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简介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是在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文学院考古学专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基础上组建而成。 X9~4kU9;8uh7?5Z
上海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始建于1978年的复旦大学分校,是我国较早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高校之一。1983年,复旦大学分校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后,学科专业成为上海相关行业领域的主要人才孵化器。 D3=4Tx2-7eZ7.1Q
1994年,新上海大学组建后,在文学院设置历史系、档案学系、文献信息管理系。2008年,成立校管图书情报档案系。2017年,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大学共建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 K9;9Bo2!6oJ7:2K
为推动新文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 2021年12月6日上海大学正式成立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3,xe1;4nf4+6b
人才培养: p5:8fT9+5SS9+6r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具有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资源管理”和“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 2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图书情报”“文物与博物馆”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考古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档案学”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信息资源管理”“考古学”为上海市唯一本科专业。 W9~,og1=2ER2!7w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成果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国家精品课程、上海市一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等多门优质课程;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上海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承担“首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制专项”1项。 P1-8pW,~2cs6+7R
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培养卓越创新人才。2017年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三等奖1项;2020年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优秀作品奖1项;坚持十年为中共一大会址提供讲解服务的 “萤火之光”志愿服务队获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R6.3aY66Sg5=4G
学科建设: w4.9Ws4.6Xh1?6U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实力强劲,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名列全国第八,上海第一;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名列全国第六。 n32cF5?6fG4?5j
在数字档案馆、档案数据治理、城乡记忆、竞争情报、科学数据开放、智慧图书馆、海洋考古、山地考古、石质文物保护、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智慧博物馆、海外中国文物、博物馆领导力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y8-5kb5.,EY4+2x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拥有众多国际和国内一流研究平台:上海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上海大学情报研究中心(2002年)、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201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2020年)、国家文物局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2020年)、上海市无机质文物考古与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21)、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2021)等。 S3~9oz3!7LH7:9m
师资队伍: s6:2EZ2.5lA9=5k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国家级人才5人(罗宏杰、许杰、潘守永、黄晓、马啸),省部级人才10人;5人担任973首席科学家(罗宏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黄继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金波、吕建昌、潘守永);1人担任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波、吕斌),1人担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黄继忠);1人为首批“全国档案领军人才”(丁华东),3人为首批“全国档案专家”(金波、丁华东、周林兴)。95%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教师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 x8.8KZ,+,YP7-5J
2021年获批上海市“文化遗产全生命周期科学保护”“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及传播”“数字资源与城市智慧治理”重点创新团队。 I1~8IS9-5kR1;,X
科学研究: Q,=4aJ67Dh5-3u
学科科研实力雄厚,近十年,获得6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6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2012、2014、2015、2019、2021年同类学科立项数全国第一,被学界称为“上大现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个。 z61xz3!,fj3~3h
罗宏杰教授主持完成的“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波教授主持完成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成果2020年获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1项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成果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u6!3zU3.7Np7+,E
国际合作: D3~3003;8pK9;2Y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紧紧依托“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国际顶尖信息学院联盟等重大平台,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国外30余所大学共享课程,与美国怀俄明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等开展田野考古学校,与国外40余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交换生合作计划,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国际知名信息学院开展科研合作,打造文化遗产和信息管理学院独具特色的国际化教学科研体系。 G4!,PU59fS6=4Z
社会服务: h8-9sR92jy3:6X
先后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申遗的考古项目和广富林遗址、岗上遗址的考古发掘,深度参与三星堆新发现的考古发掘。 G8+9sw6-2Ej,9A
先后参与云冈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秦始皇兵马俑、佛光寺东大殿等重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参与三星堆、海昏侯墓及南海一号沉船等国家重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 r1+8eV2-2cY5-3F
参与全国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十四五”规划、“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实施办法等编制与论证工作。 C3.1Qh3;,sW,=2P
目标愿景
使命:传扬中华文化,促进数字转型 j1?3pn,!9jw4.3t
愿景:根植传统,面向未来,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资源研究和管理学院 b4?4Ff6:,SE6:4T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兼修文理、融通古今的复合型文化资源管理卓越创新人才 a,+2PU2:3sp9~3P
历史沿革
1978年 A9~,Op23EJ1=,d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始建于1978年的复旦大学分校,是我国较早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高校之一。 K3:6qe5:4dO62n
1983年 A5~7DA9~5LC3?9q
复旦大学分校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后,学科专业成为上海相关行业领域的主要人才孵化器。 a2-5FX8;3tW,:3F
1994年 D4?7ds1+,SY,+1A
新上海大学组建后,在文学院设置历史系、档案学系、文献信息管理系。 s3:8nb,!7xE6;9c
2008年 O1!,b07?8Cu5.7L
整合档案学专业、情报学专业、图书馆学专业资源,成立校管图书情报档案系。 p8?,pS9~5zd4?1S
2017年 M,;8Mn1;8VL,=,o
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大学共建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 E8!2QV7~5ed4-2v
2021年 Y8~7rV5=8IC4;,e
为推动新文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 上海大学以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文学院考古学专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为基础,于2021年12月6日正式成立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学院肩负传扬中华文化、促进数字转型的使命,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兼修文理、融通古今的复合型文化资源管理卓越创新人才为目标,根植传统,面向未来,期望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资源研究和管理学院。 Q9-9YH4:8nT1.2i
聘任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先生为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在揭牌仪式现场,名誉院长单霁翔为师生带来了“院长第一课”:《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 n9!1gW86cd5:3n
学院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传扬中华文化,促进数字转型为使命;以根植传统,面向未来,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资源研究和管理学院为愿景;以培养兼修文理、融通古今的复合型文化资源管理卓越创新人才为目标。 F5~,eE6!6EB3~,E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