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简介
延安大学正式成立于1941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成立之初创办了三个学院三个系和一个中学部,教育学院就是三个学院之一,首任院长为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刘泽如教授。2003年5月恢复重建。 W,~9lY5-6e07-2C
学院现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四个本科专业及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两个第二学位专业;设有教育学系、教育信息技术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学四个系;拥有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学位硕士点(包括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两个研究方向)和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目前共有学生688人(不含成人);其中本科生609人;硕士研究生79人;学院建有数字媒体实验室、影视制作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心理测量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室、基础心理学实验室、ERP实验室,建有师范技能实训室、电子琴房、电钢琴房、钢琴教室、美术画室、手工制作室、混合式教学工作坊以及全国高校对分课堂延安大学工作室、校园电视台、院级资料室、国培教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设有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17人;助教4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29人。有研究生导师17人;承担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四个研究生学科点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国培计划)、省级培训计划(省培计划)等任务。专任教师中有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奖获得者、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延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延安市225人才等。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更加优化,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d8=9jl2!1Fk,!6z
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百余项。承担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3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5项、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资助研究课题7项、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8项、陕西省教学改革课题8项、陕西省教育厅资助研究课题20余项及校级科研项目50余项等;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先后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陕西省优秀教材奖、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等各级各类教改、教研、科研奖项百余项。根据专业发展和教师研究特长,现已形成6个教育教学科研团队,科研实力逐步提升。《教育技术学》、《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已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从0到1,开启混合式教学的秘密》已经建成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普通心理学》已经建成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现代教师学》《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已经建成陕西省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思维与教育领域创新创业》已经建设成为陕西省创新创业类在线开放课程。《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学》《公共教育学》已经建设成为校级混合式一流课程。我院教师主持建设的《多媒体课件因“理”而精彩》《迈向卓越:教师教学技能导学》在线开放课程也分别在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网上线运行。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我院立项建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均处于领先地位。《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等6门课程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教育学”被确定为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重点项目;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被学校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O,~6nM,6hb5:3S
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院校合作办学。与西安尚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实训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新篇章;与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签署了共建协议,开创了校地合作的新局面。 K3-8xt8:1FY2-8J
今年学院刚刚搬入新家,拓宽了发展空间,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成立,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体师生将会继续继承老延大优良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求真、博学、世范院训,张扬团结、上进、求实、创新院风;带领学院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成为陕北乃至陕西应用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资政育人的智囊团;相信延大教科院未来会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l3:8vZ3+8Vj9-7U
(2020年9月) d9~1Os7!7Pg6~9E
发展规划
教育科学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N9~9yk7-2ck4-1Z
(2016年——2020年) H2:,vh4~2Je3:,o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 F3:1zS7+8XG3~8P
1、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统筹兼顾,办出特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心、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特别是为西部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i3;5VW4-5WS7~5h
2、基本原则。坚持内涵发展原则,充分认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强化质量意识,苦练内功;坚持统筹兼顾原则,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规模,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统筹考虑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协调发展问题。坚持错位发展原则,要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发展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逐步形成学院办学特色;坚持服务地方原则,要从地方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 x1+7qR9=80P6.1x
3、工作思路。以师生为本,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注重内涵式发展,教学立院,科研强院,创收富院。 G2+4xc6;9Kf2-6V
二、现有基础 D6-8yn2:9PL3+5n
在学校党政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院党政领导率领全院广大师生,励精图治,团结奋斗,在十二·五期间,比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任务,学院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现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573人;设有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学位硕士点和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3个专业学位点,在校硕士生47人;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25人,为十三五规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I4-4ve8?8eb8-1r
三、奋斗目标 N5~4Tr3!6Ts57f
通过5年奋斗,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X5.3jh55sg22E
1、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努力将教育学建设为我校特色学科,心理学建设为扶持学科;申报教育学一级硕士点授权单位,增设1-2个二级硕士点;申报1-2个教育硕士点(学前教育或学生发展与教育)。 i1?1hA1;7mH3-5f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专职教师数量达到47人;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结构明显改善,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大幅度提升;职称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M2!2Ph1;9Dy7-8x
3、科研规划目标:进一步凝炼学院科研特色、打造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层次,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有突破;逐步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科研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我院科研实力和影响力,力争十三·五期间使我院科研水平向省内一流、西部有名、全国知名的高水平教育科学学院迈进。 j6.2zW7.8hA2:9T
4、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规划目标:围绕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能力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创新思路、提高水平、增强实效,努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强的大学生。 d3.2wb1.1pi,4v
四、发展定位 R3-,XP7;90l1:6Y
以本科生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把学院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学院;成为应用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教育教学研究的中心,陕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资政育人的智囊团。 h5?9ve,-,SI8;1X
五、具体任务 m5+2gg,.,ZE8-7v
具体划分为4个子规划:《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规划》,《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发展规划》。 t6!1bJ4.2LV1~9G
《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规划》 s9=,bI8+3TW5!,Y
(一)学科与专业基础 i5~9jj1;2tW6!3Y
学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团队优势和科研优势,在教育教学理论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基础上,促进学院专业发展,增强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教育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和发展,我院现有学科和专业发展在我省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f39Ov,?6cA8+9t
学院现拥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两个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主要有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两个方向;教育硕士主要有教育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向(2015年招生)。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拥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四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已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已建设有《教育学》、《心理学》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 n3~7Nc,6Hw65g
教育技术学专业已有13年的办学历史,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专业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方案5次改版,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教育学专业为适应陕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研究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应用心理学专业在省内开办时间较早,2005年开始第一届招生,已成为陕北乃至陕西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摇篮,先后有20余人考取北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陕西师大、江西师大、天津师大、第四军医大学、南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r5+4WQ2!8QW2=8p
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不足:(1)师资缺乏。我院专业教师除承担四个专业的课程之外,还承担全校师范生《公共教育学》和《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任务重,师资力量缺乏,尤其是新办专业,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需要。(2)学科发展无领军人物。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教师职称结构有所提升,逐渐趋于合理,但在学科领域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无法促使整个团队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学科学术水平的凸现。(3)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申报已成为我院学科发展的瓶颈制约和急需破解的重大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本学科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在学科纵向发展上出现新的增长点,学校必须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上给予大力支持。 D7!5hK8=,pu6?8V
(二)学科与专业定位及建设思路 T2;1l05.3Jj9=8k
1.专业定位 V8?8wU,=5dN9~9O
以学生为根本,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等四个专业协调发展,着力培养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与创业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W5=4Gl3!,kH35S
2.专业建设思路 B2!2LA9;8Ry4!9D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发展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一级学科为主线,立足教育学专业,优先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巩固应用心理学专业,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新增小学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育特色,稳定规模,内涵发展,重点建设为总体思路。 A9=,ZM7.9Yf,;6g
3.学科建设定位 H,=1fV2;8sC,~1E
努力将教育学建设为我校特色学科,心理学建设为扶持学科;申报教育学一级硕士点授权单位,增设1-2个二级硕士点;申报1-2个教育硕士点(学前教育或学生发展与教育)。 a2?5eQ9-8qI2=4u
4.学科建设思路 K8;1FU1.8vs8-9Q
学科建设立足现有基础,着眼长远发展,符合学校、学院和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申报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然后增设硕士学位点,继续发展现有教育硕士点,加强建设教育学为特色学科、心理学为扶持学科,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新增本科专业,扩大本科办学规模,提升学历层次,纵横交错,全面发展。 E3+4UQ11bb1;5q
首先,符合硕士学位点设置的相关制度,在一级学科下,根据现有条件自主设置,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我院本科专业办学多年,有一定的积淀和底蕴,发展硕士学位教育既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发展。再次,教育学和心理学在我校从公共课开设到承办专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也是我校师范专业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应该将这些学科培育和扶持,使之更好服务于地方教育。最后,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利用相关实验设备和师资力量,新增本科专业,减少教学投入,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我院高效快速发展。 q6+7wM4;,SC4?9B
(三)学科与专业建设实施计划 T4?2Dj3~5XN,-1e
1.新专业申报 y53GW,1ea4:2C
我院根据现有专业和办学条件,将准备申报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将依托教育学(初等教育语文方向)专业办学实力和师资,培养方案成熟,申报条件完全具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将依托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设施和师资队伍,两个专业相得益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有人员和设备的作用。 p1;6Mz3!4Ul2:5u
2.现有专业改造 C7?3kf,!5Sr43d
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为教育技术学专业,该专业是我院招生最早的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形成了一定积淀。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和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专业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地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也符合当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及需要,将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形成示范和辐射作用。 i6+7Yr5=2nX5~4l
我院对教育学(初等教育语文方向)专业进行调整,2006年陕西省教育厅下发的我校新增专业文件中批示为教育学专业,后来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按照初等教育语文方向进行招生,现根据办学实际情况专业回归教育学本位,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实现精英型教育,注重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奠定基础。 j1;2Q02;6ip8?9g
3.教育学学科建设 g49NC8!2KK7;3a
(1)学科特色 c1;5vh6:1vm5=1x
我校一直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为抗战时期和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今天,陕北地区60%左右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毕业于延安大学,学校在校生中有三分之一为师范类学生,教师教育仍然是我校的办学主体,而且将长期作为学校办学主体与发展特色。同时,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坚持服务于学校教师教育办学主体需要的原则,已经形成了引领学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的鲜明特色。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必将促进我校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的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k7;9Lb3!,Qr7!3q
(2)学科研究方向 y5+9hD54wN6-5U
①教师教育研究方向,其特色在于根据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特点与趋势,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此方向的研究已经为我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撑,且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另外,在快速提升陕西基础教育师资的巨大培训需求下,我校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师职后培训研究,已经承担国培项目6项,省培项目8项,县区培训3项,较好地满足了高校服务地方基础的实际需求。 f7.1QX87X03.5t
②农村教育研究方向,我校地处陕北和西部大区域,以农村地域为主,且西部农村教育基础薄弱、问题偏多,为此,本学科近年来在西部农村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重视当前农村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向研究,重视我校面对的区域特色研究,在承担系列课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r5?1yq3=8yf9=7e
③信息技术教育方向。此方向的研究已在“是什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和“怎么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多媒体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两个方面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未来几年,我们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科研工作,进一步增强在这两方面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支持、鼓励教师设计开发更多高质量的用于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的多媒体教育软件。 W1-4OE5=1Xw93V
④陕甘宁边区教育研究方向,陕甘宁边区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的教育在经济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发展迅速,发挥了极大的社会作用,实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高度融合的今天,去研究当时的历史经验,必将对今天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方向立足我校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旨在打造一支长期从事此项研究的创新科研团队,形成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服务于我校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传统特色。 g,-3HL7~5tJ2:5B
4.心理学学科建设 c5=,Vp1~1kU2-5Z
心理学学科发展总体目标是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有关心理学心理健康服务应用领域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科建设队伍,努力把本学科建设成为居省内同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同类应用心理学专业前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通过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合作交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 B87Do92ro9.4S
(1)学科特色 S5;2Ti84yx7=6L
从2005年至今,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办学的基本教学条件方面已经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改革与科研稳步推进,师生积极服务社会,实践教学成效突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办学特色初步形成。经过近10年的建设,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已经形成初步了专业办学特色,即以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为主要专业取向、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主体、以层次完备的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合格+特长”的复合型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为支撑,在人才培养上突出注重“学用合一、分层实践、服务社会、面向广泛”的专业办学特色,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 e9;8Wl1=1mS5+,R
(2)学科研究方向 N,!9kt3?5wm2-4D
本学科现已形成了两个鲜明的研究方向: N4~1rH4-3gJ3!7q
①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近年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省级科研课题的成功申请与出色完成,以及在为地方中小教育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都充分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理论与实践工作都已初具特色。 D9+1qo2=9tJ,~6e
②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近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发展较快,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众多好评。 V9;9sU9=4Gz1!6n
《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j5?5VJ1=4hx1=,y
(一)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i6.1Oh,~3Uk8!2F
1、硕士层次 e3;8se11uj3:7r
建设现有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技术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j2?6Ch6?2ZK8=3N
申报教育学一级硕士点,增设1——2个二级硕士点;申报学前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教育等硕士专业学位点 g,~9is2?7Ai2?5t
2、本科层次 y9!2MH4.8RA3;1c
建设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 T8=7ai3?5h04=6h
申报1——2个新专业(小学教育或数字媒体)。 y6:3Op8~1wE,?5l
(二)在校学生规模 t5~5es1~1u071Q
到2020年,在校研究生达到105人;本科生达到720人。 q,.3zZ5+4Po6=3p
(三)师资发展目标 z5-,qQ9=,NI5+2K
1、数量 b,.1rd3~,Xa2!8j
到2020年,专兼职教师达到53人,基本满足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D1!2xm,?4FQ4-8E
2、师资队伍结构 t8;8ox1=3mX56r
(1)学历结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大于40%,着力提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t6.,kP4:1ZY6:40
(2)职称结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大于30%,使各级职称结构更加合理。 H7!1MQ,+9qJ7:5I
(3)专兼职结构: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达到47人;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聘请6名兼职教师。 z6?9oM66nB3=8b
3、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L94DK2-6sS1-8G
从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成果等维度来着力,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k8?5MO9!8rS3:7z
教育教学理念新:紧跟时代步伐,体现人才发展需要; h4!1kl7.8TQ,+7j
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得当,效果良好; q8.2pj8+8LS28B
教育教学成果多: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出版教学论著,立项教学改革课题,获得学校、省上教育教学成果奖。 Q76qJ1:8Qa3!5Z
4、科研能力培养 R7!9bS5?,CQ6+1A
研究方向明确,科研团队形成,人人开展科研工作,产出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成果。 t1-2qD95GM1-7k
5、师德建设 y,;9Fi7~7OP9.,l
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高尚师德、优良教风、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引导教师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关心、热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k,!20E3;4MY,:,K
(四)实施措施与步骤 u86yV7=6WK2:6Z
1、现有教师状况 E,.4uW42Hn2~3y
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3人,助教7人,硕士、博士:27人。 E7~6Pu1;6OP6;5I
2、人才引进 Y2~9Dx29kY9:,m
每年引进硕士以上青年教师2——3人,5年共引进人才10——15人。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博士引进工作。 q7:2Cp6;5gD15L
3、梯队建设 r9?,sd1.7zt9;2w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形成结构合理、老中青比例适当、带头人与骨干和谐的教学科研队伍。 U7!7ot6?5Gl9;3N
4、实施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工程 E4=3ri4=4Qb6?,T
(1)教研室专题教学研讨活动;(2)建立教育教学研讨年会制度;(3)每年评选优秀教师;(4)组织申报教育教学成果奖。 Z,~5g01!5VO6!1l
5、科研能力培养 Q6.5fU88kk,=3X
(1)加强科研团队建设;(2)外联与内培相结合,多渠道提升科研能力;(3)评选科研标兵;(4)以项目带动,实施课题资助计划 U8?9XO3;7oU4-8V
6、师德建设 R,:6GT9.8Dq89P
(1)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2)教学名师报告会;(3)评选师德先进个人 F2+5vW9;6sE2?6n
《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 t3=1yA3=4K08?3h
(一)总体目标与基本思路 M8!1rz9.3Lm1:6B
1、总体目标: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凝练学院科研特色、打造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层次,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有突破;逐步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科研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我院科研实力和影响力,力争十三五期间使我院科研水平向省内一流、西部有名、全国知名的高水平教育科学学院迈进。 X9~6TN5~7YV9;6R
2、基本思路:以教研互动、聚集科研人才、打造精品科研团队、激发科研活力为出发点;以政策激励、典型引路为导航;以追踪教育科研前沿、凸显地方科研特色为导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教育学院、教研机构的合作交流,通过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搭建科研平台,积极寻找外界支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实现我院科研数量、质量、层次与水平新突破。 H1~3VN1:3mP3~9F
(二)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N9;3gh7;1XX,!2B
1、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聚焦国家教育需求热点、难点,凝练科研方向,突出地方科研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教育社会发展。在人财物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学院六个科研团队建设(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团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团队、西部农村教育改革研究团队、陕甘宁边区教育研究团队、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团队)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厅级、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和社科研究基地;以此为平台和纽带,积极参与政府教育决策咨询。围绕“教育信息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延安时期教育”、“教育财政”、“学前教育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研究领域,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w9+6WE3:8qH6.,I
2.搭建科研平台。提高科研水平。十三五期间,学院争取与2——5所国内外有博士点的著名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院)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学术合作交流(对口支援)联系,在科研互动、课题联合申报、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取得成效;建立科研实验室、导师工作室,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每年将邀请2——3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作报告,每年派出3——5位教师出外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报告会,邀请3——5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或著名杂志社、基金项目评审人来我院讲并担任客座教授;举办1-3次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会议。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逐步提高学院科研水平。 l36nf,;3sM7+9Z
3、加大学院科研奖励力度;改进科研组织形式。通过邀请专家讲学、出外学习、举办科研方法培训班等形式积极推进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转型,大力提升我院教师科研能力。在科研平台搭建、经费支持、方法训练等方面创造各种条件,鼓励教师相互协作,共同攻关。打破学科界限,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研究团队。 G96Jb,~7gX8!6U
4、未来五年力争在以下科研核心指标上取得新的突破:力争成功申报1——3项国家级课题(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5——10项省部级课题;20项以上厅局级课题,出版著作(教材)10部以上;核心(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篇以上(其中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5——10篇高层次论文);获省部级以上奖1——3项;力争在SCI\SSCI上有所突破;在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等方向获批1——2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向政府提交1——3篇有影响的教育政策咨询报告。实现学院人人有课题、个个有项目。 h5,EN5~1hA9.7W
《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发展规划》 h,+1Ij3,qR5?5j
(一)人才培养 e9-8EG3;1Sh9!7k
围绕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能力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创新思路、提高水平、增强实效,努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强的大学生。 b3?7Ae1;9Dj5:7g
(二)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全面结合 l7+6FD2~2FV5.5A
1.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体制与就业工作相结合。促进培养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把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管理与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Z3~2Nk6+9sw8=4R
2.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能力评估相结合。在对社会需求信息和学生就业工作能力等进行调研和分析,对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环境。 R3-9vS5?1KH,:20
3.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拓宽就业渠道相结合。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的建设和支持,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群体;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强化措施,明确职责,充分调动全院师生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拓用人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推荐毕业生。确保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75%以上。 U,!30q,!5XU,!5O
六、保障措施 x4~6gI,?9Dv,;9a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Z,~8Tq6=1yy6!6X
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学院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开展此项工作,学院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副院长、副书记、教学、科研、行政、实验秘书及各学科团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学院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从学院实际出发,着眼未来五年规划,整体布局,统筹安排,切实做好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工作。 d,;7gy2+6ma,+8J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a1~,kI6-2iy8+2p
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学院整体事业发展规划,主要由《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规划》,《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教育科学学院“十三·五”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发展规划》等4个子规划构成,根据整体布局和阶段发展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分步实施各子规划,协同推进,圆满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 h4-9hQ5~7uy1=6A
3、健全各项制度,提供有力保障 H2=6yt5?7IW4?,P
一是坚持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系统。坚持以党政联席会议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就学院各种重要事项和问题进行商议和决策,确保学院各项工作依章依规顺利进行。二是坚持学院奖励制度,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继续实施《教育科学学院科研项目及参加学术会议奖励、资助办法》,制定教学科研团队管理办法等制度措施,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树立“优秀教师”、“ 优秀青年教师”,树立“科研标兵”、“ 青年科研标兵”,评选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建立学院奖励机制,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t6-9tA1+7Bj1.2A
4、内外结合,积极创造条件 y7,tJ3;7fd1+1g
一是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极大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广大师生是学院的主体和主人,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认识到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与自身的利益关系,自觉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这是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要通过健全制度、激励措施、思想教育、积极引导等方法,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全力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扩大交流,积极争取外援。利用省部共建和高校对口支援平台,努力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建立协作关系,争取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有所帮助,借助这些名校力量,带动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大投入,确保规划实施。学院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全力以赴,确保十三·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目标任务。 b,+4aA8;,Kb8-3X
(2015年12月) Z5!8RE2.2po7-2L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