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1946年, 在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学家、校长辛树帜教授和植物学家董爽秋教授的带领下, 兰州大学建立了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 1951年合并为生物学系。 1999年, 由原兰州大学生物系、教育部直属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学研究室、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并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 学院整合成立了植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动物学与生物医学系和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系, 依托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建)、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野外台站、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研究基地, 分别为农业、医药和生态等领域提供支持和服务。经过70余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b23Gs4?6MJ7-5J
学院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生物学)、强基计划(生物学)、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级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学院还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与学位授予单位, 设有生物学和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 生态学获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植物和动物科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以及环境和生态学均进入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 S8:9jR9~3Gx6~3C
近年来, 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和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授59人、 副教授58人, 包括国家特聘专家1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 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 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 “111”引智基地2个。学院围绕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机理、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主持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2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在Nature Genetics、 Cell Research、 Nature Plants、 PNAS、 Plant Cell、Brain、 Ecology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LoS Genetics、 Development、 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 Molecular Plant、 New Phytologist和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V8:1yX4:2CO2;9b
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学院将秉承“秉德维新、务本求真”院训,强化开放意识、提升协同创新的能力,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努力将生命科学学院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2020年8月) Q8?6mG2=8vN,~1d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