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学科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转型初建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1年学校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依托,以研究型学院建设为目标,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V6:5Ko8!4y04.,S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材料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4‰。 K24Rh4?,xC9;2T
目前学院建有“材料化学”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个本科专业,“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文化遗产材料与工程”3个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拥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文物修复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能源新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能源新技术工程实验室、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北汽新能源、陕西德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建设见习、实习实践基地10余个。 U8:1OU6.3Bb5:8K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双聘院士、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人才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富于创新,追求卓越。现有教职员工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研究员)2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3人,97%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85%以上。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者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8人,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和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各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 l3!,Fk3;9WG6:3z
学院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发展交叉,促进联合”的科研工作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围绕功能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形成了太阳电池材料、文物遗产材料保护与工程、储能材料与器件、无机非金属光电功能材料、液晶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特色研究方向。在研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各类省部级及企业横向项目100余项。近5年,在材料、工程、能源等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完成工程技术转化及应用项目近100项。 V3;6gD7+2ac4+3J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形成了“三主体、三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学术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为目标,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为保障,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和科技竞赛活动,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并取得丰硕成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考研深造率均在65%以上,深造院校为中科院、985和211等重点高校或研究单位。学院现有在校生578人,本科生291人,研究生282人,留学生5人。建院以来,向材料等各领域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 V1~,ed3?3tD4!5B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近3年组织主办、参加国际、国内会议20余次。邀请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学术交流平均每年约百余人次;已经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研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聘请国外多名学者作为学院兼职教授,并且有多位知名教授在国际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著名学术期刊兼职。 w7.1KG2+7ix8.4I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秉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陕西师范大学建设“双一流”的道路上,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着力营造“宽松、争论、合作”的学术氛围,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科技进步的沃土、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 e8+9lU7+1Qt9:9l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