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锁定 排行
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学校1937年成立的电机科,曾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专业。2015年4月经学校院系及学科专业发展布局调整,以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时首批开设的两个本科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为主体组建了电子工程学院,2016年增设“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网站详情

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简介

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学校1937年成立的电机科,曾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专业。2015年4月经学校院系及学科专业发展布局调整,以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时首批开设的两个本科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为主体组建了电子工程学院,2016年增设“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院坚持“党建引领、规范管理、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工作思路,现已逐步成为学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和排头兵。 s6?1Fn,;6zv2-8S

学院现有本科生1600余人;教职工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从2020年开始在全校率先试点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公开出版教材15部。近年来,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共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9项,市厅级项目21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等检索论文45篇,中文核心期刊32篇,获得专利授权70余项。有3名教师荣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近20人次教师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教学能力竞赛奖项。 R1+3Le4?6SA3-7W

围绕川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需求,现已建有“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是学校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单位。其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面向芯片制造与系统集成、电子封装、集成电路设计等,2012年获批为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专业,2017年入选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面向电路设计、信号检测、信息处理等,2013年获批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20年确定为校级一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新型光电显示技术方向,是我校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校企共建专业,2016年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估。此外,还承担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任务。 D2?,tq1;1oV2;4m

学院已建有面向全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服务于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为2042平方米,仪器设备近2525台(套),总价值约1420万元。2010年与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建成“先进电子制造工程中心”,2014年建成省级“成都工业学院-士兰微电子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2016年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入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此外,还积极与成都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共建了11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其中“成都工业学院-士兰微电子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入选2014年四川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B6?7pL57ww93P

秉承学校百年办学历史积淀,牢记“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校训,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大量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四川省大学生普通物理知识竞赛等屡获佳绩。学院长期与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宇芯(成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有限公司、乐山菲尼克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开展校企产教“五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学生初次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截止8月31日教育部网签数据统计,学院整体就业率已达95.49%,位居全校第一,研究生录取近50人,创历史新高。每年均有大量毕业生就业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成都索成易半导体有限公司、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b,:1QE8.3OT9.2e

近年来,大量同学考取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汕头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升造。此外,还有不少同学考上公务员,也有部分同学出国留学深造。校友王亮现就职于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是我国三大新闻网站之一,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先后任市场总监、运营中心总经理,现任副总裁。 R,?1rL54Gy8+3S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相关热词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已经2010年3月30日第5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安阳市红十字会

    主办:安阳市红十字会;地址:安阳市文峰区解放路108号院内

  • 电鳗快报

    电鳗快报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眼光为大家提供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有态度的财经资讯

  •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始建于1984年的医学检验系,为全国第二批招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单位。学院坚持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技术专业人才为主要办学方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开展研究生教育,办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打造医教研产用五位一体的学科体系。

  • 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是在原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担着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培训师资的重任。从1986年起,就开始了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工作,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已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主力军遍布河南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经过三十多年的办学积累,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已经成为支撑河南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 廊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廊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 呼伦贝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海拉尔师专马列教研室,成立于1987年9月,从原政史系拆分出来。1993年5月“四校合一”晋升为本科院校。合并后原来的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马列教研室、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马列教研室和呼伦贝尔盟管理干部学院马列教研室组成呼伦贝尔学院马列教研部。以后又陆续并进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呼伦贝尔电大、工程技术学校和呼伦贝尔蒙族师范学校的相关专业人员。2008年底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5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合并。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教学科研二级独立机构,直属学院领导。

  •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为省市职工、居民和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座落在风景优美、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担负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周边地区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教学、急救等任务。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学科齐全、技术配套、设备先进、环境舒适,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工作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合肥市继续医学教育承办单位。医院坚持走“小综合、大专科”的办院模式,形成了我院眼科在全国范围内都具备明显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喜人局面。

  • 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6月,是长江师范学院基于跨学科研究意识和视野,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贯通的研究理念,为服务武陵山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繁荣学术文化而建设的直属科研机构,是跨学科、综合型、应用性、开放式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心建筑面积1680.00平方米,下设办公室、研究所、成果推广部、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产业研发基地、武陵山区资料信息中心、武陵山区资源研发展示厅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