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前身为畜牧系,1950年4月,由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畜牧科和草原科并入国立兽医学院创建畜牧专业,随后成立畜牧系。经学校批准,先后更名为动物生产工程系(1993年9月)、动物科学技术系 (1999年7月 ),2001年3月学校院系调整时成立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q5?,yd,.5nf9:7W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办学历史较长,并在国内外畜牧学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学院。学院秉承老一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经过66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畜牧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设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动物生产系、水产养殖系和动物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机构,设甘肃省现代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西北地区肉羊肉牛遗传改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农业大学永昌肉羊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畜牧系统工程研究所等研究平台。 k8;1Zt9!2Lf4.4g
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和动物生产学。学院具有农业(畜牧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农业部重点学科,畜牧学一级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动物科学专业为甘肃省特色专业。现开设动物科学、动物科学(畜牧兽医方向)、水产养殖学3个本科专业和自学考试应用型独立本科段(专升本)动物科学专业;学院为甘肃省饲料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评基地。 X5;2np8~9Ml2?3X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与美国、法国、德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意大利、匈牙利、加拿大、新西兰、土耳其、泰国、南非、肯尼亚、乌克兰等10余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与国内相关知名大学、研究单位及企业建有广泛的联系。学院现有10余家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 k8.7lA9?1sq9?8q
学院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66年来,学院广大教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求实的精神,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获得教学科研成果11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教材、著作101部。 n6=2GZ8?1aw7:4Y
学院具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优良、研究方向稳定且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讲师12人,助教5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8人,中青年教师已获博士学位22人。先后有10多位教师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现有第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6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人。在全国学术团体任理事以上职务10多人。 D7;1in2?8IW4!9c
学院具有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多层次、多学科的培养体系。66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911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1人,硕士研究生739人,本科生3580人,专科生1203人,成人及自考本科生3494人,毕业生遍及海内外,涌现出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大批专家、官员和企业家。目前学院有各类在读学生2244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57人,本科生967人,自考本科生1119人。 06;3Ka8!,se64s
(2016年2月20日) j2.2JI7+8fh7-8W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