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老城镇简介
老城镇概况 H5:8pg6.8lH4:3s
老城镇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辖镇) c1:,lA1+,0p14v
老城镇,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地处淅川县西南部,秦巴余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东邻马蹬镇,西与大石桥乡相连,南与盛湾镇隔河相望,北靠金河镇,古时是西进秦川,东出襄汉的主要水陆交通要道,行政区域面积98.0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老城镇户籍人口为23215人。 I7=4eY3.1Pg5-8a
1972年,老县城搬迁上集,改为老城乡,归淅川县领导;1983年,老城乡撤乡建镇。截至2021年,老城镇辖19个行政村。 v,+1lG2,RR86C
历史沿革 W,!3F01!2rh8=2G
1972年,老县城搬迁上集,改为老城乡,归淅川县领导。 q4;8JE5+8IY,?3i
1983年,老城乡撤乡建镇。 K1=3vk4~3hx5+2t
行政区划 f5+3uI13gE,+7w
2021年末,老城镇辖19个行政村:秧田、黑龙泉、马沟、泉沟、冢子坪、王沟、叶沟、王岭、岵山(杨山和下湾合并)、七里、秧地沟、石门、穆山、陈岭、古城(裴岭和小街合并)、石家沟、武贾洲、官福山、险峰,下设168个村民小组。 O7~2Da1-7SI6.3t
地理环境 k1:4DM99Pa2-8x
位置境域 c37Up6:7tT6;7Y
老城镇地处淅川县西南部,秦巴余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东邻马蹬镇,西与大石桥乡相连,南与盛湾镇隔河相望,北靠金河镇,古时是西进秦川,东出襄汉的主要水陆交通要道,行政区域面积98.03平方千米。 F,.5BO,.6mZ7!4f
地形地貌 c4+8xL,:,VP4=7N
老城镇地处秦巴余脉,西北高、东南低,多为山、岗。地形为山坡地带,主要山脉为叶山山脉,境内东有帖山,南临丹江河,北有叶山,西为五合岭。其中叶山为最高,海拔800米。 L94pB,-7ac2:7n
气候 V5-6To,!5fl32p
老城镇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夏冬两季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时间较短,四季气候特点明显,阳光充足,雨水充沛。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3℃。生长期年平均222天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2537小时,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7月最多。全年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 h1=2VL3?5QJ75I
水文 Z5=7uw2=4ET2+4f
老城镇境内河道属丹江河流域,流域面积为35平方千米。丹江河、灌河两条主干河流迂回全境。 A16oZ5;2oK,+5d
自然灾害 I6:5PR6?9PR3?6N
老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冰雹等。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每年7—8月,大灾很少。 g4=1Sk2-3jN3!1s
自然资源 F6!2tv2~6gU7~8M
2011年,老城镇有耕地面积2.3万亩。 d6;9sb5+1ly2?2S
人口 e4.5oh9-9kc7;1o
2011年末,老城镇总人口21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00人,城镇化率31%。另有流动人口326人。总人口中,男性10920人,占52%;女性10080人,占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0916人,占99.6%;有回族84人,占0.4%。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9人。 Q6=5hJ7-6db66q
2017年末,老城镇常住人口为19079人。 d,?8bC,~5Jd8!5J
截至2019年末,老城镇户籍人口为23215人。 A1.4lL4~3ct8-4j
交通 v5:9xK8;6Su5;,C
老城镇境内有011县道经过。 C13dM4.3wK9.6t
镇情简介 f4;2jR1!8Kz3!9X
老城镇位于淅川县西南部,地处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上游,踞县城23公里,全镇现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3900人,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是淅川县的移民大镇也是丹江水源地保护区。 V7.4aj6-2LH9~4C
老城镇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舜帝时为尧之子丹朱封地。春秋时是楚文化主要发祥地,楚国八百年历史中有200多年在老城建都,留下了荜路蓝缕、朝秦暮楚等成语故事。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大战暴发在岵山脚下,楚国战败后,楚国大夫屈原登岵山凭吊楚国勇士,写下伟大的诗歌《九歌·国殇》。淅川县老县城建于明代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到1971年搬迁至现在县城所在地,整整五百年淅川县城在老城穆山村,老城,老城,老县城之谓也,也是老城名字来历。 y5;5Xn1.6JG3!9N
近年来,老城镇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生态扶贫、旅游强镇”这一主线,聚焦打造生态旅游扶贫产业,确立了依托历史底蕴,自然景观支撑,产业发展扶持的生态旅游道路。按照区域化布局、以生态产业带旅游产业、规模化经营的思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在全镇着力打造杏李、软籽石榴产业板块,增强生态旅游造血功能。聚力在生态产业上下功夫,充分放大老城山水自然景观优势,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x,-4Ev6=,yi4=4F
目前,老城镇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已发展杏李3万亩,软籽石榴7000亩,全镇实现了生态林果全覆盖。一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丽老城雏形已现,农旅融合、全域景观建设步伐加快。 w6;9do7:,Kx7=2D
(2022年6月6日) C84Nj1~6qY93S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