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成立于1991年,以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为中心重点研究方向。1994年,中心成为唯一代表中国参加政府间国际科技组织“南方科技促进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的“优秀科学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中心先后承担着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模式、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气候与环境灾害预测、自然控制论理论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大气物理研究所于2009年以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为基础,批准成立了“地球系统理论和模拟研究”开放实验室,旨在加强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2013年中心还被遴选为首批五个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CAS-TWAS)的卓越中心之一。 d,~6jP5=9zQ1+8g
中心长期以来从事地球系统模式研制、气候环境灾害预测、自然控制论理论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项目群“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及初步设计”、中国科学院碳专项项目“气候模式模拟与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国家科技部全球变化973项目“生态和环境过程模式的研制与改进”和“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制与评估”的牵头单位和研究主体,领衔组织研制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型,并开展在气象环境灾害领域的应用研究。 s5?1jK7!2JA4;2j
作为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重要科研创新单元之一,中心以“气候”与“生态和环境”变化问题为研究目标,以地球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制及应用、自然控制论理论及其在气象环境灾害调控中的应用为其学科定位,建成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工作者可以共同参与、共同享用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的开放科学研究平台,同时运用这样的模式平台预测未来的气候与生态和环境变化;并与我院、我国相关联的观测研究平台等相互配合,一起支撑起我院、我国的地球系统研究的复杂体系;旨在提升我国在地球系统科学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气候与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改善和调控,以及为应对全球气候、生态和环境变化问题的外交谈判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c2~7Lm2~,tL8:,S
此外,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于2017年2月正式立项,而中心正是该大科学装置前期申请、预研的主要依托部门。该大科学工程装置的核心目标是研发全球地球系统模式数值模拟软件平台,该平台包括完整的物理气候系统与生态环境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的地球系统模式,同时还将拓展包括空间天气、固体地球、大陆冰盖等过程模块。中心对上述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d33Dz2-8MJ7.4e
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老中青相结合的模式研发、资料同化及预测应用的研究团队。该团队以上述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为主,在本领域有着较高学术造诣,学风严谨、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实验室现有人员53人,其中研究员15人,正研级高工1人,副研究员13人,高级工程师2人,助研7人,博士后7人,支撑团队6人。此外,实验室还有一支近50人的流动研究生队伍。 l1~,gO7~7DT3~2Z
CAS-TWAS气候与环境卓越中心
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于2013年1月就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长,成为该组织成立以来首位担任此职务的中国科学家。TWAS分布在全球的TWAS卓越中心,长期开展科研教育合作和战略咨询。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联合择优支持设立了5个“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下称“CAS-TWAS卓越中心”),在气候环境、水、绿色技术、生物技术、灾害等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领域开展人才培训、合作研究、战略咨询并构建广泛的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网络,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建设并提升中国科学院在国际上的综合科技影响力。 M1+9SG78to4-1d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成立于1991年,以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为中心重点研究方向。1994年中心代表中国成为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优秀中心,中心还是TWAS优秀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承担着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留学博士生,以及气象和环境研究领域的科技人才的任务,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研究的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2005年中心培养的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Ghulam Rasul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科学院培养的第一位外国博士研究生,现已担任巴基斯坦气象局局长一职。中心还是由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院士、TWAS执行主席Hassan教授、WMO前秘书长Obasi教授于2001年倡导成立的CAS-TWAS-WMO国际气候论坛的秘书处,为发展中国家气候与环境研究的人员培养和合作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前期丰富的国际合作积累、气候与环境研究科学前沿问题的牵引以及提升中国科学院在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影响力的迫切需求,ICCES于2013年被遴选首批5个卓越中心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CAS-TWAS)气候与环境卓越中心。 h6?3Uq8!8JN1.2X
CAS-TWAS气候与环境卓越中心的定位是成为中国科学院与TWAS在气候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合作创新研究中心,并向以TWAS成员国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该领域科技支援、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及科学咨询等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拓展中心的服务范围、提升组织功能,将ICCES建设成为发起、组织、协调和实施在气候与环境领域的TWAS与中国合作的优秀中心,成为我国与TWAS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有效平台,成为我院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与环境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头羊和合作创新研究、科技支援及人才培养的基地。 u2~4Tm7,wx1:50
根据科学院的“一三五”发展规划,围绕大气物理研究所制定的重大突破及重点培育方向,卓越中心利用自身及研究所在地球系统模式发展与全球变化研究、气候系统动力学与气候预测、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优势,面向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将重点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召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吸收利用TWAS成员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资源、经验及优势,直接服务于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深入研究,提高我国气候与环境灾害监测、预测的能力;开展气候与环境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期预研工作,酝酿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通过组织面向发展中国家年轻科学家的国际培训班,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和短期访问学者,推广应用我国在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的已有创新成果与技术,以期提高发展中国家在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的研究实力,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能力,扩大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影响力;加强与TWAS总部及区域办公室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针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气候与环境灾害问题,组织撰写相应的科学决策咨询报告,提升我国在TWAS在国际气候与环境灾害、气候变化决策和谈判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g9;8MA4=2sb5~7k
发展大事记
中心成立于1991年,以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为中心重点研究方向,创办人为曾庆存院士。曾先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先生在大气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数值天气预告理论、气候数值模拟和预测理论、计算数学、大气遥感理论以及自然控制论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曾先生于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3年当选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2016年获第61届世界气象组织(IMO)奖,2019年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担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首席科学家。 t1.6JL7,AE6+6W
1994年,中心代表中国成为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优秀中心,中心还是TWAS优秀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承担着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留学博士生,以及气象和环境研究领域的科技人才的任务,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研究的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2005年中心培养的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Ghulam Rasul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科学院培养的第一位外国博士研究生,现已担任巴基斯坦气象局局长一职。中心还是由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院士、TWAS执行主席Hassan教授、WMO前秘书长Obasi教授于2001年倡导成立的CAS-TWAS-WMO国际气候论坛的秘书处,为发展中国家气候与环境研究的人员培养和合作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前期丰富的国际合作积累、气候与环境研究科学前沿问题的牵引以及提升中国科学院在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影响力的迫切需求,ICCES于2013年被遴选首批5个卓越中心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CAS-TWAS)气候与环境卓越中心。2018年,中心参与创办COMSATS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促进南南,南北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以科技创新促进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J2~4Ik4+,QT8~,Z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