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文化云、郓城县文化馆、郓城县美术馆简介
郓城县文化馆始建于1949年12月,馆址为当时的侯家祠堂,祠堂两边各建有房屋两间,工作人员3人。1951年,工作人员增至7人,负责图书、社会教育、绘画宣传、全县文化扫盲等工作。1953年,代县教育局负责管理4个县剧团:枣梆剧团、评剧团、柳子剧团、梆子剧团。1954年负责全县体育活动,并成立一个30多人的县宣传队,白天展览,晚上演出。1955年,在原戏院东侧建立曲艺厅,1956年始,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 q8=3Gq8+7rW1?2H
1958年,文化馆迁至县卫生院。1961年下半年,文化馆迁到县城南隅农业展览馆,后与展览馆合并,展览馆归属文化馆管理。1985年,图书股脱离文化馆成立图书馆,文化馆设文艺、美术、摄影、创作、文物、办公室六个股室。1990年,文物股脱离文化馆成立文管所。至1999年,文化馆工作人员增至39人,设办公室、文艺股、文学创作股、美术摄影股、经济创收股五个股室。同年岁末,文化馆人员分流,人员减至20人。2000年末,文化馆开发,暂搬至县服装厂办公。2003年文化馆竣工后,文化馆搬回郓城县东门街43号原址。竣工后的文化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2014年7月,新文化馆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2016年竣工。文化馆现设有办公室、文学创作部、美术创作部、文艺辅导部、文学艺术培训部、美术摄影部、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展厅、非遗档案资料室、多功能厅、曲艺展厅、录音室、舞蹈房、戏曲排练厅、非遗传习所、文化活动室、培训教室等。 O3+6Lt460f6-3n
郓城县文化馆是具有独立法人代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机构,郓城县文化馆是全县艺术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艺术人才最集中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各乡镇文化站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全县企事业单位、社区、业余文艺骨干、文艺创作的辅导培训,负责全县文艺调演、汇演、竞赛、展览、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搜集、整理、研究、申报、保护传承等工作。是全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常年免费对外开放。郓城县文化馆现有工作人员20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5人,助级职称5人。国家级会员2人,省级会员6人,其中2人被聘为菏泽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市级音协理事2人,市级作协会员2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 y3+9Sm12CR1+5n
新时期以来,文化馆创作人员先后创作出版《雁魂》、《十年情书泪》、《失去的家园》、《龙虎戏》、《红兜肚》、《桃花瞳》、《遗腹子》等长篇小说20余部;《苇子园的女人》、《初恋》、《鲁西南的风》等中、短篇小说集50余部;《农民的儿子王乐义》、《使命在肩》等报告文学3部;《长歌如诉》、《散落的情韵心疼的人》、《乡村情感》、《春梦秋醒》等散文集5部;《笑蓝一方天》、《从美丽出发》、《心之恋》、《随性的文字感性的爱》等诗集、歌词集20部;创作的电视剧本《水浒少年》22集、《寻踪追击》打黑30集、《绝地反击》抗战30集、《断金兄弟》警匪30集、《大平原》33集;创作电影《他不是疯子》、《爱无国界》、《星球密码》、《春秋争霸(三部曲)》、《死亡体验(系列)》等。创作的作品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电部政府将一等奖、“飞天奖一等奖”、“赵树理文学奖”等多项殊荣,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先进文化馆”。 f7.8ul42Yu9~6m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