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唐臣书院)简介
茅以升学院是以我校杰出校友、老校长茅以升先生的名字命名,对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本科生实施“特殊培养”的荣誉学院。学院秉承茅以升老校长“求实创新”的教育思想,贯彻“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学习传承茅以升精神、培养当代茅以升为历史使命,依托学校全国排名第一的大交通学科和高水平师资,以高端的国际化视野、优质的课程资源,高层次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搭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个性化培养,致力于工科类拔尖创新型和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广大有志青年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茅以升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个特区”和“两个基地”,“一个特区”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区”,“两个基地”指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和书院制教育的试验基地。 e3-9uX4?7tR6?2H
办学特色
茅以升学院(唐臣书院)是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依托,以“唐臣书院”建设为重要的实现载体,实行“精英化、贯通化、养成化、个性化”的跨学科的荣誉学院。“精英化”是指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学术大师、管理精英、产业翘楚潜质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化”是指为学生开通本研、本博衔接培养通道,制定贯通式人才培养方案。“养成化”是指是指学生集中住宿,按照书院制管理模式培养,倡导书院养成教育,开展晨读、晨跑、文艺、体育等常态化综合素质训练。“个性化”是指实施学生分类培养,实行严格的选拔、培养、审核机制和开放包容的流动循环机制,为不同学生定制五课堂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跨学科”是指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平台,包括跨学科的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跨学科的教学团队、跨学科的教学构成以及跨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 h,~8wf1?8jJ33q
“唐臣书院”作为重要的实现载体,以茅以升先生的字命名,以“卓尔乐群”为核心理念, 通过打造“一个社区”——师生共处交流的校园社区;“两套体系”——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体系、师生相辅相融的辅导体系;“三个平台”——学生自治管理的锻炼平台、学生个性化辅导咨询的服务平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培育平台;“四个领域”——涵盖工科、理科、文科、管理四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和交叉复合人才培养;“五个课堂群”——课程学习、第二课堂、实习实训、联合培养、云学习等;“跨学科的教育导师群”——顾问团、学术导师团、第二课堂导师团、实训导师团、海外导师团、云学习导师团、校友院友导师团、书院常任导师团、家长委员会等,将导师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工作场所与学生生活场所融为一体,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砥砺攻错畅通无阻,将追求学问、培养品德的过程融入到学生的成长点滴之中,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温暖、期望和归属感的关爱和睦气氛里成长。 X3=9EJ7;7Ny9=,Q
培养目标
以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为目标导向,培养人格健全、基础宽厚、知识丰富、能力突出、视野宽广、善于创造、通专结合的具有学术大师、管理精英、产业翘楚潜质的工科类拔尖创新型和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Z6:8cV,7Nc7~6Y
培养特色
1、高层次培养目标:培养国际视野宽广的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 Q7+1Ox7=7oo8!6u
2、高层次培养模式:五课堂融合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N4:3lC28ml7+3h
3、高水平师资队伍:院士、名师、长江学者等组成教授团指导办学,高职称教师授课团队。 t9+4wS5?5zE9;1K
4、先进教育理念: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教授导师团入住书院,强调学科交叉复合培养。 e8?8BF99CI,!8v
5、国际化培养:享有国际游学、短期交流、交换生项目、出国深造等机会,设有国际游学交流专项奖学金,最高可享受全额资助出国(境)游学交流。 a3.9CN4!7Di,+30
6、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小班化教学,优势学科专业支撑,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向茅以升学院学生重点开放。 d3-1dM2=2oG,,K
7、政策倾斜: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深造与国际交流,评选各类奖助学金等方面享受政策倾斜。 P59Py1=1tg2;,g
培养模式
茅以升学院积极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设置工科拔尖班和跨学科复合班。 O6.3OH3:6ZJ3=5E
工科拔尖班:主要依托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设置模块化的高层次培养方案,组建名师、长江学者、杰青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指导,辅以小班化、国际化教学,培养国际视野宽广的工科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日常管理以专业学院为主,茅以升学院作为学生自我提升和对外拓展的平台,负责通识教育、国际化教育,以及书院社区的养成教育。包括:土木拔尖班、机械拔尖班、电气拔尖班、运输拔尖班、力学拔尖班、材料拔尖班、 L1-,RQ52Tt8;6R
复合精英班:专业设置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种专业,设置五课堂融合的跨学科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根据兴趣及特长选择一门主修和一门辅修专业,可从多种专业组合中选择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获得主修和辅修专业学位,并由不同学科的名师、长江学者、杰青等高水平教师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开展特色的跨学科课程,实行专业导师制,开展小班化、研讨式、国际化和跨学科的课堂教学,积极打造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学生日常管理以茅以升学院为主,依托书院社区开展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课外文化素质活动、通识教育、国际化教育,以及养成教育,专业学院作为学生专业培养的平台,负责专业教育。包括:信息科学实验班、地球空间信息班、金融平台班、数学基地班、中文基地班。 K67kK6!1ha9~2o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著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B5.,Bp57mB,?4Y
茅以升先生1911年考入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西南交大前身)土木工程系,在校学号393,1916年毕业总评成绩92分,名列年级第一。1917年,先生作为留美官费研究生考试第一名留学康奈尔大学,1919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首个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兼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教授兼校长。1933年后任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唐山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北方中国交通大学校长,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普协会副主席,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 九三学社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30年代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使该桥仅用两年半时间和160万美元的低廉造价就得以完成。以后又担任修建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在中外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有200余篇,后期主要从事科普工作。著有《桥梁第二应力》,主编《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并出版有《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82年被聘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Q2:,pC6+3dh95b
茅老先后四度出任母校校长,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执掌母校的4年间,他倾其所有力挽学校于既倒,使交大得以历经十余次辗转数千公里而重回唐山,其对母校的热忱无以言表,而茅老的教学睿思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x8:2Ca9=7vO5:5P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r2-6DT5+8DT2-5j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