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简介
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创立,同年哲学本科专业批准招生。1986年,教育部批准设置伦理学本科专业。1999年,教育部批准设置宗教学本科专业,同年宗教学系成立,与哲学系并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成立,下设哲学系和宗教学系。2016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本科专业(英文简称PPE)。何思敬、吴江、张腾霄、罗国杰、陈先达、刘大椿、焦国成曾先后担任哲学系主任,冯俊、郝立新、姚新中曾担任哲学院院长。现任院长为臧峰宇教授,党委书记为徐飞教授。副院长为徐飞教授、王宇洁教授、刘劲杨教授、张霄副教授,党委副书记为臧峰宇同志、张鹏举同志。 O9;30Y81IV5+1s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是国内哲学教学、科研、咨政和培养高级人才的重镇,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逻辑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二级学科,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哲学教育、研究机构。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第一批哲学硕士点和第一批哲学博士点、第一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首批一级学科授权点,被称作“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哲学院先后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各行业培养了8000余名优秀人才。 A7+2iL3~,mi9;3x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连续三次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2019年,哲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伦理学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在QS世界大学一流哲学专业2019年和2020年排行榜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名列32位,连续二年蝉联中国大陆高校排名最高的哲学专业。此外,宗教学专业名列50—100名。 m4?8Qs7?2wS1?5C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有在职专任教师78人,其中教授43人,占教师总数的55%;副教授26人,占教师总数的33%;讲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12%;拥有博士学位者73人,占教师总数的94%;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全职外籍教授3人。人大哲学院是我国高校教授数量最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最多、高级职称比例最高的哲学院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建设世界一流哲学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中央联系专家3人,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1人、主要成员6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5人、主要成员7人,曾入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7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4人。 w,!2pz2~4hZ4.5m
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其中,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最美十佳教师1人,北京市人民教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和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9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15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u12tg2!4lt9;3e
现任教师中有22人在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28.2%。 z1-1cD6?8FL2.,c
人大哲学院有着良好的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基础。近5年来,哲学院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常态化,出国进行半年以上访问的博士生在哲学院在读博士生中的比例达30%以上。通过不断提高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和规模,深入推进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对接。目前,留学生在全部学生比重中达到10%以上。“中国哲学与宗教”全英文硕士项目,吸引了多国留学生到哲学院深造,正在努力成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 C4-8J09!,Ip5!8b
经过60余载勤勉卓绝的探索,人大哲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享誉国际的哲学教育和研究重镇。目前,人大哲学院努力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巩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全国的领跑地位,不断提升人大哲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励精图治、百尺竿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哲学学科建设的创新之路。 p1!,qw6=3ue8?2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