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法学院简介
武汉学院法学院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科的优势力量开设,起点高、基础好。经过17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优势明显。法学院法学专业2019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友会2020年中国法学类一流专业排名中被评为“6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专业”。学院现有法学和法律事务两个专业,每年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法学本、专科学生,目前法学本科在校生1204人,法律事务专科247人,在校生共计1451人。 x7=9pT,1DO2;7P
学院本着“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和未来的增值能力,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严格的实务实训以及多渠道的社会实践,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法学知识和较强的法律实务技能,能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际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G4:8iK2?6GO1+1Q
学院目前基本形成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实务专家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法学博士学位以及博士在读的教师12人,“双师型”教师占53%。另外,聘请了20多名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为特聘教授或实务导师。 n14vH4~,bo2!9Q
近年来,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院“基层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名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法学专业建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在线开放课程5门;获得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立项1项,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12项;院级课题立项25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主编教材6部;第一作者发表各级各类论文40余篇。 z9+5xY1=8z04~6l
学院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实施“学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的培养机制。学院成立了“武汉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成为武汉市高校中唯一一个与武汉市司法局签约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建设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2个实验教学中心,“非诉业务创新研究中心”等3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在校外,与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江夏区人民法院、江岸区人民法院、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湖北聚力律师事务所等16家单位,开展实习实践、联合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每年输送近百名毕业生前往各协同育人单位开展毕业实习,并遴选优秀实习生在各合作单位就业。 V,?7Ul,=1Jp,+2T
学院每年选送优秀教师及学生前往英国、日本、南非、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交流、访学、0B户外拓展等活动,邀请德国萨尔州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米夏埃尔·马丁内克(Michael Martinek)、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教授莫里茨·拜尔茨(Moritz Baelz)等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专业讲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拓展国际视野。 F,8gM8~2JE2=5Y
学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采用重视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培养的职业法学教育模式,形成“应用为要的理论课程体系、能力为本的实践训练体系、育人为先的素质培养体系” 的“学用创相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必要的本科底蕴”来为“创新性应用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以“必要的技术专长”来体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实施“学院—实务部门共同培养”的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坚持本科层次,突出应用特征,注重职业发展。彰显“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应用性为主与学术性的兼容”,贯彻“成果导向型”教学理念,强调行程式评估机制。 I3?3vm1-3yH9=6W
学院打造学生特色活动“一院一品”项目,以党员“先锋计划”活动为基础,一方面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和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学生中的先进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扩大先进典型群体,树立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更多优秀楷模,通过开展活动、典型宣传等方式打造学生中的领头雁,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激发全院学生的学习动能和潜力,营造传帮带、“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加强党建和学风建设,强化“三全育人”成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Z2!7xV5+,t09.9C
(2021年9月) y5~7a07?,DB3:7f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