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护理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1985年开始成人护理学专升本科教育,1997年建立护理系,1999年招生本科,2008年成立护理学院,同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现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特色专业,为江苏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苏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临床护理为国家级重点专科。1999年开设以心血管专科护理为特色的五年制护理本科教育,2009年改为四年制护理本科教育。学院是“江浙沪闽导师沙龙”和“华夏地区高等护理教育联盟”组建院校之一。 o,.2Pq5-1Xt6;3E
学院目前有护理学专业核心师资46位,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8名。有8位护理教师为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学组副组长,11位护理教师担任省级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现有海内外客座教授40位,其中有1人是“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承担全日制护理本科、护理学硕士、博士及成人教育专升本、研究生课程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为国家教育部继续教育中心及江苏省卫生厅、护理学会及苏州市卫生局、护理学会教育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具有良好的学缘基础,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护理学硕士毕业生执教。已有多名教师去英、美、加拿大、香港等国外进修、学习、考察和访问。 k9-4Kf,;9ja4.6K
学院自2014年始筹建护理人文学、临床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四大系所,下设护理人文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一临床护理、护理学基础、第二临床护理、妇儿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第三临床护理等10个教研室和1个护理实践技能中心。实践技能中心设有生命支持中心实验室、健康评估实验室、母婴护理实验室、康复护理实验室及仿真护理教学模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中心为江苏省专科护士、苏州市卫生局、护理学会及海外留学生培训基地。学院现有临床直属教学医院3家及上海、常州等实习基地6家,均为江、浙、沪地区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 r6;9lO,:3fg9:1R
学院人才培养具有精英化、国际化特色,以心血管护理、急危重症救治和慢病护理作为专业特色。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及中美英、两岸四地论坛。通过柔性引进英、美、香港、台湾及国内知名教授作为学院客座教授。学院每年还选派优秀学生参加由“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境内外学习交流项目,还为本科毕业生开辟了赴英国女王大学、美国、日本等国学习深造及硕士、博士合作培养途径和优惠学习机会。 J2!2aC3=2mJ,+5h
建院以来,坚持“质量建院,人才强院,创新活院,特色兴院”的办学理念,贯彻“博学、仁爱、严谨、创新”的院训,开设“博习讲堂”、“名著赏析”、“人文素质积分卡”、“早期临床体验”、“慢病管理讲座”、“暑期海外夏令营”等课外活动课程,引入学校人文、艺术、教育、公共卫生等其他学科名师来院讲学,以人文和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早期培育专业人文底蕴、情感和素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本科生配备由学院资深教师、临床护理专家和优秀研究生担任的导师,以培养适应护理学发展需求的“厚理论、硬技术、善关怀、强胜任”的特色护理人才为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护理精英人才。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就业区域集中于江、浙、沪地区医、教、研实力雄厚的大型医院及卫生管理、教育部门。 M1=4Bk6?6xR7:1O
2013年,学院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进一步落实“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精神,培养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及医疗护理需求的卓越护理人才,将新招收的2013级西部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人才培养为“卓越护理教改班”,建立起“临床优秀护士担任全程导师”,低年级通过增加健康管理、早期临床体验等专业启蒙课程培养学生职业兴趣、高年级通过模拟仿真环境的小班化教学、尝试CBL导向的医护结合急救技能强化培训及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核心能力评价的渐进、开放式教学,培养适合西部地区及护理岗位发展需求的“厚理论、硬技术、善关怀、强胜任”的卓越护理人才。 t3=6It9+6Bo2.80
目前学院已与英国女王大学、台湾慈济技术学院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每年邀请美、英、日、中国港澳台等专家来校为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专题讲学、开设工作坊并通过每年一届的“国际护理会议”为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还选送优秀本科生赴英国女王大学、日本、台湾进行学习、交流与深造。 A5:7sN,.6jP1+1B
护理学院将继续以校领导“回归大学本位、提高办学质量”精神为指导,拓展本科教育规模及卓越护理、国际护理等特色教育,发展符合岗位需求的研究生教学,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院校的合作交流,努力形成一流的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科研氛围,努力争创现代化、国际化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h1;1pa7!2eM3-5R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