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锁定 排行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是由原南京工学院的物理实验室逐步发展而来。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网站详情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简介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是由原南京工学院的物理实验室逐步发展而来。 V3;1GL1+4aZ9+4l

中心历程

1990年以前 E3!1Hc9:40Q7;6H

60年代物理实验室主任是戴元本先生(现为中科院院士)。戴先生为东南大学物理实验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文革期间,戴先生和物理实验室的老师们保护了物理实验室的工作基础。1977年恢复高考后,物理实验室进入了良好的恢复和建设阶段,潘人培教授担任了实验室主任。1980年左右,工科物理实验课程独立设课。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东南大学物理实验室在国内具有良好的辐射影响。其突出的方面有: K3-2YR,+2eA7:2q

(1)由潘人培教授主编出版了国内有影响力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教学参考书》,其中《物理实验》一书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该书以其教学可操作性强的突出特色曾被众多学校选为物理实验教学用书。 P,=9PO1-5hk,.7a

(2)自制了十几种物理实验教学仪器,其中密立根油滴仪为国内许多院校物理实验室采用。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参观了东南大学的物理系后,对自制的物理教学仪器给予了高度赞扬,并立即给潘人培教授提供一万美金为发展中国家研制十五种物理实验教学仪器。 y5:9Ug64zD3;7b

1995年 i4=4wk5-9Ci9:9q

物理实验中心的前身普通物理实验室确立了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改主线:突破传统的以力、热、电、光、近代物理知识为顺序且各自成独立系统的课程结构框架,在国内率先建设按学生能力培养、素质训练的要求分层次的由预备实验、基础实验、课题实验和近代专题实验构成的课程体系。 w8=2Pw2.3iq3?,X

1997年 V4:9LS16DN2~8J

正值东南大学的“实践(实验)教学年”,为适应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需要,物理系整合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和物理演示实验室,成立了校级物理实验中心,行政挂靠物理系。 m3=6ul9.9SR1-,M

1999年 v,.9tS7=6gj8~6R

◆实验中心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主持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评估专家一致认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引领江苏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并在江苏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经验交流会上报告和推广; e3!9GT8=8uE6=4b

◆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建设启动,物理实验中心被确定为建设子项目,教育部投资350万; T26CW5!6ZK6~9N

◆预备实验经过几年教学试点后向一年级新生课外全面开放,并不断进行摸索和功能调整,现在预备实验已成为集补课、体验、自主、开放为一体的课外自主学习的课程,每届有90%的理工科新生在课外自愿进入预备实验室学习。 D2?7Kt1~8Yz7.7j

◆在国内首创“计算机TA”教学模式,自主研制开发了一整套与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网络多媒体课件,实现了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操作指导、课后复习和知识拓展的网络全程教学指导,并开发了实验选课、双向教学评估、仪器设备管理和实验室办公管理等计算机网络管理软件,在预备实验和基础实验两个大规模教学中,建设了15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实时指导+真实物理实验”的大型网络物理实验室(合计1200M2)全面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并将有关教学软件推广到同济大学等十几所工科高校,具有良好的辐射作用。 x3+4Zp5!2JG5;4v

2000年 W1+2nR5~7kK8:4A

实验中心主持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工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课的整体优化”的研究。2003年,该项目通过了教育部鉴定:“此项目以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学习精神为目标,以实验和问题为切入点,建构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整合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以演示实验作为整合的衔接口,在实验课程中铺就多层次整合的实验平台,引入了案例教学,设计了一条整合的优化的教学途径。在实施创新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教学改革成果有明显的特色和创新,可操作性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摘自项目鉴定的专家意见) r2=1pl,~9ty6!8Z

目前,东南大学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创新发展为由预备实验、基础实验、课题实验、现代物理专题(现代工程应用)实验、开放研究性演示实验和课外科研创新训练等六个模块,在课堂教学、课内外实验、网络系统和课外创新等诸多空间构成的创新教学体系。 b2:2jT7!6eo,~4M

2004年 G,~1sD,2Id7.4B

实验中心利用“985”工程一期建设经费,启动争创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S7?3Jo5!3kR2.8x

2005年 X7!,fg7:5lZ9.6l

学校启动了“985”二期建设项目“物理实验公共基础与教学创新平台建设”,总投资1400万,将在两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F4=6eq4+4Li,+2T

2006年 H92cH3.6HL6!6i

启动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专项“高等学校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 d5!7uq6~6ur74k

中心的教学规模、教学效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结构、实验室软硬件管理水平等较十年前有了巨大变化。中心每年承担了全校理、工、文、管、医等57个专业的本科生(时间跨度四个年级,空间跨度课堂、实验室、网络、课外、图书馆等)30万人时数的实验教学。 z5?,hB7:6US,:8w

中心已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有创新教学理念的对实验创新教学具有热情、甘于奉献,尤其是在“助教”制度方面极具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与建设队伍。中心教学理念先进,着力创新引领我国工科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丰富,实验教学模式辐射面广,在全国同类工科院校中产生了突出的辐射作用。 C8~1Em,=,FT37z

中心被遴选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m,;7ml3!6bK3.7g

2007年 o5!1LR3:1nE6-7S

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验室的开放要求,中心逐步自主研发了开放实验远程自主预约、实验桌自动派位、桌位电源远程控制、实验日志管理、数据实时检查、教学质量测评等网络管理服务系统。于2007年实现了实验教学的全程网络化管理。 p,!8ux,?6RC4-7r

2009年 E7:2KQ8~8UV3+6d

物理实验中心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y7?8tM,+8kg,:5C

2009年 r1=6rY2!6lK3+,X

为在已有的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基础上,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网络教学和开放实验管理环境,中心在2008年创建了“多重交互”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教师、研究生助教、校内外专家的教学互动与资源共享。该改革成果获得了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T7-3Uq6+3Tc7.,S

中心任务

  实验中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承担全校理、工、文、管、医等57个专业全体本科生的物理实验教学,目前每届学生约3600人,其中理工科学生总数约2900人,年实验教学人时数28万(不含课外实验)。 X6:3Px5=2iA9~4S

教学理念

物理实验是引导大学生步入科学实验殿堂的重要启蒙课程。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自主研学的学习习惯的建立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起着科学引导和奠定基石的作用。 P3+6ak6=5GX5:3x

实验教学理念 H1+5SZ5!4tf3+3k

  发挥物理理论与实验自然和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优势,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激励而宽松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探索激励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践性课程中,知识、能力、素质得以健康协调的发展。 a,=6Kr5~6lx1+,V

实验教学定位 F,;5gH7~9Qe5=4i

  1.实验教学体系由预备实验、基础实验、课题实验、现代物理专题(现代工程应用)、研学实验、课外研究性演示实验和科研创新实践训练等七个模块组成,各模块的教学立体化、多层次,相互交融渗透,实现对各年级的学生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L7=7SC7!8Ng,=9Q

  2.强化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激励各年级学生个性化学习,开展创新实践和自主研学,训练学生的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 K9!9vI8:7Qf6-8R

学校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J1!,D01.4Ye3;5p

  1997年和1998年,学校分别以“实验(实践)教学年”和 “实验室建设年”确定为全校教学建设工作的年度主题。 u6?5Zy8!1bb6-6u

  自1999年开始,在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元一体”确定为我校本科教学的教学模式。 k,1oD41hD,.8L

  2004年,随着实验室创新活动的进一步丰富和规范化,该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一体”。 U2~4ma4!6aa6;4y

  在该教学模式下,学校明确了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定位,将以“三基”训练为教学要求的传统实验教学转变为以 “五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训练为要求,并突出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 g2!8Ud57pu6!7e

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K,?6xy2=70b6.1L

东南大学“十一五”期间已拥有电工电子、物理、机电综合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以及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十二五”期间信息与电子专业实验中心被遴选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与东南大学一向重视实验教学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学校为推进开放式创新性实践教学,促进学科优质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与管理制度。这些举措为实验中心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 o9!7oI7-1zW3~7m

1、论证决策。以研究为先导、以规划为指导,确保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室建设高水平、高质量与高效益。从编制学校实验教学“十一五”建设规划,到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方案,再到征集实验室建设项目和设备配置方案,学校先后组织校内外(含行业)上百位权威专家进行了数十场论证会,确保了学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 r7?5LO5-3Vk1~7b

2、队伍建设。学校专门设立了实验室负责人岗位、实验课程主持人岗位、教授级专职实验技术岗位、学生课外研学主持人岗位等;规定由学科带头人领衔实验中心建设,由教授主持实验课程建设;形成了由高水平带头人、“双师型”核心骨干、精干的技术保障和灵活的流动队伍组成、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适应了自主开放创新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求。 O,~2oH8:,hG6?4h

3、项目投入。近五年,学校累计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超过2.5亿元,对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更是加大投入进行建设。学校每年还专项投入600万元支持师生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有力地推进了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f5~6bf,-8fe2!,k

4、学生激励。学校出台重点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面向本科生开放科研课题、设备、指导教师等学科前沿的优质资源;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发表论文、参加国内外会议等;举办每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改革奖学评优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等评价选拔机制,引导学生参加开放实验与创新训练。 O3-3CR8+3zP9=5S

5、评价引导。以开放创新理念为主导,学校新颁布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项目类型标准、开放创新实验室评价标准等一整套实验教学管理文件;形成了围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以及精品案例建设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P5+5Jq99Hq5-9q

为了支持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订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Z7:8em9.7qx2!4g

  ①学校重视实验队伍建设,重点建设的公共基础实验课程与专业基础实验教学课程设立教授岗位; b43JS9.80G2+8c

  ②设立实验教学授课竞赛,并将参加竞赛并获得奖励作为晋升副教授职称的必要条件; w3:8rB9.7YE,~5U

  ③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单列,并在重点实验教学单位设立正高级职称岗位; w6=8BP9;,kY9!4u

  ④在学校聘任考核中,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与相应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具有相同的岗位津贴级别; t4:5vL3~8mL9.4B

  ⑤学校实验教学与技术岗位编制中,充分考虑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重点建设的实验中心,改革与建设编制岗位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中心实验技术岗位的20%以上; c2+1eO8.3Lq5.5H

  ⑥学校实验设备的更新经费纳入日常教学经费预算,平均每年达1000万元以上。 Q2?2Eh6!3gz1-6J

发展规划

建设目标

为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并继续保持实验中心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优势地位,物理实验中心十二五建设规划将力求符合学校“加强实验室科学性、计划性和连续性建设,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的指引下,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建设一流的实验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验条件为手段,进一步推进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改革与建设工作,不断促进创新人才成长。 L,=,Iv3-,aT82F

建设规划立足于建设好公共基础课程服务全校学生,在此基础上着力培养物理系各专业高素质人才,通过优质资源整合,教学科研协同,从内涵上促进人才培养的健康稳定及快速发展。并拓展多种形式吸引众多大学生参加创新训练,如SRTP、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开设创新性实验研讨课和选修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实现高效的、富有特色的实验教学。 A7:7XI6!7dk1~8K

“十二五”期间,物理实验中心的建设目标为:将物理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有特色、对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的物理实验创新教育平台。通过优化整合强化基础训练、拓展工程应用、激励自主创新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使物理实验中心成为能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提供高水平实验教学及自主研学空间的综合实验平台, F,?2HO4:6cK,=9U

建设思路 t9-9Ml86SF2!2T

秉承东南大学“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的育人传统,树立以人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构建激励探索、落实研学、培养创新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营造一个适应大学生自主研学和创新实践的教学环境。构建跨学科、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化、创新型的实验平台,多途径提供学生参与科研、提升实践能力的通道和方式,强化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D9~6hV3!7Lo9:8v

主要建设内容 j3-1hy4?,DU4;7X

1、 梳理教学体系,完善模块建设 X1:9zv8~5kH5.2A

充实、整合并优化已经取得的成果,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与实验整体融合,贯穿大学四年,突出工科大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立体化、多层次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w1?7sH,~1OJ1~1B

以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学习精神为目标,以实验和问题为切入点,梳理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脉络及主线:按学生能力培养、素质训练的要求充实并调整部分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将面向全校低年级的基础物理实验、面向全校高年级优秀生的课题实验及工程应用专题实验与物理系专业实验的建设有机结合,寻求一条整合优化的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的实验教学途径。 f4=1Jo9~8LW8.7X

2、融通团队结构,协同教学科研 j5+,an6+4HK6.,B

进一步强化教学和科研在实验平台上的交融,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人员配备上做到教学和科研并重;在知识结构上要做到有所侧重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物理系自身优势学科对实验教学的支撑作用;在人员结构上做到个性和共性协调发展,营造和谐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人文环境,保证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协同配合;在年龄结构上要做到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D7.3pA,=3lr9+5v

在院系层面上建立起完善的教学激励制度,指导青年教师走上独立科研、教研、教学工作岗位。通过对科研论文奖励、教学研究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对实验教学师资力量的调整,在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给予特殊的奖励作为激励机制,在其他成员中形成一定的策动力。 06:9qo7-2rz4;4J

3、深化建设网络资源,坚持“多重交互” v4:5HM1+9of7;8K

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数字资源建设有着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拟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研发交互性更强的智能化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交互型动画,实时数据评测,进一步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切实实现课程体系的柔性化操作,真正让大面积的物理实验教学适应专业大类的个性需求;适应学生不同学习层次的个性需求;适应学生自主研学的个性需求。 t6!1Ob8.1kF6?6b

在网络资源深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以个性化创新型实验教学为目标,设计并完善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网络化管理。如研发在线考试系统与试题库,使实验课程考试的理论部分实现电子化;对部分实验的实验报告模式进行改造,研究电子化实验报告的设计、生成、上传、批改、查阅与管理;并逐步构建更合理的基于网络的实验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与考核评价体系。 a,;2Ns6.9Ds4.7J

4、课内外相结合,引导自主探究 h4-6hM4-9hE1?4e

通过新生自主体验、小课题、课题实验、课程论文、校级竞赛、课外研学课题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梯度的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室条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条件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广泛需求。 M8.9Ht6=4Ss9=7d

继续坚持基础物理实验课程论文申优制度,并逐步推广至专业实验教学,扩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面,有效激励学生将课内研究性学习延伸至课外,在选拔少数优秀学生的同时,兼顾大面积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受益。对于优秀学生,通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校级物理实验研究论文竞赛延续其课程论文的优秀成果,点燃他们进一步研究的热情。 J9=1Lf8~1QT9.7M

以物理实验论文及制作竞赛、各级SRTP课外研学活动为载体,深化本科生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内外结合学习、课外自主科研训练活动、进行交流研讨的舞台。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多方面地锻炼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通过学科竞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以及面对应对激烈挑战的能力。 W6-,NM1-6d06=3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 f3+9Dd9+3Nx,-,Q

   东南大学物理系 y6?5RA7+5YZ26S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相关热词

主办:东南大学; 地址:南京四牌楼2号逸夫建筑馆203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小米无障碍

    跨越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平等。让全球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残障群体无形之中树立起一堵信息壁垒。智能终端成为社会关系网中的重要枢纽,这些终端提供的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残障群体通往移动互联网的道路是否通畅。

  • 中共定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定兴县监察委员会

    主办:中国共产党定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定兴县监察委员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名航空发动机系,是北航 1952 年建校时最早成立 的、也是北航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现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 2个本科培养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所对应的“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1981年)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全国第一。建院60年来,为我国航空、航天、民航、能源等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航空推进领域的全部八名工程院院士均为

  • 焦作黄页88网

    焦作黄页88网是免费发布信息网,欢迎您登录焦作信息港、焦作信息网,您可以在焦作黄页88网浏览焦作信息港和焦作信息网最新最全的B2B信息,同时可以免费发布信息和刊登B2B广告,感谢您使用焦作黄页88网免费发布信息平台。

  • 海南省照明学会

    海南省照明学会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五西路南希别墅

  •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始建于1978年的浙江省嘉兴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科,1999年3月升格为湖州师范学院体育系,2002年底成立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4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秉承“明体健行”的院训,领悟体育的真谛与内涵,掌握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练就高超的运动技能,追求卓越的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在体育强国建设中永攀高峰。

  • 景德镇市统计局

    主办:景德镇市统计局;地址:景德镇市瓷都大道666号发展中心2号楼

  •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主办: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东部办公区6号楼401室

  • 中国林木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林木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http://wz.zwzzw.com/html/site_chinaseeds.cfgc.cn.html

  • 中国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国内高速公路及其他收费公路、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资本运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融资、建设,高速公路委托运营业务;国内高速公路能源、商超、物流、旅游、广告等路衍经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