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资料室。图书馆馆舍历经变迁,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图书馆新楼,宏大雄伟,建筑面积4.5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余席,设有信息共享空间、研讨室、电子阅览室、高雅艺术欣赏室、创客空间、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服务设施。截止2016年底,图书馆纸本馆藏总量243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9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17万余册,古籍1.5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59个,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包括电子图书、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标准、会议录等)60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3.5万种;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以国防科技文献为特色,兼有人文、社会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A8+5lu9;1gF3-7L
一、机构设置的合理化和精简化 n4!1ZR7=4lx3-5V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为中心,以建设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为方向,根据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我馆积极构建服务优先、结构精简、高效运行的业务组织体系。 a,?2Qs6?4eL21I
秉承上述思路,为加强全校图书情报工作的领导和文献资源建设的协调,在学校层面成立了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馆长任副主任,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馆内成立“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和“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分别负责图书馆的学术指导和馆藏研究。 a8.6N02!8fm6=6u
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内设一室六部,即,办公室、文献资源建设部、网络系统部、读者服务部、学科服务部、特藏与数字化部、信息战略研究部。 p4~5fD9~1dI,;2Q
二、馆藏建设的系统化和特色化 K2?3rP2;2zW4.1Y
我馆馆藏建设始终坚持围绕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逐步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以国防科技文献为特色,兼有人文、社会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T5?2gZ1+3Hr7:1H
为提高我校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图书馆在加强传统文献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先后购买和引进了169个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了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多媒体资料数据库、国防科技文献专题数据库。这些电子资源构成了永不闭馆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通过网络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7×24小时的文献信息服务。 o9-9WJ,=6Bl4.2Z
注重资源的拥有的同时,我馆也注重不断开辟新的资源获取渠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高校图书馆联合组建了“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与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接洽,成为其国内高校唯一的“文献定点委托单位”,此外我馆还积极参加了CALIS、 JALIS、CASHL以及其他文献情报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资源建设、文献服务等工作。 C6?7Yf,;6he9?3d
三、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和深层次化 F9=1rk94WP8.,G
我馆一直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宗旨,开展了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服务工作:全开架的借阅服务,为读者提供周开放99.5小时的文献全接触型服务;多媒体电子文献阅览服务,向读者提供全部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咨询服务;通过广泛开辟的沟通渠道,不断搜集现实和网络空间上的读者意见和建议,以求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充分利用专业馆员的学科和业务优势,为读者提供深层次、专业化的科技查新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 G9:3Ns9,IA1~6T
目前我馆提供的阅览座位有4000多个,设立了军工学科阅览室等特色阅览室,拥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服务设施,目前还在不断进行着相关的空间功能开发和服务拓展,力求在有限的馆舍条件下,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w,-6qF6~9CM1~3t
四、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o93p03~4lU3~,p
我馆一贯著重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设备、设施提供的便利,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我馆积极引进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书刊采访、编目、借阅、查询等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在服务上实行了藏、借、阅一体的现代化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加快了新书上架的时间,提高了书刊的流通效率。 w8!4Fo8~,Ek9-8y
近年来,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良好的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软硬件平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与此对应,在管理现代化方面,我馆制定了系统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规范及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 O3:6LJ1+3Or6:2K
今日的图书馆,将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宗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涵建设,以文献资源建设为先导,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馆员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读者服务工作为根本,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j2;5nV78Cx,!6X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