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简介
乳源瑶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东邻韶关市武江区,西连清远市阳山县,南毗清远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h8=1rZ44lk3.9y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溶洞盛产石钟乳,洞中有源泉流出而得名,196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299平方千米,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71个自然村。乳源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乳源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87276人。 E8:1fg,9HF,~2l
2020年,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4.0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下降0.8%。 o1~3wW9-7Tp2;1y
建置沿革
乳源,古为曲江、乐昌二县地。 p,-9QC1-2xc7;7y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划曲江西境乳源乡4里,崇信乡8里;乐昌南境新兴(依化)乡3里,共3乡15里置乳源县,隶辖广南东路韶州。 s4-8pE1;6yf7-8j
元朝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 Z9;2Vv1-2ZL7=3E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广东布政司韶州府,清属广东省韶州府,光绪年间属南韶东道韶州府。 m,~2ly,:1Wf4:8O
民国3年(1914年)属粤北南韶连道; p2-6xZ7:6QM,;8H
民国8年(1919年)属南韶连道韶州府; i1-8Lh8~1Tq8+9C
民国35年(1946年)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b8+,yt6~6ur4!5Y
1949年10月9日,乳源解放,属广东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称粤北行政公署)。 S7-,Hz3!2aj24D
196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先后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地区革委会、韶关地区行政公署。 H3:3qz8-6IT,7d
1983年韶关地区与韶关市合并,乳源属韶关市。 p8+1MM7:8QQ9~6o
行政区划
1990年,乳源县辖18个乡镇(场),107个管理区,5个居民委员会,1094个村民委员会。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125.5平方千米,总人口3.65万户18.26万人。 F84LO4=7vc1=6f
1993年,根据全省社会发展需要,乳源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全县开展撤乡建镇工作。将附城、红云、古母水、洛阳、龙南、柳坑、东坪、游溪等8个乡撤销,改为镇级建制。工作完成后,全县镇建制由原7个镇,增加到15个镇,大坪、杨溪两个乡因条件不具备,仍保留乡行政建制,至此全县共有15个镇,2个乡和一个乡级林场。 L,;8dK2-3cQ4=3G
2003年,乳源县辖14个镇,106个村民委员会,17个居民委员会,1107个自然村,1093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2227平方千米、人口20.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29万人。 g2~1lA7?2cQ2=,n
2011年,全县辖乳城镇、桂头镇、大桥镇、大布镇、洛阳镇、一六镇、必背镇、游溪镇、东坪镇等9个镇,其中必背镇、游溪镇、东坪镇为瑶族镇。共102个村委会,13个社区居委会,1183个村(居)民小组 。政府驻地乳城镇。 Z4-8XY4~1XE7=8a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K3~2Al3?,py,;5P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省北部、韶关市西北、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东经112°52′—113°28′,北纬24°28′—25°09′之间,东邻韶关市浈江、武江区,南连英德市波箩镇。西接清远市阳山县,北与乐昌市和湖南省宜章县相接。总面积2299平方千米。 P,.6RJ5+4kT,?1V
地形地貌 Z1:3yP39HR8=2g
地势 S4=6kH3=3ZQ6-6e
乳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倾斜,状似孑孓。五指山平头寨、大东山、瑶山狗尾嶂、老婆头等五大山脉横亘,山峦连绵,交错纵横。海拔1000米—1500米山峰82座,1500米—1902山峰20座,南粤第一山峰——猛坑石(石坑崆),坐落于县境西北部边缘。 a8~3Cn8;4F05=7X
地貌 a7=8qa9!3CV7,w
乳源的县境处在新构造间歇上升地区,县境溶蚀地貌显著,地形切割强烈,山谷生成明显。以纵横划分,西部是海拔1000米—1902米的山区,是乳源最高地带,中部是海拔600米—1200米山区,是次高地带,东北至东南是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地带。山溪小流密布县境西部和北部山区,9条主要河流纵横县境。 d,!7mv,~,sL6+8e
山脉 u,~,Zg5.3jC4?5x
县境内主要山脉有:东部老婆头山,主峰“老婆头”海拔1241米;南部大东山,东西横亘,主峰“大东山”海拔1390米;西北部有五指山,南北走向,与湖南宜章县交界处的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米,为广东省第一高峰;北部瑶山主峰“狗尾嶂”和平头寨山,其中“狗尾嶂”海拔1684米,东西走向的平头寨山,主峰“平头寨”海拔1534米。 I9?,Xx8=3Li2+7A
气候 t6-4ag6!9yF3?2t
乳源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界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常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但因县西北部有石坑崆等大山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夏季常受南海暖湿气流影响,雨水充沛。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短温凉,冬天,霜雪不多;热量丰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涝易旱;晴久则隆冬亦暖,雨久则盛夏生寒。由于县境内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形成明显的区间小气候。尤其是山上山下、气候悬殊,往往是上寒下暖,山下轻霜、山上冰冻,“山下已插田,山上才播种”。地形西高东低。西部洛阳、五指山,北部红云、大坪及中北部游溪、必背等地,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并多1000米以上的大山,气候潮湿、寒冷,冬半年霜雪重,夏半年凉爽,上半年阴雨多,下半年雨水少。中部丘陵山区包括东坪、龙南及南部大布、古母水气候变化复杂,温度、雨量分布不均。中部偏北大桥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霜雪重,龙南、东坪受南水水库库区水温影响,气温变幅小,雨量比平原地区稍多,光照充沛,霜雪较轻。东部平原地区夏季炎热,冬季霜雪较少,光照较强,雨量、雨季较集中。 s6;50y5~7cb28H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G5+3kq3~6Wf1+5m
乳源县地处山区,幅员辽阔,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比较丰富。1992年全县进行的土地详查,全县总面积(含水面)达2226.92平方千米,折合334万亩,按1992年全县人口18.77万人平均,人均拥有土地资源17.8亩。高于同期全省、全韶关市人均土地资源的拥有量。 u5?4ze5:1IQ7~1i
一、耕地 v7:3kh1=4xw7.,j
全县耕地面积共计35.2万亩,其中水田22万亩,旱地12万亩,人均耕地1.8亩。1994年以来,由于人口、经济发展,公路建设等占用耕地较多,至2003年末,全县耕地总面积缩小到15.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只剩0.76亩。 p1!1Hu9;7Rp6;8V
二、林地 a8=8iL7~9sW2;4L
林地是乳源面积最大的土地资源。全县林地总面积共计269.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0.6%,人均拥有林地面积14.35亩。由于人口、经济发展,各项建设征用等方面的原因,到2003年末,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减少到224.1万亩,人均拥有林业用地面积11.1亩。 h47zo8?,x08?2u
三、牧草地 p2=4vW3,S062w
1992年全县拥有牧草地1.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58%。到2003年,全县拥有的牧草地下降到不足1万亩,人均拥有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U37qD2:9Uc,2v
四、园地 02.7Gc8;5eh7=8a
园地指已经种植各种经济类作物或林木的土地,主要包括各种果园、菜园、桑园等。1992年,全县详查实有园地面积0.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29%,其中果园0.52万亩、菜园0.26万亩、桑园0.08万亩。至2003年,园地面积有了较大发展,但统计显示果、桑、菜等面积低于详查数,原因是部分园地与林地面积混在一起,计入了经济林面积。 g7=7SA5~3CP5:2F
五、城乡建设用地 o,?4hd2!3eW8.8t
1992年全县拥有居民点、交通、水利、工矿等建设用地14.1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3%,人均拥有建设用地0.75亩。至2003年,随人口发展、经济开发、交通建设的发展,人均拥有建设用地仅剩0.23亩。 v3;6Wv8,ay39J
六、水域用地 l9:3wc5-8qk5+,g
1992年土地详查统计,全县包括河流、水库、坑塘等用地面积共计8.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63%,其中河流水面1.41万亩,水库4.82万亩,坑塘水面0.90万亩,其他水域用地面积1.68万亩。1996年以来,随小水电的迅速发展,水域面积有所增加,到2003年,全县水域面积增加到9.4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82%,增加部分主要为水库面积,共增加0.63万亩。 l5~6nK3?6fd3.1U
七、未利用土地 X9~6Go3=1ht2!9F
1992年全县未利用土地资源共计21.0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人均占有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1.12亩。这些未开发利用的土地中,荒草地8.72万亩;裸土地1.29万亩;裸岩石砾地10.85万亩。 C2~,XM,.6BZ3=1q
水资源 t9;1uU6~9Jz7.,L
乳源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和广东第一高峰山脉南缘,季节性降雨明显,水量丰富,境内高山、峡谷、森林众多,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102座,集雨面积3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条,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883毫米,相当于年均降水39.3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武江河水量年均有52亿立方米,全县年均拥有总水量达91.32亿立方米,按2003年全县人口20.12万人平均,人均拥有水资源4.54万立方米。乳源地表水全年径流系数为64%,多年径流平均总量为25.36亿立方米(未加过境水量52亿立方米),按2003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227平方千米计,每平方千米产水量达113.86万立方米,平均每人拥有地表水径流量5.66万立方米。乳源的水资源主要由江河水、山塘、水库水、地下水等组成。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武江(又名武水),其次为南水河,是乳源境内唯一能通航的两条河流。 U7:9vM6!4AL1~2n
动植物资源 p4!1bM6!5kH3=7q
植物资源 F,=1Kz,:6DR1?8G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对境内野生植物资源的普查资料统计及南岭中亚热带植物保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省属国营天井山林场、五指山林场的最新资料综合,全县有各种野生植物共计216科946属2572种,其中蕨类植物43科100属211种;裸子植物9科22属32种;被子植物164科824属2329种,约占广东省已查明野生维管束植物总数的36%。 s1;4dN65sG,7Q
动物资源 n55cB8?1ys8+8a
(一)种类 A3:2hI8-6SJ2+7u
乳源的动物资源与植物资源一样丰富多彩。据广东省物种最集中的陆地区域之一,国营天井山林场、五指山林场的相关资料表明,乳源这块以两个林场共7.4万亩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中生长着多达1500种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中较大的野生动物共计700多种,其中,陆栖兽类共25科8目86种,两栖类33种,鸟类217种,鱼类33种,蝶类共11科310多种。其他较小的野生昆虫类超过1100种。 M4-4iy56jz7~4I
(二)主要品种 K6?2Ct3:4dw5!4f
列入国家珍稀濒危和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品种达83个。其中:一级保护品种有:华南虎、云豹、山瑞、黄腹角雉、黑鹿、蟒蛇等。二级保护品种有:短尾猴、黑熊、穿山甲、白鹇、鸦鹃、原鸡、梅花鹿、水鹿、青羊、东南毛冠鹿、苏门羚、金猫、灵猫、麝香、猫头鹰等。其他动物有黄猄、野猪、狐、野子猁、兔子、芒鼠、松鼠、蝮蛇、银环蛇、蜥蜴、乌龟、水鸭、燕子等等。 c1:3QD3?,ks7.6p
矿产资源 M69Uy8~9Xk28W
乳源县境内矿产资源具有品种比较齐全、埋藏浅、分布广,但藏量少、纯度相对较低等特点。共发现有28种,矿床69处,矿化点25个,其中锰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大布和洛阳等两个乡镇新发现的一个矿种。 o8-2BB5;3xy7?7s
一、品种 Q5;5Ws9:7jk8.6v
到2003年底止,乳源发现的矿产资源品种共计28个,主要为铁、铜、铅、锌、钨、锡、铋、锑、汞、金、稀土(钇族)、钽铌、锗、铀、烟煤、无烟煤、泥炭土、耐火黏土、硅、萤石、水晶、硫、磷、重晶石、锰等。 Y9~5ip6+8Cb6-8v
二、储量 V99kM5=3oj6?5T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主要有铁220万吨,铜0.36万吨、钨1.2万吨、锡2.9万吨、铋0.34万吨、锑5万吨、汞0.01万吨、稀土0.3万吨、硅石0.05万吨、黄铁矿16.2万吨、重晶石9.7万吨、烟煤248.3万吨、无烟煤78.3万吨。 B,9Ea,=6BH5=8g
三、矿床、矿点 D4.3OT6;2ml,=6a
铁矿(含褐铁、磁铁、赤铁、黄铁)共有矿床19处,铜矿床4处,铅锌矿点5个,钨(含白钨)矿矿床33处,锡矿矿床12处,铋矿点6个,矿化点1个;锑矿点5个,矿化点6个,汞矿矿床1个,矿点2个。其他稀有金属、非金属矿没有具体统计数。 D9:1GL4?4Sc6:,L
人口
乳源县1990年有3.65万户、18.26万人,其中男9.34万人,女8.92万人;乳源县1991—1995年全县人口增长比较快,5年间全县人口从1990年的18.26万人增加到18.99万人,净增加7311人,年均增加1462人。1996—2000年随全县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全县人口增长逐步放缓,5年间人口净增加5591人,年均增加1118人,比前5年减少344人。2000年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共有人口4.43万户、19.65万人,其中男10.1万人,女9.55万人。1990—2000年人口增长率为5.29‰。 B1?3Du1;6WY9!1S
2019年末常住人口19.06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增长6.3‰,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为46.75%,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户籍人口23.12万人,性别比106.73(女孩为100),城镇户籍人口7.39万人,乡村户籍人口15.7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170人,人口出生率13.7‰,出生人口性别比106.92(女孩为100),死亡人口941人,死亡率4.07‰,人口自然增长率9.63‰。 m1;5FS7;4BA8.5i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乳源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87276人。 J6;7ju8~2jU9+5w
经济
综述 H4.3gj4;1tJ,+,k
2016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3.7亿元,增长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1亿元(可比口径),增长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97亿元,增长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万元,增长10%。 b5?3uo4:3tc6~,N
2017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83.6亿元,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2亿元,增长10%(按可比口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万元,增长8.8%。 l5?,HS4:4lE1=8M
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94.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40.8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46.5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7.7:48.9:43.4调整为7.9:43:49.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99万元,增长5.6%。 A3=9YB5;5PS3;9w
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降33.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4 %。商品房销售面积5.6万平方米,下降39.2%。 k5-3Kf25bo9.1S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9.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9%。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4.5:40.8:54.7。 F9?8ZW3?3zi,=6l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6元,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52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17元,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7:1。 t6.,Vu2;8xO2:7F
2020年,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4.0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下降0.8%。 c9;9oP3.1QV1=8N
第一产业 Z6+1GT4=7Cp3:2C
乳源是广东北部山区的一个农业县。建国前,农民无地或少地,缺乏耕畜和农具,特别是瑶区,山多田少,田块窄小而分散,瑶民只得在开耕和收获季节牵牛背锅到数十里外的田寮安营“吊耕”,匆匆而去,急急而回。因而,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拮据。 M79IW2+6pq3=7f
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16820吨,亩产62.5公斤,人平生产粮食仅204公斤,而粮食占有量极为悬殊。农民终年辛劳,在交付地租赋税后,所剩无几。“放下禾镰无米煮,三荒四月卖青苗”,“半年糠菜半年粮,番薯芋头捱过冬”的民谣,就是当年农民生活的写照。 V2?7jn8+4lV6~,Q
建国初,通过开展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兴修水利,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粮食年年增产,1957年的总产和亩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88.7%和64.8%。 b,;8Jt8-9nr,?6M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搞“大跃进”,生产力遭到破坏,1960年,粮食总产比1957年下降21.6%,使农民生活处于困境。 c9?1IK6-,of8+7i
1961年后,农村体制下放,1962年,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粮食生产逐年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食总产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57年增长12.9%,1966~1970年,农业生产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粮食总产量没有一年能达到1965年的水平,其中1966年比1965年减产18.5%。 n,!7Dp3!3ea5+8T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农村体制,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分户经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和调整生产结构,农村涌现一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1984年,在原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建立起地域性合作经济组织,即经济合作社和经济合作联社,体制和经营形式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M5~1Ru8:8KH1.6C
1989年,种植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38%,其中粮食总产增长28.5%(比1965年增长79%),油料、黄豆、蔬菜的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C6=,UT6~2Hg7-3N
乳源从1981年起开始全面铺开以单家独户承包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X5;3Ky9~4ZK8-8T
1984年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责任山、自留山等土地、山林权属得到落实,农业经济活力开始呈现出来。 n7;7FJ4~2vM1;,n
1986年,乳源提出“五年消灭荒山、七年绿化乳源”的奋斗目标,全县狠抓以造林种果和改造中低产田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大力发展以“水果、蚕桑、茶叶”为主体的“小五园”经济,全县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步进行了转型。农村经济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过渡到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从零星分散的小而全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向基地化、社会化、商品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N3.8vM8?4Tu1.2x
1989年,全县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万亩,占当年耕地总面积的63.3%,比1986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6万千瓦,比1986年增长18.8%;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从8513万元提高到1.86亿元,增长1.01倍;农业商品率由1986年的39%提高到43%;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73%;粮食总产量于1988年达到7.2万多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水果、蚕桑、黄烟、甘蔗、油料、茶叶等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和产量连年增加。“七五”期间全县累计共造林58.2万亩,使90%以上的宜林荒山基本上种上了树,绿化率明显提高,“封、管、造”政策实施的结果使全县林业生产开始扭转80年代初森林砍伐量超过林木生长量的被动局面,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期;畜牧、水产产量年均递增8%以上;乡镇企业由1986年的2118个发展到3129个,从业人员由6296人发展到1.28万人,增长1倍多,总收入年均递增54.4%,乡镇企业开始由平稳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贫困地区,特别是七个石灰岩乡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初步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初步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林、牧、副、渔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农村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 v8=1dE3=7hE3.6Q
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0.6%,其中:农业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5.2%;林业产值3.21亿元,增长3.2%;畜牧业产值2.72亿元,下降15.3%;渔业产值0.42亿元,增长4.9%。 k8.5RQ9+1NZ36G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0.41万亩,增长1.6%;甘蔗种植面积405万亩,增长6.3%;油料种植面积3.29万亩,增长3.9%;烟叶种植面积0.72万亩,增长9.1%;蔬菜种植面积3.85万亩,增长3.8%。农村用电量0.851亿千瓦时,增长2.8 %;化肥施用量(折纯)0.74万吨,下降4.7%。 X,~2pY6:2NQ,?3e
第二产业 g3:9Ll7:9Sy5-3O
从1986年起,乳源开始全面实施工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并依次进行了计划、价格、流通、财税、金融、外贸、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改革,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多渠道筹措资金,着重加强了交通、能源(尤其是水电)、邮电通讯和原材料、出口创汇以及人民生活急需的生产项目的建设。先后建成了锡冶炼、锑冶炼、稀土材料、大东山稀土矿等新生产项目,对食品饮料总厂、水泥厂、农机厂等一批老企业进行了扩建、改造,增强了发展后劲。 d7.5Ac4;1oj5?5P
“七五”期间的1987—1989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9431万元,新增固定资产7704万元。全县发电总量、水泥、矿产品、机制纸、松香、原煤等主要工业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锑粉、稀土、硅铁等产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猕猴桃软糖、金银花饮料等分别荣获省、市优质产品奖;锡锭、条纹包装纸、超细锑白粉等产品填补了韶关市工业产品空白。全县交通、邮电、能源、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s,=7vt7.5Zh1?4s
到1989年底,全县邮路长度、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564千米和533千米;县属小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99万千瓦,比1986年增长16.3%;全县居民住宅竣工面积达20.9万平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7%,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0.9%,其中县属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2.2%;国民收入年均递增6.4%;县属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14万元。 z5+3iI6:9dJ,+8y
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8.6亿元,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增10.1%。 F6!,sq2?8tL8:3g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2.92亿元,增长0.9%。其中:制造业产值123.66亿元,下降2.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9.25亿元,增长16.4%。 A6-8pb7:2hb7=4l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2亿元,下降1.7%。年末资质等级建筑企业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1亿元,下降1.3%;房屋竣工面积13.4万平方米,下降24%;房屋竣工面积30.5万平方米,增长6.1%。 w7;80p9?7nD8?7Z
第三产业 k5.9pG7.3TQ5?60
“七五”期间乳源从增加总量、保持有效供给、稳定市场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商业、供销、粮食等部门的流通主渠道作用以及集体、个体商业的补充作用,加强工商、物价、标准计量等部门的管理监督,有效促进市场的繁荣稳定。 K1.1ch2;6ON7:1A
198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01亿元,比1986年增长1.14倍;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856万元,增长1.21倍。在搞活流通的同时,积极采取促产培财、强化税收征管、紧缩财政支出,严格控制集团购买力等政策措施,以中国人民银行乳源支行为中心严格贯彻治理、整顿方针、积极加强存贷款监管,稳定货币、稳定金融秩序、发挥信贷杠杆的有效作用,使全县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 p1!6ZJ1;1Yv2-6h
198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115万元,比1986年增长68%;全县银行存款余额达8135万元,比1986年增长64.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878万元,比1986年增长1.1倍;各项银行贷款余额1.37亿元,比1986年增长58.2%;1987—1989年全县外贸收购总值累计1876万美元,对外签订利用各种外资合同12宗,实际利用外资115万美元。 N11dX2;8DT5+2I
1989年底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三来一补”企业6户,“三资”企业2户。全县职工人数1.67万人,全县职工年人均工资220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51元,比1986年分别增长46.4%和38.8%。 g,!1MR9~8YD9~5v
2019年批发业销售额241.9亿元,下降10.7%。住宿业营业额1.3亿元,增长9.1 %。餐饮业营业额3.24亿元,增长4.9%。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5亿元,增长7.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5.51亿元,增长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4亿元,增长7.1%。按地域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额增8.4%。 l3:2ig8:5Uf3+6B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4195.2万美元,增长9.6%,其中:外贸出口总值10621.8万美元,增长11.8%;外贸进口总值3573.4万美元,增长3.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708美元,比上年下降48%。 i4?2NI9.8eS5~2q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2.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65.3%。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563万人次,增长10.7%,旅游总收入49.7亿元,增长12%。 l4=3gi9=2jN3~,J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92亿元,增长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8亿元,增长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09亿元,下降14.1%,其中农业及支农贷款余额22.9亿元,增长19.14% 。 C4-1jb7,ZA5;1p
交通运输
京港澳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京广高铁客运专线、国道323线,省道249、250、258线纵贯全县,与县道、乡村公路构筑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27.22千米,村委会公路硬底化达100%,镇、村班车通车率分别达100%和90%。 i6.6OR1+6oj1?1k
1990年,乳源县境公路总里程734千米,公路密度每平方千米34.5千米。 s2-1Qa4?6BY88z
从1991年起,乳源掀起公路建设高潮。 o4?7Dl2?8iR6;7P
1993年12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公路改建重点工程指挥部”,负责县境国、省道工程的改建工作; c6:9dF2.5wP5:6y
1994年4月,成立“坪乳公路第一工程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坪乳公路乳源段第一段二级路21.25千米改建工程的招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及与当地政府、群众、各有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Q3=5sl1-8Rw4:8L
2000年,全县开展“村村通机动车”公路大会战。 V8;,Xc6.8Tr,:,Y
从1994交通年至2003年,先后改建了坪乳公路第一段21.25千米、乳桂线26.6千米、国道323线侯公渡至附城大富桥6.4千米、鲜明公路2.1千米、京珠高速公路出口至国道323线南环路2.74千米、坪乳公路大桥镇至石断下的公路1.8千米。 W,!7ML,;9Xk8!5n
1989—2003年,全县新建公路119条,727千米,改建公路40条(段)484.64千米,其中:新建高速公路乳源段1条58.5千米、改建国道1条(4段)26.98千米、省道4条(6段)132.26千米,县道7条134.6千米、镇村公路21条119.7千米、林区公路1条12.5千米。 O5-6vz3~2NY1~6L
2003年底,全县拥有公路196条,通车总里程1463千米,其中:京珠高速公路乳源段1条58.5千米,国道1条72千米,省道4条179.4千米,县道8条144.8千米,镇村公路164条743千米,林业公路18条265.3千米。全县14个镇106个行政村通了公路,14个镇和部分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或沥青路,公路密度从1989年每平方千米34.5千米提高到了68.9千米,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构架,县、镇、村、林区公路相连的公路网络。 w2:7pi25Px1=5Y
201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9.1%。全县货运量309.96万吨,货物周转量31735万吨千米。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51.05千米,其中高等级公路307.03千米。 O2=1Qw8~,jT2.6f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p8?,wj7;7lZ3+4K
全年普通学校在校学生36355人,增长2.3%。拥有普通中学7所,小学11所,幼儿园39所。2019年高考录取人数1089人,录取率95.74%,增长4.81%,其中:本科录取404人,下降8.2%;专科录取685人,增长14.4%;初中毕业录取中专1286人,增长19.3%。 v9?5EE6+7qn2.2d
学前教育 j3=5rs6.70t8.8m
1990年12月22日,县教育局成立幼儿教育中心教研组,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研究,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B4+3Nn1~4sN8!3w
1996年9月,县文化馆创办县艺术幼儿园,1998年和1999年小星星幼儿园和小博士幼儿园等由单位、企业和个人办的民办幼儿园相继开业,县城共有幼儿园4间。 F1?7EO1-,hm5=90
2003年,县科技教育局制定《乳源县学前班教育教学常规评比标准》和《乳源县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全县共有9所幼儿园,分别是:公办1所(县机关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1所(大桥中心幼儿园),驻县厂(场)幼儿园2所(天井山幼儿园、五指山幼儿园),其余5所为社会力量兴办的幼儿园,分别是:县艺术幼儿园、小星星幼儿园、小博士幼儿园、一小幼儿园、倍蕾幼儿园。 f7!,Bd,:3Bx5!9V
为抓好学前教育,全县各中心小学都开办了一年制学前班。学前班教材采用广东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处编写的《学前班教材》,学前班的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通过直观教育加看图写字、计数,初步培养幼儿认读能力、动手能力,使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有80个,就读幼儿园的幼儿有1360人,3—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52.5%。 A7?2nR1;3Vl2.8N
2014年末全县有普通学校48间(不含教学点),招生人数10548人,毕业生人数8548人;在校学生人数32484人。在校人数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9097人,其中高级中学在校学生3397人,小学在校学生14761人,在幼儿园接受学龄前教育的儿童7297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42人。全县有普通学校的专任教师2038人。教学成果丰硕,学龄儿童入学率 107.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职业教育学生推荐就业率100%。普通高考取得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高考指标任务。2014年普通高考中,考入国内普通高等院校人数913人,其中本科393人。中职教育成绩喜人,高职类“3+证书”录取人数为30人,全市总分第一名、第二名,我县有8人次进入全市单科前十名。 h6!8hC3!1Xv4+6Q
小学教育 t8!7AD8=8eC,?3y
1990年,全县有小学132所,教学点153个,在校学生2.4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4%,毕业率92.7%,普及率96.5%。 L,:,Io3?9cd1;4h
1996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18所,初级小学(含教学点)105个,在校小学生2.6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4%,毕业率99.7%,辍学率0.16%,各项指标均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标准。当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评估验收组对“两基”工程的检查验收。 k7.80L8!1Ad3;,B
2000年,全县有小学110所(其中省属厂场办3所),教学点60个,在校学生2.32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辍学率0.26%,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3%,毕业率99.6%。 2003年,全县有完全小学92所,教学点22个,在校学生2.1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辍学率0.04%。是年,全县小学中有7所被评定为县一级学校,4所为市一级学校。上等级的镇中心小学占36.8%。 u3-4Pm5!3ZA3?5L
中学教育 O7~4Tr1~,dn6.1d
199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乡镇初级中学15所,其他单位办的初级中学3所,全县高中40个班,学生1825人,其中女学生695人,瑶族学生141人;初中124个班,学生5777人,其中女学生2139人,瑶族学生490人。 c4+7KM2+,oS2!9F
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5年的艰苦努力,1996年10月,通过国家教委的检查验收,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全县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y3.,ps1!2CS4.6Q
200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6所,在校高中生830人,初中生1.05万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8.8%。 j7~7Yv4!2UI7;2m
2003年,新建1所乳源高级中学。是年,全县有初中224个班,学生1.12万人;高中27个班,学生1408人。 s4:,iE2!6fY5+9B
文化事业 u2:4Ff4~7XV3?5A
2019年末拥有影剧院数1 个,电影院2个,公共图书馆 1个,县艺术表演团体 1个,博物馆 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 27.9万册,比上年增加了3.9万册。 K59aq1-5pa7!6r
医疗卫生 Y7=2Rm8?8tD6=8m
(一)公费医疗 l1~9EA8:,Pa4.9u
新中国建国初期,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实行病号公费医疗补贴制,后实行公费医疗全包制。改革开放后,曾改公费记帐为按工龄长短计算按月发到人,干部职工就医门诊费负担10%,留医者在职负担15%,退休负担10%,离休干部门诊、留医全部公费。后改在县就诊凭本人有效医疗证记帐,自行转院作自费医疗处理,门诊医药费一单限400元内个人负担10%;住院费用个人负担5%;非本县医疗单位就诊每月限额:离休人员20元,退休人员15元,其他人员10元,超出限额凭正规医疗单位正式医药发票实报50%,慢性病经公费医疗办核实每处方报6元,血吸虫病患者住院一次报销医药费不超过700元,癌症、肺结核、精神病、糖尿病、血吸虫病、二等以上残废军人等生活确存困难,经批准医疗费免除个人负担部分,其余按原有文件执行。2003年县公费医疗制度转为医疗保险制度。 E3=,Jg3=6WW5?3P
(二)农村合作医疗 k8=1VL7+,MB8:6Z
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9年2月,广州军区189医院“六·二六”医疗队,在大桥公社创办第一所合作医疗站。随后,各公社相继办起合作医疗站。至1983年,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停办。 i,;5dW5,st3+5Q
1996年县卫生局在洛阳镇筹办镇办镇管合作医疗制度。筹资以户参加,每人每年交纳15元,镇政府和村集体以在册农业人口数每人每年补偿4元和10元。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享受规定范围内各种医疗保健补偿,全年累计不超过1000元。全镇6个管理区中有584户3290人参加合作医疗。自治县政府决定在全县推广洛阳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县财政按规划参加合作医疗人口拨给各镇合作医疗支持资金,其中瑶族乡镇每人每年4元,其余乡镇每人每年2元。全县各镇合作医疗先后启动。 V2:4bb1;6kK,~2v
2004年末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纳资金10元,省扶持25元,市、县、镇按4:4:2的比例扶持10元。实行大病(住院治疗)报销为主,住院医药费用按镇级医院报50%,县级医院报40%,县外医院报30%。设立起付线,县级为200元,县外为300元,最高封顶线为10000元。 L,.,Ck4=5zy9~,x
2005年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91855人,参加率57.5%,住院报销医药费4535人次,补偿金额248.99万元。救助补偿17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7.52万元,救助贫困家庭人口581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当年被韶关市评为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 L8+8mK8!3UU4=5O
2019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2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4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8人。年末全县拥有病床床位数615张。 Z,!3nR9=,Xh1?4l
体育事业 j,?1gd4~2zC9~9q
(一)县办体育运动会 g1~,wW6:5LF,:9O
自治县成立后,县体委每年都要举行各种运动会和选拔赛、邀请赛。1963年至2005年县办规模较大的运动会有149次,其中全民性运动会89次,县中小学生运动会60次。还分别于1977年、1979年、1984年、1987年举行4次少数民族运动会以及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自治县还曾承办广东省和韶关地区运动会10多次。 X84Tq9.1EI2.8O
(二)组团参加全国和省市体育运动会 E49Xi8?9fb,-4S
1964年至2005年曾先后组织运动队参加国际级比赛2次,获金牌3枚,铜牌1枚;参加国家级比赛5次,获金牌10枚,银牌3枚;参加省级比赛8次,获金牌5枚,银牌8枚;参加市级比赛20次,获金牌43枚。 q4~3Ar6:,tA4:1V
1999年9月乳源瑶族龙舟男女队代表广东省赴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龙舟比赛男女6个项目中的4枚金牌和2枚银牌,实现广东省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受到省、市政府的嘉奖。 g8;3Ra8-3pg6?4r
2003年9月乳源瑶族龙舟队和押加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在宁夏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龙舟比赛男女6个项目中的5枚金牌和1枚银牌, 获得押加比赛1枚铜牌和1个第五名。 V3;6TK9?3dn3+7m
2002年6月乳源瑶族龙舟队参加在长沙、浙江举行的“五芳斋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包揽了全部项目的3枚金牌。 U4+9lD8!9vi3~6t
2005年获市十二届运动会少年女足第一名、少年男子乒乓球团体第二名、少年男子足球第六名、少年男组总分第六名。 E2.8SQ9+7mU8?1B
2019年全县体育场馆26个,建成镇级农民健身工程10个。各单位举办各类运动会12次,参加比赛人数达1.44万人。参加地级县以上运动会6次,夺得4金9银2铜。 t9?,te9+8GX6!1D
历史文化
方言 02!8qB1-2Pb5:8t
乳源县内普通话全覆盖。世居乳源的汉族人口70%使用汉语客家方言,瑶族人口母语使用的是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瑶汉族人主要以客家方言交流。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汉族方言还有连滩话、白话(粤语)、湘语(湖南话)、船话(船民特有的语言)和古母水方言话。 I7=5sR3.2gr98y
民俗文化 r7!4Ux3.3MX1.7p
(一)唱山歌 i4:,EM,+8dF3.90
乳源瑶汉族人民都喜欢唱山歌,汉区以桂头、一六、大桥、红云、侯公渡等乡镇流行。瑶区则是村村寨寨的瑶族同胞都爱唱山歌、会唱山歌。歌声悠扬动听、音细而长,唱时讲究一定的技巧,强调拖音、吐气,曲调清新,使听者感到十分亲切。平日里,瑶族青年男女上山打猎、伐木、耕作或到田间劳作时,都歌不离口,或独唱或男女对唱。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里,人们还会集合到林间、草坪尽情地对歌,传情达意。 X6?8pu4-1uA2?7M
(二)舞狮 p,!1wG4;6XI2.9Z
乳源的舞狮主要有醒狮和惊狮两种。舞狮是民间最普遍、最常见的一项娱乐活动,凡喜庆日子,皆以舞狮助兴。特别是春节期间,从年初一至元宵,更是爆竹声声、锣鼓咚咚,舞狮队伍穿街过巷、走家串户,舞狮拜贺,祈福消灾。 u,-6wu,.5Dn,3J
民间舞狮队如新置狮头,要择日在厅堂簪花披彩,然后到长流水的江河边跪下点光。要盛上熟猪头一只、熟雄鸡一只、生猛鲜鱼一条,叫“三牲”,同时要有酒、水果、糍粑和香纸宝烛奉拜,用一支新毛笔蘸上珠砂、生鸡血点狮头的双目,舞狮艺人要还要唱“狮头歌”。 M8?9DL1!5Ca3=8O
(三)舞龙 U8+,rh2-5wu9-4X
乳源民间舞的龙主要有木雕龙、纸扎龙和稻草龙三种。桂头、杨溪舞木雕龙,附城舞纸扎龙,大布、大桥等山区舞稻草龙。舞龙时间除节日庆典由单位出资制作安排活动外,民间自发性的每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日的夜间进行(惟桂头王龙围等村在白天进行)。 n8?1ZN2;2Bz9~,K
(四)舞春牛 06-,Bo2~6yG7!6f
“舞春牛”是流行于桂头、杨溪、一六等乡镇的一种民间歌舞。活动多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舞春牛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一男子穿戴竹篾织的用纸裱的牛头、牛尾,手中摇着扇子,扮成书生样子,另有两个姑娘挑着花篮,边舞边对唱表演;另一种形式,是由一个小孩扮演牧童骑牛(人扮)吹笛,另由几个姑娘挑着花篮一起表演、对唱。唱词以问答式为主,通俗易懂。 P7;2Kz7:8Ye5.3D
风景名胜
乳源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山川峡谷、飞瀑流泉、森林生态、洞穴奇观、地热温泉、古道风韵、佛教禅宗、水库风光、民族风情等景观。主要景点开发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乳源大峡谷、云门寺佛教文化生态保护区、云门峡漂流景区、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景山仙人桥景区、必背过山瑶之乡生态旅游景区、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通天箩地下森林公园、西京古道等,省重点建设项目在建的有大桥银山岭南温泉度假村。乳源为广东省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区之一 。 g5?4gA9!4iv58j
云门寺 09?,DO7-8Lo,+8d
云门山大觉禅寺俗称“云门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之发祥地。位于县城东北6千米的云门山慈悲峰下,创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始祖慧能七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时人论及各家禅风时有“云门天子、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公元927年建成后敕赐为“光泰禅院”,后又敕改为“证真禅寺”,公元963年,南汉王敕封文偃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同时将“证真禅寺”敕升为“大觉禅寺”,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与湖南沩仰宗、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南京法眼宗齐名,并称佛教五大宗,是国家重点寺院。 h2?4CC5=,sZ6+6Q
云门山 g2=3Xw1=6fN2;9n
云门山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城北6千米,离韶关市区有50千米。 s1!8dy8!3s01.8y
云门山海拔1215米,高峰直入云天,云雾常罩峰顶。旁有“脉接云门山”的秀顶峰,古称乳源八景之一“秀顶奇云”。乳源县的云门山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山上有著名的云门寺(也称云门山大觉禅寺),桂花潭、钟鼓岩、虚云纪念堂等。 Q2!2Fg5?,jI9!1N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S8;7xP25gj65O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珍稀动植物宝库。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交界地带。面积273平方千米。这里有超过二千种的植物,有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它是1993年经林业部批准成立的,是中国亚热带绿阔叶林中心地带,这里大片原始森林保存着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2012年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S1:6mc1+5fN9!9h
其中包括小黄山景区、瀑布群景区、亲水谷景区、石坑崆景区等。 Y2:5Ms4!,Ov9;3G
小黄山景区 N3;1rO5;9AR7~2q
小黄山海拔1600米,顶峰为乳峰,这里保留着世界上最大片的“广东松”原始森林。冬季可看到南国独特的冰挂、雾凇景观。广东松最奇特的是,松叶颜色随四季变幻,春夏翠黄苍劲,寒冬一片粉蓝,故名蓝松。在小黄山入口的观景台处,有一著名的“迎客松”。一年四季,它站在峰壁上舒展着好客的臂膀,迎接宾客的到来。 e75aC,-6nS4.,y
主要景点:广东迎客松、连理松林、云雾、峰顶佛光、乳峰。 X3=4pH9;1Nv3!3Q
瀑布群景区 B9.7Et2+1Bc9+2a
瀑布群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瀑布群,瀑布的数量、规模和海拔都很大。瀑水发源于广东第二峰发财岭(海拔1888米),在落差近500米的深壑幽谷中跌宕而下,形成近百条大小瀑布,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述八大瀑布;沿途绿树婆娑,山花盛开,更有短尾猴、松鼠及各色飞鸟游鱼生存其中,构成一景。 Q9;1ZH9=3FC7-7k
瀑布群自上而下有八大瀑布:千米瀑、孔雀瀑、飞流瀑、惊心瀑、虎口瀑、清心瀑、音韵瀑、双飞瀑。 e6?4sQ7~1LM2~1I
亲水谷景区 L2;5fG9+8Pq5;3u
亲水谷以“幽峡、碧潭、奇石”著称。景区内峭壁耸立,在山谷里面可以感觉到幽静,小鸟经常在山涧飞来飞去,特别是春夏,野花开满山谷,蝴蝶翩翩,被誉为“情人谷”。这里保存了典型的壶穴地貌,成为南岭的一大奇景。 x2!6Bn7:1nW3-4Z
石坑崆景区 p8~4ZG8:5cz5:5z
石坑崆海拔1902米,被誉为“广东屋脊”。山峰高耸入云,景色多变,空军雷达站旧址可以引起人们对历史的遐想。山顶风光,四时不同。春季杜鹃嫣红,点缀群山;夏秋有日出日落的美景;冬季冰封千里,银装素裹,一幅的“北国风光”。 D7+2VT6;7cc6=5E
主要看点:金蟾望月、空军雷达站旧址、云海、日出。 i8~3pd1?7vu9!4N
南水湖 l6!5gm8?3sE1.7f
南水湖是广东省第三大人工水库,是建国以来我国七大定向爆破水库筑坝工程仅存项目。距韶关火车站50千米、乳源县城15千米,水质晶莹透碧,沿岸青山连绵,瑶寨竹木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因为湖水就是蓝绿蓝绿的,透着灵气,有人就把南水湖叫成“蓝水湖”。 o3-3AV,!4lj6!3K
南水湖位于乳源县城西部,距县城15千米处,水面达57000亩,库容12亿立方米,最深处120米,是广东省第三大人工水库。水质优良,属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湖形呈带状,水面浩瀚,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湖中有12个岛屿,如12块翡翠镶嵌在南水湖上。南水河古称洲头水,洲头夕照,自古就是乳源八景之一。 O,~8OP2;6DC6=5l
必背瑶寨 q,!1kP1:6uo7!,u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4千米的必背镇。是乳源过山瑶的聚居地之一,是旅居美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缅甸、老挝等海外过山瑶的祖居地。 x5=,Zn3~7LY6-1o
南水温泉度假村 Q8?5ws5;7hf1;4u
位于县城西15千米南水水库西半岛内,靠山面水,山清水秀,度假村地处车干水温泉,水温47℃,属碳酸钠型苏打温泉,富含氟、锌、镁、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流量0.047立方米/秒,自然涌流,清澈透明,无色无味。 v,!1PF3=,FA1=1Q
1992年11月,港商潘强投资兴建度假村,先后投入资金1100万元,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有别墅、标准客房多座,床位108个,温泉水直达浴室。餐厅一间,可容纳120人同时就餐。大小温泉池6个,面积50多平方米,温泉浴室20间。度假村还设有狩猎、桑拿、快艇游湖等娱乐项目 。 L2=,Nd5=8Hu12V
地方特产
乳源地方特色产品丰富,主要有还原笋、瑶山熏肉、瑶山苦爽酒、香芋、大布腐竹、山坑螺、金竹峰单丛茶、食用菌、南水水库野生淡水鱼、番薯干、巴西果汁等 。 M3-5QH2:7dS2~5y
所获荣誉
乳源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示范县”、“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县”、“中国金融生态县”、“中国农村水电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瑶绣之都”、“广东省绿色名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体育先进县”、“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 W4.5Ry1;8ZM5~,P
2020年6月,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u4?6BO2:7Ew,-6G
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K8?7Sd,:3kI7=1K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a4=1HX7~9sI9~4t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J3~2cd1.8GO1.,U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y6-3SW7.2ZF,+7I
网站简介
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于2005年9月开通,由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负责运行维护。 f7=2yK6=7qO8!9J
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发布的主阵地、为民服务的主窗口、政民互动的主平台,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接受公众监督、改进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设置了“新闻”、“政务”、“办事”、“民生”、“互动”、“县情”6个一级栏目,第一时间发布重大政策文件和政务信息,并面向公众提供与政府业务相关的服务和互动交流渠道。 S6.8Bu8~8sE44S
我们真诚希望广大网民通过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了解乳源情况、获取政府信息、享受政务服务、开展互动交流,并欢迎广大网民对本网站建设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U38GJ1!8Ys1:5X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