用卡频道集信用卡办理、信用卡论坛、信用卡透支、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分期、怎么办理信用卡和各大银行信用卡最新动态、评论、优惠、知识、查询服务为一体综合性资讯平台。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主办: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1号

  •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始建于1979年,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政法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目前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培养司法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是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的培训基地。多年来,学院经历了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发展,规模由小到大,由最初的中专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现今的司法行政人民警察招录便捷机制改革阶段。学院曾先后被司法部授予集体一等功;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部级重点学校和省级重点学校;全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管理创新示范院校、省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

  • 汕头大学法学院

    汕头大学法学院设有法律系和公共管理系,有法学学士、管理学学士、行政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专业硕士(JM)授予权。

  • 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自1948年开办金融教育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依托金融行业办学,为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培养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赢得社会广泛赞誉。2007年,学院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获批湖北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韶关市商务局

    主办:韶关市商务局; 地址:广东省韶关市风度北路75号市政府大楼8楼

  • 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成立于2020年,前身是安徽新华学院设立最早的系部之一电子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学院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下设通信系、电子系、自动化系和工业工程系。目前开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等2个专科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约3000人。

  • 盐田港集团

    盐田港集团成立于1985年。集团依托优良的自然、区位条件,利用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实施高度市场化的港口发展模式,经过艰苦创业、合资建港、快速发展等阶段,已成长为一家以港口建设投资与经营、综合物流和港口配套服务为主业的大型港口产业集团。

  •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乘借中国海洋科技战略发展的强劲东风,于2008年2月正式成立。成立伊始,就以其鲜明的海洋材料特色被列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高起点的规划与重点投资,使学校的海洋科技优势迅速与材料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研究生长点。初步建立了以海洋(包括深海)材料腐蚀与防护、海洋工程材料、海洋生态环境材料、海洋功能材料、海洋生物与药物材料等研究方向为主体的综合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