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会科学院简介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是重庆市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决策咨询机构,是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其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所,1987年3月建院。1988年成立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重庆社会科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b4-,Mz1.5RW5=8f
有内设机构21个,即:办公室、科研处、智库建设处、干部人事处、后勤财务处、对外学术交流中心、《改革》杂志社(出版物中心)、图情网信中心、社科培训中心、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文史研究所(台湾问题研究所)、法学与社会学研究所、农业农村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国际经贸与物流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财政与金融研究所、市情与发展战略研究所。机关党委(纪委)按有关章程规定设置。 另外,按规定设有博士后管理办公室、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重庆市发展研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招投标管理办公室、重庆中东欧国家研究中心。 S7~6zh6.5xH8+1v
现有在职人员120名,离退休人员66名。在职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72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31名,副高职称的人员43名,博士25名。 D65dr,5bg9,V
发展历程
重庆社会科学院(简称重庆社科院)成立于1987年3月,与成立于1988年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08;5N08:5hC7.,P
重庆社科院的前身是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所。该所于1982年3月正式成立,与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合署办公,为局级事业单位,1984年组建《体制改革探索》编辑部。 P,+9on8=2rC5-3O
1986年初,重庆社科院筹备组成立。1987年2月21日,在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重庆社会科学院,为委办级事业单位,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1987年3月13日,召开成立大会,市政府聘请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为重庆社科院院长。 q,-,sV9~9uY,.1W
1987年4月19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发文批转《关于办好重庆社会科学院的报告》指出:重庆社会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对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为推进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根据重庆市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重庆社科院设经济发展研究所、经济管理研究所、企业经济研究所、政治法律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哲学研究室、情报资料室、科研组织处、办公室、行政处、驻北京办事处。同时,积极着手与市城建委、市计委、市财政局、市科委联合,共办研究机构。联合办科研使重庆社科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灵活的开门办院新路,充分发挥与各自主管部门联系方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有针对性地研究经济生活中各类现实问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K7~9ci3;20F6.3Y
1987年9月,成立《改革》杂志社,出版《改革》杂志。蒋一苇院长出任《改革》杂志主编兼社长,蒋一苇病重后,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继任主编。 F,+,oM7.4xI4-3X
1988年3月13日,重庆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v6?6wD6+8aS1~1y
1988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与重庆社科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f,:4qf3:4cw2-4W
从1989年开始,重庆社科院的工作重心逐步由重点抓组织建设转移到重点抓科研业务和学科建设上来,并围绕工作重点的转移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使全院的科研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1989年,院内建立了学术委员会。 r,-2be7~3La6.6N
1990年4月,重庆社科院综合办公大楼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 f6:6lY9!7Cg45g
1991年3月,市委决定成立中共重庆社科院党组。 Z44Lq8:2Uy2-8F
1993年12月,重庆社科院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撤销经济发展研究所、经济管理研究所、企业经济研究所,组建经济研究所、企业研究所、经济管理办公室。同时撤销行政处,其职能交办公室,设立人事处。 W7.6Ly4.,Sg6!2p
1998年9月,重庆社科院与南川市委、市政府联合成立了旅游经济文化研究所;1999年与大足县委、县政府联合成立了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1999年11月29日成立了重庆社科院渝中分院(与渝中区联办),下设商贸经济、教育和社会法制三个研究所。 K9=6bS2;4je1~9t
2004年12月,成立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 R5.2WN2.4of3?4W
2008年1月9日,重庆社会科学院涪陵分院成立。 K11Og7-2LE8=8i
2008年10月,为了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我院学科建设的需要,对院内10个科研所名称及人员配置进行了调整,撤消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新设区域经济与三峡库区发展研究所、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所、商贸与物流研究所;将原哲学所调整为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企业研究所调整为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城市发展研究所调整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所;保留文史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所。 E5!8qc,-5CU6.7H
2019年8月,为了促进我院(中心)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决策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对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调整后的内设机构为20个,即:办公室、科研处、智库建设处、干部人事处、后勤财务处、对外学术交流中心、《改革》杂志社(出版物中心)、图情网信中心、社科培训中心、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文史研究所(台湾问题研究所)、法学与社会学研究所、农业农村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国际经贸与物流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财政与金融研究所、市情与发展战略研究所。机关党委(纪委)按有关章程规定设置。 R2.9hw5;2bT4!7W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