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是全球智能学科的诞生地。1985年,北京大学以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成立了信息科学中心。依托信息科学中心,1988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3年在国内率先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成功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博士点,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全球最早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大学一直是智能学科建设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h9.4cv9?1Eo8=9O
自2020年以来,在朱松纯院长的带领下,北京大学智能学科走上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12月正式成立智能学院,通过整合原智能科学系、王选计算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力量,将“智能科学与技术”纳入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依托元培学院和信息学院,打造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北大通班”、“北大智班”两个旗舰班,建设了国际领先的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2022年10月,北京大学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申报的“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探索通用人工智能新理论、新范式、新平台。2022年11月,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北京大学智能学科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k4;,YK4+2NU46F
智能学院汇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学者。现有教职员工37人,包括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新体制助理教授5人、讲师及助教2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4人。智能学院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共襄盛举。 O3+5rY6;5fC3-7E
回首过去,学院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听觉和智能系统等研究方向成果丰硕,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973、国家863和国家科技攻关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指纹识别、人工耳蜗、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场景三维重建与自由视角视频生成等方面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在服务科技冬奥、新闻出版、国防安全和网络经济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i4-2wo3+5bz5?4z
面向未来,学院将以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理论与系统为目标,探索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路径和新型研究范式,革新与融通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机器学习、认知推理、机器人学与多智能体六大关键领域,开创人工智能的统一理论,在全球率先构建通用智能体的认知架构和能力评测标准,打造可以不断演化升级的通用智能体。 q,~8kR9+1cv2!6D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统筹安排,为我们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学院将着力打造智能科学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新高地。以智能学院、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校内主体力量,联合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校外延伸科研机构,营造开放、自由、独立、创新的学术氛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结合北京大学办学目标与国际顶尖大学经验,吸引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加盟,推动智能学科“双一流”建设,助力新工科发展,为北京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S1=1qU,:9xd1;6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