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后旗红格尔图镇简介
红格尔图镇基本情况 P7:3jG6+8Ye3~6T
“红格尔图”,蒙古语,即汉语小盆地之意,因地势四面环山而得名。红格尔图镇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中部,距旗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35公里处。全镇占地面积234.2 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6.6 万亩,退耕地3.3万亩。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61个自然村、1个移民区,在册户 7653户,在册人口24106人,常住户3109户,常住人口 8253人。全镇以培育马铃薯种植业和发展水泥、熟料、白灰等建材加工为主,围绕规模种养业和建材企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餐饮、住宿、汽修汽配等第三产业,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32元。 L,?30M4?8Wn5-5x
历史文化悠久。无论是战国之后的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还是契丹、女真、蒙古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逐鹿争雄、繁衍生息。迄今发现的南二海、三道湾、赵家房、韩元店鲜卑古墓群遗址和赵家房、乔家村一带的金界壕,都见证着红格尔图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这里是清王朝在察右后旗境内最早放垦的牧地,也是外国教会势力最早渗透的地区,今在红格尔图村仍有天主教堂。这里是内地通往外蒙古的交通要道,清朝年间,在孔督梁一带曾建有张家口通往乌里雅苏台(现属蒙古国)的第九军台(驿站),并设有章盖及孔督官员管理台务。解放前,这里处于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地带。1936年,在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红格尔图战役,打响了绥东抗战第一枪。1945年曾在此组建陶集县,并成立中共陶集县委及地方政权组织,积极开展了民主建政、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运动,动员地方民众参军参战,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为全区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f7.2Um3,Yr6:5m
境内资源富集。石灰石资源探明储量4亿吨,远景储量达10亿吨,氧化钙含量高、品位好,被誉为华北地区“富强粉”,是发展PVC、水泥等化工建材产业的优质原料。此外,大理石、粘土矿储量丰富。乌兰察布中联水泥集团在此兴建。现全镇已成为全旗建材工业园区。土地肥沃,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宜马铃薯种植,所生产的马铃薯通过了国家绿色产品A级认证,成为自治区优质产品。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富奇”牌马铃薯远销全国,出口蒙古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林草资源丰富,曾被评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地区。 c8=4Gk,:,EM3~8u
人文资源富有特色。拥有南二海、三道湾、赵家房、韩元店鲜卑古墓群遗址,赵家房、乔家村金界壕,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以及红格尔图抗战遗址、遗迹,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圣地。阿贵图溶岩洞,极具开发价值,在当地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还有令人神秘莫测的岩文岩画等。 H3!5BM6-6Ca54L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镇内有集二铁路线、208国道、二广高速,纵盘南北,区位优越,交通条件良好,距二连口岸180公里,为建材企业的内吞外运和农畜产品的外运提供了便利。 Q7+,bp6.3cp33M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