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碳中和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简介
【历史沿革】 R7=6dZ4.5Yr4!3h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创建于1940年,经过80年的曲折办学历程,逐步发展为一个在我国东南具有较大影响力、以培养林业高层次人才和开展林业科学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U4+6FI,.7gK4~,l
【师资队伍】 i2:3pl4-8xB4:5V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38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69人,“闽江学者”和“金山学者”讲座、特聘教授17人,5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80%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24人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任理事以上职务。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入选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专家20余人。 w,.7tx6+2Zx3+2c
【人才培养】 f5-1oE7.3Dl9?5n
学院194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获批全国首个经济林硕士学位授权点,1984、1986和1994年分别获造林学、森林经理学和森林保护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森林培育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拥有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较早取得硕博士和博士后培养资格的林业院校之一。目前,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博士后8人,博士生42人,硕士生350人,本科生1340人。 V5-,Zo1+1PY,?2m
【科学研究】 Q2=6dI5:6oo7=2i
学院立足中国南方重点商品林产区,围绕林业生产中的瓶颈开展科学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南方林业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和高层次林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在杉木高效培育、植物光信号传导、森林资源评估、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松材线虫病控制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特色。近5年,学院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等300多项科研项目,经费突破亿元;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1项,发表SCI和EI收录等论文600余篇,其中植物光和激素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Cell》《PNAS》等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包括林学学科在内的 “植物学与动物学”和“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a4?1xa5-,lg2?9z
【学科建设】 G3~2LI6+6DE5?1T
学院设有林学和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1984年“林学学科”被评为福建省首批9个重点学科之一,1995年“经济林产品加工”列为全国高校首批“211工程”重点学科,2000年“森林培育”获批福建省属高校第二批“211工程”重点学科,2005年“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学”被认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森林培育”获批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11年“森林培育”学科列入福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学科”,2012年“林学学科”入选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2015年“林学学科”入选国家林业局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林学学科”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学科。 W1~9Gx5=6WT1.5K
【研发平台】 O8+9tR6-,wD8=4Q
学院现有省部级研发平台15个、校级平台19个,有4.7万亩的2个教学林场,科研设备总值近1亿元。2013年投入1.2亿元,组建了“基础林学与蛋白质组学中心”,开展杉木和毛竹等树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2016年组建了“森林生态-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心”,基于同位素方法开展森林生态学研究。 c5.7Mg4-3Vl2:2x
【对外交流】 h2+4uV3.5xt,;,I
学院先后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瑞典农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嘉义大学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师生研修,开展科技合作。近5年学院选派了32位青年教师前往海外访学,招收了20多名来自越南、巴基斯坦、泰国、苏丹、喀麦隆、尼泊尔、加蓬、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学院“中美加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立项资助,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实施了“生态学3+2”本科生培养项目,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到海外交流学习。 W9?2dH2:3bv2=7h
(更新于2020年7月4日) s7~,Zp4-4tV6:9Q
历史沿革
R6?,bj7:6iH9;2O
1940年,严家显在战时的福建省会永安县(今福建省三明永安市)创办了福建省立农学院,设森林系,为林学院前身。战后迁到福州,1958年之前,先后在中山路、战坂、魁岐、梅峰等地办学。1958年6月成立福建林学院,设林学系和森林工业系,并于1959年8月在南平市西芹院口村建立新校区,办学至1970年7月因文化大革命运动撤消福建林学院。1972年3月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部设南平西芹原福建林学院校址。1975年5月,福建农林大学分开为福建林学院和福建农学院,林学院仍在南平西芹办学。1995年9月,林学系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系。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4月,在原资源与环境系基础上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简史如下: t2~,oB2+1jL6-4Q
1. 1940年,在福建省战时省会永安县(今永安市)创办福建省立农学院,院址设在永安县黄历村。农学院设森林系等6个系。 V8?3ek4:4Pa4.3e
2. 1945年12月,省政府批准省立农学院迁校福州,校址择定于屏山南麓、中山路北端。 D18iq8=2Pf9?5Y
3. 1946年1月21日,福建省立农学院动迁福州,2月21日,正式在福州郊区战坂村办公。森林系随迁。 z5:9uV3;,qC4?9F
4. 1947年9月,福建省立农学院由战坂搬迁到中山路,森林系随迁。 G6!,Hh1;9Sm1.5Q
5. 1949年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派员接管省立农学院,接管后更名为福建农学院。 K54Ou2.1IU4:,b
6. 1951年6月,福建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农学院,森林系随之并入。办学地址不变。 y3;,Pm4=7An12z
7. 1952年2月,根据省文教厅通知,厦门大学农学院迁往福州魁岐,与原福州大学(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而来)农学院合作。 H7=8ro5:7ZC4=4S
8. 1952年6月,华东教育部决定厦门大学农学院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农学院。8月1日,宣布成立福建农学院。 y4:5gJ2+9NC2!4u
9. 1953年3月16日,高教部正式批准福建农学院调整方案,森林系改为林学系,设林业专业。 A4!1ON1=8dt,+4y
10. 1956年下半年,高教部批准福建农学院迁至福州梅峰新建。58年初,学校开始从魁岐迁到福州西郊梅峰乡新址办学。 u8!8oT73rK4=2l
11. 1958年6月,省政府决定以福建农学院林学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设林学系和森林工业系。其时办学地址多变: R85DQ6?6jf3~1I
a、新生入学时在福州魁岐福建农学院旧址报到,随后搬到梅峰福建农学院新址集训。1958年11月2日,与林学院其他新生一起组成“福建林学院民兵师”分赴南安县美林卫星人民公社、南平县夏道东方红人民公社及西芹火车头人民公社劳动锻炼。1959年2月劳动结束后,集中在南平天麟山福建林业学校上课。 z,-1ID7~5IR1~4H
b、1958年10月下旬,林学二、三年级学生分赴南平、建瓯、沙县等地开展林区公路测量工作。完成测量任务后,三年级学生集中到南平县王台公社溪后大队开展现场教学;二年级学生到天麟山福建林业学校上课。 q3~8Dh96rv3-7Y
c、1958年下旬,林学四年级学生赴南平县王台公社溪后大队开展现场教学。 s6=9sW9?9cS8.6a
d、1959年2月,林学三、四年级学生从溪后大队搬到溪后荆窠村上课。 N5.5JK2=8fg2+,I
12. 1959年8月,福建林学院第一期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全院师生返回南平西芹院口村新址。 c6~6Ty1.7qH6?2u
13. 1969年11月8日,省革委会决定撤销福建林学院。至1970年7月“文化大革命”中最后一届毕业生(65级)分配结束,福建林学院撤销。 y3+,bd9=3fc9-4b
14. 1972年3月,福建农林大学成立,校址设沙县洋坊农场,后经省革委会同意,把校部设在南平西芹原福建林学院校址,农林大学分三个分部:南平分部设在西芹教学林场,沙县(洋坊)和三明(荆东)为另两个分部。1972年林学专业新生在三明荆东入学。 u9?5Kn2-,fN2~7U
15. 1975年5月17日,省革委会正式决定将福建农林大学重新分开为福建林学院和福建农学院。林学院办在南平西芹原福建林学院校址。 t8+,Ea5;,kL8~5q
16. 1976年5月,筹建经济林系,设经济林专业。 j7.3Wv7-1pP3=9o
17. 1980年1月,经济林系并入林学系,保留经济林专业。 Q51Cs7:4Iw7:7C
18. 1995年9月18日,林学系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系。 P7~7JY4+,js5-5S
19. 2000年10月20日,原福建农业大学、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林大学。设资源与环境系。 l9!8qG2;8eH3+3c
20. 2001年4月,在资源与环境系基础上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n4!8UM7+9lT66I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