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校园网简介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楚头吴尾、通江达海、和省会武汉同城化的人文重镇与全国宜居城市——湖北省黄冈市,是一所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均较齐全的湖北省省属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拥有750万人口的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 B4.3Qu7=,Se2.,o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教育硕士试点项目验收评估和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历经百余年耕耘,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理、工、农、经、文、史、法、教、管、艺等十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形成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三种办学层次。学校由南校区、北校区、西校区三个校区组成(东校区正在筹建中),现有校园面积1650亩。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580人。 w3:4Gf2-2MS8+6j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进“百名博士引进工程”。现有专任教师1158人,其中正高123人,副高344人,博士355人,硕士634人。现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100余人。学校还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 N,?,fg1:,xl7=,H
学校现设有18个教学学院,设置本科专业66个,专科专业43个。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稳步推进,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师范类认证专业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7个,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荆楚卓越计划项目6个,省级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23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在2011、2012、2013、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连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10年荣获国家奖(其中连续8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2015、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银奖和铜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电子设计大赛、“CCTV杯”外语竞赛、“全国校园DV”摄影作品展、“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j45Vw3-6PW7-7B
2006年开始,学校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现已联合培养3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学校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独立招收和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建有全国级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湖北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个。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奖项近33项。 t6=9JO7!2SP9:2f
学校现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湖北省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湖北省钢结构研发检测共享平台1个,湖北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校级李时珍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不确定系统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机构。 f,!5gb5;5mg5;3G
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参与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项目51余项,湖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近160余项。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含)奖励近70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360项。 Z85co9:5pC28Z
学校国际交流广泛,现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与美国、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与机构已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1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派遣100余人赴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200余人次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80余名师生赴国外进行汉语教学。2010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项,2011年起与日本吉备国际大学合办动画本科专业,2014年起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2018年12月,学校与斯里兰卡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合作建设的首个“孔子课堂”正式扬帆起航。 H58nR6.1Xu,+2L
学校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3%以上,部分院系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50%。学校历届毕业生立足本职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大批校友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学校教师教育特色明显,是教育名师的成长摇篮。全国知名的黄冈中学四任校长及大批骨干教师均是我校毕业生,黄冈县市区80%以上的中学有我校毕业生担任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感慨地说:“黄冈中学和黄冈的基础教育是个谜,谜底就在黄冈师范学院”。 y8+9Xf3~5Gb7-1c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全国高校农校对接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高校教育新闻宣传金奖单位” “全国大、中学生体育赛事优秀承办院校” “湖北省文明单位” “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湖北省平安校园” “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湖北省园林式单位” “湖北省高校绿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信息公开网连续四年蝉联省属高校评比监测第一名。 F5,xL9-5KA8!9C
中国新时代,扬帆再起航。当前,全校师生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内涵式发展,为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O5:,GG4-3sy1~5T
(2020年10月31日更新) s4=9xW5=,AW6.1R
历史沿革
黄冈师范学院是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自1905年成立“黄州府师范学堂”,黄冈师范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办学历程。 h,=6OK3;6kl,=4e
1905年创办的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黄冈县泗泊河)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设普师、简师班,培养中小学师资。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1945-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学校虽历经辗转,校名则始终是“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I7-1so7=8rb96L
黄州解放后,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49-1950年,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广济师范学校并入;1960年,学校更名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文革”时期,学校复名黄冈师范学校,挂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1975年开始招收高师班。1977年秋,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学校作为正规的普通高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6年,学校升格为副地级;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省教委下文,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l7;9YX9?3ml6!4U
1998年12月17日,我校的“专升本”考察评估以90%的高票通过专家评审,“专升本”获成功。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黄冈师范学院;2000年11月28日,我校在珠明山新校园隆重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标志着我校的发展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R3~4df9.5BO55e
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在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了这项评估。12月25日至30日,教育部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过6天的认真评估,专家组认为我校定位准确,办学思想正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重视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快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风校风优良,社会声誉良好。 z69wK8;4Ox43s
至此,历经百年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农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师范院校。学校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学术氛围浓郁,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N4?4OG7.1ig8=9U
进入“十一五”,黄冈师范学院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今天,在“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全校15000名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齐心协力,“攀层次、创特色、上水平”。我们深信,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黄冈师范学院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明天,新的辉煌! j5:3Zo6+6PF,?7U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