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97年,原为长春科技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由当时的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1952)、地球化学系(1995)和遥感地质教研室(1978)共同组建,测绘工程系(1996)于1999年并入学院,2001年底学院更名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目前下设4个教学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学系、测绘工程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3个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地学信息系统研究所;2008年起,学院代管吉林大学综合矿产信息预测研究所。 t,;9Lk4+40i9!6Y
学院目前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含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两个方向)、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4个本科生专业;设有2个本硕连读实验班,其中,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基础开办了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以地球物理学和应用地球物理方向的理工交叉融合特点开办了吉林大学李四光地球物理实验班。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7个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核技术与应用;在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及在职人员专业学位教育方面设有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博士生专业则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学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学院在校生中本科生978人,硕士研究生322人,博士研究生15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3人。 O9?,Tx9+1pk2?9i
学院拥有地球物理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和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以及核技术与应用7个二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于1998年国家学科整合后成立,包括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等4个原独立学科专业,其中,应用地球物理学科1988年为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再次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为吉林省重点学科。 V9:9PU7?4T05=8l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现有96名教师中教授40人,博士导师22人,教师中90%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学院现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 w9+1iE8,RK9;4f
学院拥有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理论实验室、应用地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建)、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建)。经过各期“211”工程建设和“985”平台的支持,学院的实验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V6+8SO,-80Z7?4x
学院各学科专业共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0余项。目前学院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80余项,近5年年平均到款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年平均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及EI检索110余篇。 Z,-2sS4.6tD,~1V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多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一直是学院的中心建设任务。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应用地球物理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建设成果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应用地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钻井地球物理勘探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 r4:2vi,2Aa3~,c
学院成立以来,以地球物理系为主的学院各专业(学科)先后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9000人,专科生1000余人,近2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包括10余名外国留学生。各层次毕业生由于基础理论扎实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岗位上成为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和各级领导人员。毕业生中有四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02+3MF7:9Xd4:90
学院一直贯彻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应用、带动开发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通过在学科各领域纵向深入,以科研横向联合方式,实现学科间交叉渗透,建立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网格模式。努力使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为继续向国家输送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成为地球探测科技产学研区域中心,承担国家基础科学与新技术开发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f6?4zT7+50Q6~6B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O5;9Fj1-,Zo5!6a
历 史 沿 革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原长春地质学院创建(1952)创建之初就成立了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别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余瑞璜院士和著名地质学家业治铮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经福谦院士也曾在本系任教多年,这些科学大师的学术思想和办学理念为地球物理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球物理系建立之初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源与矿产勘探的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组织师生参加了大庆油田的会战,上世纪年代开始了地球物理仪器研发和教学工作,地球物理专业学生从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和仪器全方位的到了训练。1979年率先在国内开展深部地球物理研究,依托学院在应用地球物理领域的整体技术优势,逐步将教学和科研拓展到固体地球物理学领域。1988年,应用地球物理学科被评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为该学科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1993年设立了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科点。1996年12月,长春地质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1997年国家进行学科调整,地球物理系的理学部分调整到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工学部分—应用地球物理学学科整体与原应用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数学地质等学科整合到新组建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本科生专业则更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包括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2个方向),1997年5月由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学系和遥感地质教研室共同组建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1999年并入学院),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长春科技大学设立了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2000年建成了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与长春邮电学院五校组成新的吉林大学。2001年12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更名为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地探学院)。2002年,以应用地球物理为主体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该学科又顺利地通过了国家评估,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成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奠定了基础。自2000年起,地探学院地球物理系的理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2002年,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并于2006年顺利通过吉林省评估;2005年建成空间物理学硕士点,2009年建成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建成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F7+9us2=4IF7?8A
地球化学学科的建立,是从本科生课程设置起步的。1955年秋,首次为“矿产普查”专业学生讲授“地球化学”。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基础上,1979年秋,以找矿为主导方向的“地球化学与勘查(工科)”专业建立,同年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生。1990年专业名称改为“应用地球化学”,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设成岩成矿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三个研究方向。1991年增设环境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物态测试为应用方向。1997年,应用地球化学系本科生专业归口勘查技术与工程,研究生专业归口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下属的应用地球化学方向。 a8.,lw6+9YU770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遥感地质应用教研室(1978)和长春地质学院地学信息系统研究所(1996), 遥感地质学科1981年即获准设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9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学科专业则涉及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一个校内自主设立的博士点:地学信息工程。 d9!7It1!1PV8!,C
1952年长春地质学院成立后,因教学需要设立测量教研室,负责全院的测量教学,先后隶属水工系、基础部、基础科学系,1995年由勘探工程系代管,1996年成立测量工程系。1997年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后,院系调整,测量工程系归属工程技术学院,1999年又调整到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成立测绘工程系。1985年开始筹办并申报摄影测量与遥感本科专业,1994年地矿部正式批准设立该专业,1997年调整为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测绘工程系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共同负责建设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该硕士点前身为遥感地质硕士点。1998年国家调整学科专业,取消遥感地质学科点,将遥感地质一部分调整到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中,另一部分调整到新设的测绘科学与技术中的二级学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中。国家重新认定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建成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R,.7Sn9+7Vs5~3J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