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川沙中学简介
上海市川沙中学创建于1942年,是一所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优良的办学传统的历史老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被命名为重点中学,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同时,学校也是上海市承办内地民族班的学校之一。 C7;5Xo5:,xV,?3o
学校连续十一届22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并获得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国中小学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1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16年3月,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作为牵头学校,成立川沙中学教育集团。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高考本科率保持在98%以上,一本率60%左右。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每年获得区级以上奖励近200项。 N11yp4+8rA6;8N
川沙中学发端于文脉深厚的孔庙,植根于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川沙,一直是川沙地区教育、文化和人才的高地,承担着培养人才、文化传承的重任。川沙是名人汇聚的地方,学校紧邻明代古城墙、岳碑亭、魁星阁、文笔塔等文化古迹,从“内史第”走出的黄炎培、宋庆龄、宋美龄、沈树镛、黄自等文化名人已成为学校重要的文化资源。 f5?8sQ7-3qD2+7V
学校现有高中三个年级38个教学班(其中8个新疆内地高中班),近1600名学生。现任校长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王珏,现任书记为徐永芳。全校150多名教师中,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54名,区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骨干教师28名,区学科新秀1名,毕业于复旦、交大、同济、上外、华师大等院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46名,超半数老师获得过区级及以上各类荣誉称号。学校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学校有近3500平方米的体育馆、塑胶田径场和多个全塑胶篮球场。学校有三幢学生宿舍楼,可供500多学生住宿,住宿条件舒适,有空调、卫生间和浴室。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 S,=2pk,.,pz,-1T
“主动学习,创新发展”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使每一个学生成功”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校风朴实、教风扎实、学风踏实”,是学校的办学传统。我校在体育教育、国际化教育、感悟式德育、科技艺术特色教育、民族教育等方面形成特色,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h8.6HZ3=6We7+7n
学校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认真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已经形成了德育类、学科类、艺体类、人文类、科技类、外语类、信息类、技术类这八大系列150多门拓展型课程体系。开发出了包括学科渗透、课题项目、方法指导、社团四个大类的40门研究型课程。目前已形成涵盖科技、艺术、人文、体育四大领域的近40个学生自主社团。创意机器人社、心理社等社团在市、区社团评比中均获过奖,成为我校的明星社团。 p8:,he9=3Bv8.5p
我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立德树人。近年来,为切实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拓展多样化的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我校颇具独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感悟式”德育。“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是“感悟式”德育的重要载体,这项活动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无人式监考”是“感悟式”德育的重要方面,这项活动已形成机制,并日趋成熟,形成集体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的形式。每学期有近半学生参加这项活动。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在区委、区府领导的直接关心下,我校成为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那时起,每年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百老德育讲师团多位老将军、老劳模的身影活跃在校园,通过红色论坛、主题报告、主题班会等形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参与到我校各项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逐渐成为我校德育品牌。学校以“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周和“无人式监考”为载体的感悟式德育体系更完善,特色更凸显,也开创学校依托社会,用好校外资源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r4:8zQ2-7ke1!,T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曾先后获得全国及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上有着清晰的思路,从2000年起,我校就率先开展以“混龄教学”为特征的体育教学改革。经过实际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川沙中学特点的体育教学特色。逐步形成了以“混龄教学”“选项教学”和“学分制评价”为特色的成熟的课程体系。我校四个年级每学年大大小小的体育比赛活动场次,一般都在500场左右,参加人次超过9000人次。学校的运动会非常有特色,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运动会。我校秋季运动会持续两天,担任裁判和工作人员的学生占80%以上,运动会实现无纸化、智能化,参与的学生达四、五千人次。夏季运动会以展示特色和体育教学成果为主。2012年,我校成为上海市教委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首批试点学校。学校已经开设男、女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六门专项课程。我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建设,引起了兄弟省市学校的关注。学校每年接待了来自各省市的考察团对我校的考察和观摩。健身育人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在校师生的心中,或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在我校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媒体对我校体育特色进行过多次报道。 Q7=2CC8~9Iw4~20
我校所在地域有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商用大飞机总装中心浦东基地、浦东国际机场扩建等重大项目。这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机会,也对全校师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提出了挑战。我校高度重视国际化教育,10多年来,学校常年聘请外教,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英语听说课程。从2011年起,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进入川中的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和必须从已开设的四门第二外语中,选修一门,每周2~4课时。学校积极拓展和国外学校交流的渠道,已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近10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并定期进行互访。每年,全校一半左右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和外籍学生交流学习的互动中。学校还注重国际型教师培养,积极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积极开展教师海外培训、出国任教、交流互访等项目,传播中华文化,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积极引进国外的课程改革实践、学校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等先进做法和经验。2013年起,我校每年举办学校国际文化节闭幕式活动,国际文化节已经成为展现我校学生风采,感受中外文化融汇交流的盛会。 C3~3uO4=4pK5.5W
我校是浦东新区科技特色学校。以“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为宗旨,学校每年举行学校科技节,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还邀请院士等到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我校以“创意机器人”、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TI教学实验室、工程创新实验室等项目为引领,拓展科技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科技创新和发展空间。学生近年来获得市级以上荣誉200多项,其中不乏,FLL机器人亚太公开赛最佳答辩奖、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这样的重量级奖项。 z5!8LY2:2Sc5=8y
我校是浦东新区艺术特色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学校的合唱队和民乐队经常参与演出,并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得大奖。学校每年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艺术节和迎新年文艺汇演等活动,10多年来,学校先后邀请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轻音乐团等专业演出团体为师生做专场演出。学校还组织合唱团、民乐团以及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等。让师生感受到艺术的浸润。学校合唱团赴俄罗斯索契、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演出,并获得世界级大奖。 X,=6IJ6+2Pc3:2x
学校自2009年起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现有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0多个民族的300多名学生。2010年,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疆班内地高中班工作会议,我校作为唯一的学校代表,进行大会发言。第二届上海市中小学民族教育表彰会上,我校获得民族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项。内高班工作得到了市教委、新疆教育厅、区政府等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学校为国家发展、民族团结、新疆的长治久安、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f8;6OI2;2Fc6+5V
2018年,一所由政府投入10多亿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超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校区已经动工,在不久的将来,新校区建成后将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将为学校“主动学习、创新发展”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充分、更优良的保障。目前,学校正乘浦东改革之东风,融川沙名人荟萃之灵气,在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平台上,奋发有为,乘势而上,阔步迈向市一流高中的行列。 r1!5Hp2+1Ij7-3K
学校沿革
学校沿革(1942年—2012年) i2:3RQ4!7DT4;6C
川沙中学前身为 1942 年创定的私立友仁初级中学,创办人蔡经纬先生。 m61mN,;5Qg8?,b
1944 年春,私立川光小学增设的一个初中班并入,改名为私立铁沙初级中学。 M3=1jj8?5NA6.2L
1946 年,与私立中山中学,改为公立,称川沙县立初级中学。 x3.3S08?2Vn2-5A
1950 年秋增设高中部,学校改名为江苏省川沙县川沙中学,简称川沙中学。 F2?8hw8=8KZ9:4w
1959 年川沙县划归上海市,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川沙县川沙中学,并升格为县重点中学。 o9!1WK9=9Ox9!6V
1966——1976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曾一度改属城镇公社、城厢镇管理。 k4.1NU8!9jn6~10
1978 年学校重新恢复为川沙县重点中学。 t6.7Lf5~7RD4+7l
1988 年起,因重点中学实行初高中分离,学校开始停招初中新生。1990年,学校成为川沙县境内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 B8:9IT8+2EZ5=6B
1993 年川沙县撤县划归浦东新区,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川沙中学,并成为浦东新区重点中学。 I4;9cQ2;5pH4:3B
2009年3月,学校被浦东新区社发局命名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A9~3px5-5oL2?5A
2012年1月,学校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t4!4go4?7UC2;9k
初创时期( 1942~1950 年) 02!4XE5~9eA1~2H
川沙中学源于友仁初级中学、铁沙中学和中山中学。 L5;6Of9;4WF6!2X
私立友仁初级中学是川沙中学最远的源头。它成立于 1942 年春天,创办人是 蔡经纬 先生( 1897~1980 年,字均培)。校址在县城西门孔庙(川沙中学原行政楼)。学校的创立因得到城镇一些商界人士的资助,故校名称作“友仁”。 Y1:2UV2?5WY6?4K
“友仁”初创时只有初一、初二年级学生 20 人,合为一班,施行复式教学,校务、教务均由 蔡经纬 先生一人承担。当年秋季,学生聚增至 90 余人,于是增聘教师,分班列序,学校初具规模。 z8=,nU7!,hB8~7F
校长蔡经纬先生在教育思想上推行仁慈、宽厚、勤朴、奋进,并主张融教学与职业为一体,使学生既学文化,又学一技之长,为毕业学生拓开就业门路。 a3?6eG9~8QG1:3B
1944 年春,原设于西门城隍庙西园的私立川光小学中的初中班因缺乏师资被并入友仁初级中学,学校更名为私立铁沙初级中学,同年秋天,铁沙初级中学增设了高中初习班,学制二年。并由蔡经纬、朱友福轮流担任校长 Y1-7FU1!9rf2=1E
川沙中学的又一个历史源头是私立中山中学。它创办于 1943 年秋,校长 朱慰椿 先生( 1894~1979 年,字建锵),校址在中山纪念堂(今川沙青少年科技辅导站)。该校成立初只设高中部,分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制二年,不放寒暑假。 1944 年除续招高一新生外,又增设初中部,收一个班,学制二年。 06;5pU6.5hr9!,j
日伪时期时局险恶,汪伪横行,地痞党棍,常到学校纠缠,强令开设日语课,安插亲信。学生反对奴化教育,不愿学日语,集体交白卷,引起轩然大波。 R,.8wp9=1lt5=1W
1946 年春,在沈敬之先生( 1879~1993 年,先生名缉熙,又名沈景,号敬之)撮合下,将中山中学并入铁沙中学,由私立改为公办,更名为川沙县立初级中学。1946 年秋至 1948 年夏,沈敬之先生任校长,校址仍在孔庙,当时因校舍不足,一部分班级借城厢镇中心国民学校(今观澜小学)教室上课。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沈敬之先生积极向社会集资,扩展校区,增建校舍。 1947年6月,学校对外举行统一的的招收新生考试。通过报名、考试、评分、录取、张榜公布了录取的初一新生名单。同年秋,全校终于合并于校本部上课,并且购置了少量图书和教学仪器,开辟了 2 个篮球场,学校规模也扩大到 6~7 个班级, 学生在350 人左右学生。 z3+9Ph5-8Mp2=8B
1949 年 5 月 15 日 ,川沙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即由县军管会主任、县长牟益民任校长。教师蔡明璋任教务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当年秋季开学时,为适应社会需要,增设高一补习班,由蔡经纬任班主任兼授英语。翌年 2 月,上海三林中学高一班学生并入,学生增至 30 余名。 J,;7wk7!8bW3~5B
1949年暑假,朱森柏,张祖亮,周沛成等五、六位学生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成了第一个学生团支部,团支部书记蔡丙烯。暑期后,团的组织工作发展较快,很多学生也纷纷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后转为共产主义青年团。 W3?1vO4!6Rm8~3N
1950 年 3 月,松江署派徐锡淇( 1909~1983 年,字绿漪)、谢镜海( 1918~1972 年)等同志来校。由徐锡淇接替蔡明璋任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管理。谢镜海任教导副主任,石国栋为政教主任,后又调来了王步康任总务主任。当年秋,学校高中部正式开始了招生,把初级中学办成了完全中学,结束县立初中历史,并定校名为江苏省川沙县川沙中学。学校扩大了校区占地达70亩,兴建了教学楼、宿舍、食堂、运动场、设立了图书馆、实验室与医务室、增添了图文、仪器与体育器械建成了一所像样的完中。 c4!8eX8~9pV4;3v
发展时期( 1950~1966 年) U,=1AF4=8KM,=3d
1950 年 10 月,学校教育工会成立。 i8+7VO7.40S1:6x
1951年1月,五三届高一学生张佩玲、曹晓玲、应慰君、葛起淳、张振瀛、奚明玉、李惠靖、唐元生、张锦根、朱森柏、王建平、张炳文、范勉、顾文荣、林铁志、张宝忠等十六人响应国家号召,被批准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B,.,Oq87BQ2~1Q
1952 年,乔家浜(其中一段现为校河)以南大片土地划为学校所有。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在这片土地上建成了有 400 米 跑道的运动场。 m7-,lG2.7CL6~8X
1952 年,学校发展为 18 班, 920 余人。 U5?7fJ7-2UT6.1n
1952 年,学校开办附设初级师范班,招收高小毕业生 60 名,1953 年停办后,学生多数并入安亭师范,部分分配到小学,任教或转入普通中学学习。 u9~,pE5:4zA2:5e
1953 年在原行政楼西建成二层教学楼一幢,这是当时学校最好的教学用房。 S33OG5~1ax7~2B
50 年代初,在校河西南侧建成二层学生宿舍楼一幢,供高中男生住宿。原城隍庙大殿为学校“二院”(后为城厢镇供销社仓库),是初中男生宿舍和初、高中女生宿舍。 v2?,ju9.9NN9.5S
1955 年 2 月根据松江地委指示,学校党支部建立,乔鼎人任书记。 o,.,vv4,UH7:1i
1956 年,学校班级数已增至 21 个,学生逾千。 G3=3Tu3:7nV1-8m
1959 年,川沙县划归上海市,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川沙县中学,同时升格为县重点中学。 w1!2rr,:3aC7!1s
1965 年,设川中分校于城厢镇以东连家宅村,该分校招生为初中生,有 3 个年级 6 个班。 j5=8iw5-5Qh3?6k
解放初期,师生通过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接受教育和锻炼,诸如宣传土改、抗美援朝等重大运动。抗美援朝初期川中师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激情高涨,抗美援朝运动中本校师生以实际行动参加革命。 R5?2Gc3+2aD2:6z
“文革”时期( 1966~1976 年) c1!6Ai8?2KD9;5A
1966 年 8 月 8 日 ,中央发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9 月始,全县中学师生和小学教师陆续去全国各地大串联,学校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自此,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无政府主义泛滥,运动多次反复,近三分之一的教工受到迫害,学校被取消重点中学地位。 g8-8OT,;4ZC2!,E
1967 年(至 1969 年)学校实行二年制。 J3:4kC5~3aE5!1g
1968 年 8 月,学校66届——71届有好几批初中、高中毕业生积极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部分学生到本市(本县)农场、社队回乡支农,也有部分学生去黑龙江、云南等外地农场、社队插队落户参加边疆建设。 w6=,ks2-9yy6:2F
1968 年冬全县中学划归公社(镇)领导,小学由大队管理,人事档案相应下放。由是,学校一度改属城镇公社、城厢镇管理。教师中有二十多人被“下放”到公社所属几年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任教,并在附近农村生产队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i1=7iy2+3di9~4i
1969 年 9 月,全县实行小学 5 年,中学 4 年的新学制(九年一贯制)。学校自 1970 年起改为四年一贯制。因学校班级增多,师资力量不足,遂将前年下放的教师全部召回。 t,?4Ug3?4sZ,9n
1970 年,在“深挖洞”的高潮中,学校也修建了地下室和地道。地道全长约 150 米 ,宽 2 米 、高 2 米 ,全部土方工程都由师生完成。 V8;5du17oP71e
1970年——1972年,张文林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72年——1978年,王听浩同志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和革委会主任。他们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积极设法稳定学校秩序,加强文化教学,开展学工、学农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E3=8Lw9;2eK9.9w
1973~1974 年,学校新建二座校舍:一座在运动场北端,临校河的礼堂,兼作学生餐厅( 1990 年被拆除);另一座是“文化楼”,该楼顶层为音乐教室,下层后作印刷厂厂房。 c5~2Pr2=,Ht9~8V
1974 届同一年级平行班达到 18 个班级。 C8=,Eg,;6zC4-4K
“文革”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校区面积大为缩小,新川路南至护城河约二十余亩土地尽皆划出(现为川沙工业总公司及邮电局兼所有),操场跑道亦由 400 米 减至 200 米 。 u7-50d19CF2!7q
1976 年 10 月,“四人帮”倒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J,1dN87qc6~4N
振兴时期( 1977~1992年) J1!2oy8~5OI,!2z
1978 年,朱依、龚银兴到校,担任党支部正、副书记,领导学校“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并为 58 年“整风反右”运动中被错划的“右派”分子平反,落实政策。在行政体制方面,首先撤消学校“革命委员会”机构,重新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任命新校长朱依及副校长沈志文。校长室下面分设主管教学的“教导处”、主管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教处”和主管学校一切基建工作、教学、教育设施维修和生活服务的“总务处”。在努力恢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积极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争取上拨经费,改建、扩建教学、教育、生活用房,大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先后建成教学楼 2 幢(前一幢称“育秀楼”,后一幢称“教学楼”。),阶梯教室兼语音教学楼 1 幢,实验大楼 1 幢及图书大楼 1 幢,又在校河以南建成生活综合楼及体育馆 1 幢,可以说,学校建筑除作为学校文物——旧有行政楼(原为孔庙、现为校史陈列馆)尚保存至今外,其余都已被改建和新建,校貌大变,在校舍改造的同时,教学设备也大量充实更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实物保证。 L6?5UV,+1PE8-9Q
1978 年,高校恢复首次招生, 79 年秋季开始,学校恢复初中三年制。 x25AM,.2Jf2.2w
1981年4月,学校在本县范围内率先成立教工代表大会,并召开了川沙县中学第一届第一次教代会。 N95fr8;1XJ9-1O
这一时期,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推普(普通话)先进单位,并连年被评为川沙县文明单位。学校党支部连年被评为川沙县先进支部。 f,=4Tt4?7Zd1=1p
这一时期,学校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实绩突出,受到各级部门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倪季良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邱锦全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模,蓝维鳌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沈雅仙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程海林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薄明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标兵,张碧娟、梅石宝、奚才龙等获上海市园丁奖,陈忠新、蔡峰、金介明、余允获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 B2=2Jq1?5nh72R
在此时期,学校领导变动较多。1981年12月——1983年2月,顾点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3年3月——1985年1月,周觉先任党支部书记,闵德铃任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1985年2月——1987年8月,周觉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7年8月——1988年9月,周觉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8年9月,吴秀国和李国成一起调入川沙中学,吴秀国任校长,李国成任党支部书记,曹水金任副校长。 u2-6Ki9=9bC8.7Z
改革发展时期( 1993~2002年) R4+3Tm,=5uI16W
1993 年原川沙县撤县后划归浦东新区,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川沙中学,并成为浦东新区重点中学。 d6;7pU9.2GX,;,U
1993年后,为了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开始从外地学校和外地高等院校招聘教师。 y1:1Mi3!1FR5-7W
1994年下半年,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在校长吴秀国的主持下,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为提高办事效率,将原来校级、处室、教研组(年级组)三级管理改为扁平式的校级和中层二级管理。校级、中层干部的聘用在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通过竞聘上岗。新的管理机构由吴秀国任校长,李国成任党支部书记。蓝维鳌、陈忠新、薄明华、陶宝青被聘为校长助理。刘宝成、杜宝华先后当选为工会主席。 L3-3IK9.,so3:1g
1996年5月,学校首次被评为1995——1996年上海市文明单位。 z7:3MJ2!4iO5.9c
1998年4月,学校英语教研组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 G4+4cE49tg8,m
1998年12月,学校举办了大型“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公开课暨研讨会,区、市有关领导、高校有关专家和兄弟学校领导及同行来校观摩。 f,.4VI4.4tF,=1U
1999年,学校开始了校园改造,新建了室内体育馆、拆除并重建了第一教学楼(原越秀楼)、翻修了学生宿舍、田径场铺设了塑胶跑道。 y2?7Yb,?9iS3=6I
2000——2002年,学校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二十多位中青年骨干教师,与洋泾中学合办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班。 o1;7rd5?5Ke6=6G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校以教科研为抓手, 先后承担了“构建学校内部二级行政组织系统的实践和研究”、“矫正高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研究”、“APEC高效能学校的研究”和“专题学习网站浦东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和研究”。2000年,学校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市级课题《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的立项、实施和研究,课题结题时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主动学习 自主发展》的专著。此后,学校还组织各学科教师编写、出版了《中学生百科知识竞赛大全》一书。 k8=7gZ7;2YV7+9I
这一时期,学校党务工作逐步形成了适合学校特点的党建工作基本经验和特色。这就是把学校党组织的建设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育“四有”新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党建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中心效果验党建”;“转变观念,正确定位,夯实基础,形成特色。” T1=4kB6-1px4:1j
这一时期,学校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实绩突出,受到各级部门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张金海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李国成被评为上海市普教系统优秀党支部书记,吴秀国、陈忠新、崔光中、李素娟、薛根芳、曹国坚、戴培青、包桂元、朱国良等到获上海市园丁奖。 r1+8AM9~1jU2~3i
2000年11月,李国成任期届满即将退休,由吴秀国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陈忠新、蓝维鳌任副校长,薄明华任副书记,蔡善祥被聘为校长助理。2002年9月,吴秀国校长调到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任职,学校行政工作由陈忠新副校长主持,党支部工作由薄明华副书记主持,杜宝华被聘为校长助理。 K2?,vi4-2ek1;,l
加速发展时期( 2003~2012年) G7-1gL2;9Jm5?4W
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是川沙中学传承历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特色,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加速发展的时期。 s9+4cX51VP,-8W
在此期间,学校已连续八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还先后获得上海市中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浦东新区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体育组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 “上海市500强智能型班组典型示范”。陈忠新同志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特级校长。邱永飞作为全市唯一的体育教师代表,担任奥运火炬手,参加了奥运火炬上海站传递活动。学校通过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和德育工作改革,初步形成和凸现了体育教学改革、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和假期的五个一活动”的德育工作特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的本科率保持在90%以上。 G5+9wA57ph8-7o
2003年学校的领导班子实行了新老交替,由陈忠新同志担任校长,薄明华同志担任党总支书记,吴骏德、王国梁、薛志明、朱金凤被聘为校长助理。王国梁还当选为工会主席。 A8:9ft9?2Ht87Y
2003年11月,学校在川沙影剧院举行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活动,戴海波、张恩迪副区长、农工委书记杜君、社发局局长尹后庆、历任学校领导和近二千名校友来校参加庆典活动。(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活动因校园改造推迟一年举行)。 C,?2wA3:,Zs8~5o
2004年5月以来,学校分别以“科技创造未来,建设科学浦东”、“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等为主题,每年举行都举行科技节活动,浦东新区社发局、科技协会、少科站和兄弟学校有关领导参加了活动,市少科站航空模型和赛车模型队来校现场表演,学校机器人等各社团进行了科技成果展示,中科院院士匡定波、工程院院士姚穆、孙晋良、褚君浩等来校作专题报告,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学生知识报和浦东有线电视台都作了报道。 D6;9jh4?2BV7-6V
2004年5月,学校召开十一届三次教代会,审议通过《教职工学期工作考核细则》、《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办法》、《教育科研工作条例》。 x9!2yH25xQ9.1j
2005年5月,学校被浦东新区宣传部、浦东新区社发局、浦东新区科委评为“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被浦东新区环境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绿色学校》。 H9=,kQ5:6AS3~7R
2006年9月,薄明华同志调到洋泾中学任职,陈忠新校长兼任党总支书记,王国梁当选党总支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吴骏德、薛志明、朱金凤被聘为副校长。 v8=5dr3;3Yb9=8y
2006年11月,以“推进课改,健身育人”为主题,市教委体艺卫科处在我校举行了“上海市体育与健身教学研究暨川沙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成果研讨活动”。市中学生体协、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市教委基教处等领导,以及浦东教发院、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上海体育学院的专家,各区县教研员和体育教师300多人,参加了这次汇报研讨活动。 F6!9fq3:9pg3?4m
2007年4月,学校举行建校六十五周年教育教学展示活动,许象国、杨安澜、顾朝晶、余正、赵连根、吴秀国等专家、领导、区学科教研员和兄弟学校代表200多人来校参加了活动。 a2=6uh7-1sR3-8D
2007年6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等十多家中央媒体来校联合采访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和阳光体育工作。 f8:6Gw8.2ZY2.7Z
2007年9月,学校举行了第十四届工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通过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审委员会,奚月挺同志当选新一届工会主席。 B2~7yV,.8JV,-8T
2008年10月,我校被中共浦东新区党委确定为全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在区委和区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确定了学习实践活动载体,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按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十一个环节,取得了三个方面的主要成效,梳理出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八条基本经验和体会,构建了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 e1=5Jb7-4eB6-70
2009年9月,学校召开了隆重的新疆“内高班”开学典礼,使我校成为上海市第十所承办新疆“内高班”的学校,这给我校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也高度关心“内高班”教育教学工作。市教委、新疆教育厅、区政府、区教育局、区统战部、区民宗委、川沙新镇等领导多次到学校看望学生,为我们做好内高班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 m4-5RL,!4YZ5?6o
2010年7月,学校党总支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用直接差额无计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上海市川沙中学总支新一届委员会。根据党章规定和选举结果,陈忠新任党总支书记,徐永芳任党总支副书记,奚月挺、郁缨缨、龚瑞华等同志为党总支委员。 n6:9Uw1+6tG5=6C
2010年10月,在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等领导同志的亲切关心支持下,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和川沙中学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川沙中学体育馆隆重举行。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原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百老讲师团副团长、全国劳模、原中央委员、市委常委杨富珍,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巡视员陈振民,百老讲师团团长、中国作协会员、市经工委党校教授、亚洲人文社科院学部委员戚泉木,百老团名誉团长、少将,原上海警备区政委王传友,百老团名誉团长、老红军贺永昌,新区人大副主任彭戌兰,新区政协副主席胡松春,百老团第一副团长兼秘书长、上海市现代领导专修学院院长徐本利,以及百老团其他成员,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办公室、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市关工委、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关工委、团区委、川沙新镇、各教育署、我校共建单位、兄弟学校领导、家长代表及部分师生近100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x7;5xe1:3sk73K
学校依区域发展的定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从2005年初,在浦东新区社发局的关心支持下,正式步入了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征途。2005年6月,在著名教育专家指导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创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2005年12月,通过规划评审后,学校积极开展落实和实施规划中的各项内容。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先后通过了中期评审和终结性评审,并于2008年12月,正式成为浦东新区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09年初,学校按照评审专家组提出的建议,抓住了开办新疆内高班的发展机遇,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要求,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广泛听取二级班子成员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制定了《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发展规划》。2009年9月,学校接受了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规划评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三年的冲刺,学校先后通过了中期评审和终结性评审,并于2012年1月,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u7=8Jp1~8QE61i
学校作为浦东新区“陈忠新校长培训基地”,为全国各省市来沪培训的校长提供了学习参观和交流的基地。近几年来,学校对6批共27位来自海南多所学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开展了蹲点培训工作。此外,学校接受了新疆少数民族校长和骨干教师的挂职培训任务,开展了4批共2位校长、20位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我校3位校级领导和6位骨干教师分三批分别赴海南屯昌中学、三亚一中和乐东中学,进行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并上教学展示课。通过设立校长培训基地和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充分地发挥了重点中学的示范辐射作用。 B8?,FK7=6mQ9.8V
这一时期,随着学校的加速发展,校园中也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实绩突出,受到各级部门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陈忠新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特级校长,薄明华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标兵,殷明法、张志平、奚月挺、薛志明被评为上海市园丁奖,朱燕萍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 a1.9fp5!1SR6.7O
这一时期,通过校园建筑外墙面和大楼功能的整体改造,使校园布局更合理,建筑的格调和色彩相统一。学校的各条干道平整,活动区的路面全是黑色柏油路,教学区的路面都是大理石,路边都安装新型节能的路灯,学校还设有方便残障人使用的专用设施。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请有关部门对校园的绿化和布局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现已建成校门景观绿化区、教学楼休闲绿化区、信息中心假山绿化区、停车场树林绿化区、荷花池走道绿化区等。绿化区内放置了雕塑和座椅,走道上摆放了盆景,各楼层和办公室内都摆放了盆栽花木。为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光添彩。 04+5hT3+6Gx8+1n
川沙中学历经七十个春秋,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新疆内高班的创办和新校园的建设,给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临近浦东国际机场和迪斯尼乐园的区域优势,又给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展望未来,一所现代化国际化的新校园将屹立在东海之滨,新一代川中人将不断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用实际行动来铸就川沙中学新的辉煌。 Z2+6rt54zg67L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