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锁定
主办: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新街22号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网站详情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简介

九三学社于1951年7月在西安成立九三学社中央直属西安小组,同年12月成立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处,积极开展发展社员建立组织工作。经过一年多努力工作,一大批政治进步、学有专长、年富力强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加入九三学社。1953年12月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九三学社西安分社正式宣告成立。1983年9月,西安分社改建为九三学社陕西省工作委员会。1984年10月,正式成立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V9+60j9:4ls8?3w

九三学社在陕西建立组织后,推动社员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强思想改造,搞好本职工作,向科学进军。努力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及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为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K1,kb6~9On7;2Y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九三学社社员经受了严峻考验,没有动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在逆境中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仍从事科研、教学,著书立说,坚守岗位,开展工作。 T9;6pF87FJ8=9O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大会以后,九三学社社员不但在政治上获得解放,学术上也重新焕发青春,他们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九三学社陕西省组织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发挥自身优势,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举办科技讲座,开展科技咨询、支边、支农扶贫、办班、办学活动,为陕西经济发展服务,受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热忱欢迎。 J51rs7-90i8~8R

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和职责,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参政议政意识不断提高,领导人亲自抓参政议政,注意发挥组织作用和群体力量,选准项目,深入调研,参政议政成绩显著,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在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促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祖国统一事业各方面,都做出了新成绩。 H7~5Yd,;3rb27Y

九三学社在陕西的组织建设经历了从直属小组到陕西省委员会的发展过程。1951年7月成立九三学社中央直属西安小组,1951年12月成立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处,1952年9月成立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委会,1953年12月成立九三学社西安分社,1983年9月九三学社陕西省工作委员会成立,1984年10,成立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简称:九三学社陕西省委)。 e,;,ad6=6LP2?8C

一、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成立前的基本情况 Y6.5Vt1~2AH,=,Q

(一)九三学社中央直属西安小组 Q5!,We2+5Td6-8R

1951年7月,九三学社中央指定在西北教育局工作的社员李壮猷为组长,在西安成立九三学社中央直属西安小组,当时全省有4位社员。 d5:7Sc4;1sT3.6R

(二)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处 I3;6pr3~,DE69s

1951年8月,九三学社中央派时任九三学社中央理事、副秘书长方亮来西安指导开展工作,在中共西北局统战部,中共陕西省委、西安市委统战部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发展社员建立组织。在发展西北医学院教授、代院长侯宗濂,西北大学教授张伯声入社后,九三学社中央决定设立西安分社筹备处,1951年12月,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处成立,九三学社社中央指定侯宗濂为召集人,张伯声、李壮猷为副召集人。 l6.4Ax6.8ve9:4x

(三)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委员会 p,~3SN,~80Q7!,h

1952年9月3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侯宗濂、张伯声、李壮猷、贾则复、叶守济、王振华、董大酉7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侯宗濂为召集人,张伯声、李壮猷为副召集人。9月29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委员会搬入西安市开通巷2号社址办公。 s9?5mT4-7Xc1:5S

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围绕中共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社务工作,并在工作中发展社员,先后在高校、医院等单位发展社员82名,建立7个基层组织。 K2:6gC9;7sv2+3w

(四)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委员会 q8:7Cs8?1hd5-1Q

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筹备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工作,1953年12月17日至19日,在西安召开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一次社员大会,宣告九三学社西安分社正式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由13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一届委员会,侯宗濂当选主任委员,张伯声、辛树帜为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三个工作机构,办公地址仍然在西安市开通巷2号。 d,=4pC7!3Ui6-5H

(五)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二届委员会 F8-3Yj4~,Ae5!2q

l956年1月14日至l5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二次社员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由l5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二届委员会。在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侯宗濂当选主任委员,张伯声、辛树帜为副主任委员。同年6月,出版发行铅印的西安分社机关刊物《西安社讯》。1956年11月,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会议决定成立科学文教工作委员会,1957年1月13日,第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成立妇女委员会和对台广播小组。第二届委员会期间,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没有变化。 a6;4uV3:7jk7.,P

(六)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三届委员会 y3~4AU3=8yX5?1F

1958年10月11日至13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三次社员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由17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三届委员会。10月13日,三届一次委员会议推选侯宗濂担任主任委员,张伯声、陈大燮为副主任委员,任命贾则复为秘书长。1959年1月,九三学社西安分社行政关系由中共西安市委领导,改为中共陕西省委领导,机关编制、供给关系改由陕西省有关部门管理。第三届委员会期间,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没有变化。 q4-3tc7=,iH74C

(七)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四届委员会 y,7zZ9+4qd7,T

1962年2月12日至16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选举出由19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四届委员会。在2月16日召开的四届一次委员会议上,侯宗濂当选主任委员,张伯声、陈大燮为副主任委员,贾则复任秘书长,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没有变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四届委员会被迫停止工作。 s76ZD4!8wz8;7t

(八)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临时领导小组 J8=3nJ8+4yS6?8w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11月5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成立了以侯宗濂任组长,张伯声、陈大燮任副组长,由贾则复、洪青参加的临时领导小组,负责恢复时期的九三学社工作。临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79年3月,因陈大燮去世,由沈尚贤担任副组长,1977年11月,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临时领导小组搬入西安市东木头市19号原民盟地址办公。 C9~6tX5~,Bw3+6p

(九)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五届委员会 R6+4Wk4?30F4?7Z

1980年5月16日至20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召开第二次社员代表大会,大会选出由26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第五届委员会。在五届一次全委会上,侯宗濂当选主任委员,张伯声、赵文钦、沈尚贤当选副主任委员,贾则复任秘书长。1982年10月19日,西安分社五届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设立科学文教工作委员会、联络委员会。1983年3月18日,西安分社五届委员会常委会议决定撤销办公室,恢复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处等工作机构,机关办公地址不变。 z1=8nD7-7Pz8.3C

(十)九三学社陕西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西安分社社员代表大会 L9-7fn,;8JE2-2H

根据新的《九三学社章程》规定,1983年9月10日至11日,九三学社西安分社社员代表会议(后作为西安分社第三次社员代表大会)暨九三学社陕西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原西安分社主委侯宗濂在宣告九三学社陕西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时说:“经西安分社常委会研究决定:原有西安分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作为陕西省工作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一切人事暂时不变,待全国社员代表大会后,根据新社章和新老合作与交替精神,再进行改选”,即九三学社陕西省工委主委为侯宗濂,副主委为张伯声、赵文钦、沈尚贤,机关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不变。 P,:3qy42l07-8A

二、建立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06~4oe2+2Ix64Z

(一)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六届委员会 S7.3di58yA6-2Z

1984年10月11日至14日,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四次社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选出由38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六届委员会,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正式成立。在六届一次全委会上,侯宗濂当选主任委员,张伯声、沈尚贤、陈学俊、胡同光当选副主任委员,韩增尧任秘书长。1986年10月7日至8日,在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增选刘荣汉为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副主任委员。1987年11月18日,六届委员会常委会议同意韩增尧同志辞去秘书长职务,增选王戍堂、韩增尧为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命刘荣汉为秘书长(兼)。这次社员代表大会标志着陕西省九三学社组织机构从西安分社到九三学社陕西省工作委员会后,再到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六届委员会机关工作机构设组织部、宣传部、科教部、秘书处,办公地址不变。 H1?9UY8:5dO,~4d

(二) 九三学社陕西省第七届委员会 L8=5Yr7.3Yv8-2E

1988年7月19日至21日,九三学社陕西省第五次社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选出由46名正式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九三学社陕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在7月21日召开的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学俊当选主任委员,沈尚贤、胡同光、王戍堂、韩增尧、刘荣汉、潘蓓蕾(女)当选副主任委员,刘荣汉兼任秘书长,会议推选侯宗濂为名誉主委,张伯声为名誉副主委。1989年4月17日,七届五次常委会议决定,将宣传部改为宣传联络部,决定成立政法工作委员会。1991年2月5日,七届六次全委会议决定,增选姜信真、张健民为七届社省委委员;增选姜信真为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意刘荣汉辞去兼任的秘书长职务,任命张健民为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秘书长,1991年11月25日,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机关迁入西安市西新街22号民主党派大楼8楼新址办公,机关工作机构不变。 T5-8ke9:1rX8?1I

(三)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八届委员会 V4~,Yb,;6Qe3;6i

1992年5月14日至16日,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六次社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由47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八届委员会。在5月16日召开的八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陈学俊当选主任委员,姜信真、胡同光、王戍堂、韩增尧、王秀华(女)当选副主任委员,张健民任秘书长。1992年5月,经主委会、常委会研究对各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整,决定设立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祖国统一、政法、妇女、离退休7个专门委员会。社省委机关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不变。 m7~7ej9=3UN4?20

(四)九三学社陕西省第九届委员会 V75JO6+5Ah6~3c

1997年6月17日至19日九三学社陕西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西安陕西宾馆召开,172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由47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陕西省第九届委员会。在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姜信真当选主任委员,王戍堂、魏成寿、侯义斌、周卫健(女)、刘石民当选副主任委员,九届常委会任命刘石民为秘书长(兼)。同时推选韩增尧为名誉副主委,王秀华(女)、王锡朋、李壮猷、林钟祺、黄怀仁、高鹏、刘铮为顾问。1998年2月26日在省市民主党派大楼报告厅召开九届社省委各专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九届社省委设科学技术经济、教育文化、医药卫生、政法;妇女、祖国统一、离退休7个专门委员会。社省委机关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不变。 f6!8wk6,HT1+5w

(五)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 m5.9F08?4nT7;1H

2002年6月16日至18日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西安陕西宾馆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81人。会议选举产生了由49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6月18日 在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刘石民当选主任委员,侯义斌、周卫健(女)、米烈汉、赫英、刘斌(女)、唐德瑞当选副主任委员。十届常委会任命佘振纬为秘书长。第十届社省委设科学技术经济、教育文化、医药卫生、政法、妇女、祖国统一、离退休7个专门委员会。2007年2月经陕西省编办审批,社省委机关工作机构增设参政议政部,办公地址不变。 C8-6aG2:9uK9.1V

(六)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 t4?,kT21Gf8-5P

2007年7月5日至7日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西安陕西宾馆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195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由55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7月7日,在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卫健(女)当选主任委员,米烈汉、刘斌(女)、唐德瑞、李佐成、许春霞(女)、赵东科、奚耕思(女)当选副主任委员,十一届常委会任命高辉为秘书长。2008年1月7日经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议审议决定,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设立科学技术、经济、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与法制、妇女、海外联络、离退休等8个专门委员会。社省委机关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不变。 W1+4yb4=,kL5.6b

(七)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 N4:3jR1!5Wn8=2S

2012年7月26日至7月28日,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共210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由63名委员组成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在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卫健(女)当选主任委员,李佐成、许春霞(女)、赵东科、奚耕思(女)、高勇、赵力强当选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任命高辉为秘书长。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设立科学技术、经济、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与法制、妇女、海外联络、离退休等8个专门委员会。社省委机关工作机构和办公地址不变。 n6~5SZ4=3oG4.7u

(八)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 Z8-8Fj,-6IX2=,P

2017年11月14日至15日,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陕西宾馆隆重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共210名。大会选举产生了由65名委员组成的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在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产生23位常委,郝跃当选为主任委员,许春霞(女)、赵力强(专职)、高岭、巨拴科、王晓萍(女)、李敏、陈怡平当选为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任命高辉为秘书长。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设立科学技术、经济、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与法制、妇女、海外联络、离退休等8个专门委员会。社省委机关工作机构不变,办公地址变更为: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东段388号省政协办公大楼。 a8-1Tn32vH4!5e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相关热词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世界华人网

    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是全世界华人、华侨、华商、华裔大联合、大团结的国际性社团组织,以分布在180多个国家8000多万名世界各地华人大联合大团结为目的而成立的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凡有华人生活的地方都设有世界华人联合总会常设机构,如:世界华人联合总会(中国)、世界华人联合总会(德国)、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日本)、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法国)等

  • 封丘县人民政府

    主办:封丘县人民政府 ;地址 : 新乡市封丘县民主路108号

  • 钟山县人民政府

    主办:钟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钟山县大数据发展局 ;地址 : 贺州市钟山县兴钟中路4号

  • 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 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大学。建校60余载,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1988年原农学系分设为农学系和园艺系,1999年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园艺系和原内蒙古林学院植物生理、植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教研室合并组建成为现在的农学院,2019年农学院分设为农学院和园艺植保学院,是学校组建院(系)早、办学规模大的学院之一。

  •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甘肃省交通学校,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甘肃省唯一一所交通类普通高职院校。目前在校生10000余人,2022年入驻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千亩校园。学院现为省级文明校园、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双高”建设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甘肃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首批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衡阳铁路工程学校,1951年由铁道部创办,首任校长是原铁道兵副司令员、原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将军。2000年衡阳铁路运输技术学院并入,2004年划归市委、市政府管理,2005年升格为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衡阳市职工大学并入,2011年更名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整体搬迁到酃湖高铁新城办学。

  •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在原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创建而成。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45人,一级注册建筑师3名,注册城市规划师5名,二级注册建筑师1名。全院专任教师来自国内20所不同高校,多名教师毕业于建筑老八校及名牌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大连凌水主校区)

    学院坐落在大连理工大学建校初期的市内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古典而现代。学院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主要特质的大工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创建品牌”为指导思想,传承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依托校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为社会提供了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已形成具有大连理工大学特色的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