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2004年改系建院。历经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的跳跃式发展,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生命科学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与科研业绩突出,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D27Ko1;2nB4~3p
学院以科学研究为龙头推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近几年,学院主持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多项,研究经费6千多万元,学院的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有11人次在SCIENCE、NATURE、CELL、PNAS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申请专利34项,14项获得授权,科研成果丰硕。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拥有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建有“植物基因资源与低碳生物技术”和“DNA损伤应答”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所有的二级学科,其中生物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全国第27位,位于全国该学科的前30%;学院还建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校硕士和博士生400余人。 v1+9lu6=4pf7=1C
学院现有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该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下设生物科学(师范)、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三个方向,在校本科生450余人,2002年7月北京市教委批准在我院建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基地”,2005年8月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师范)方向,主要培养中学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非师范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教学、开发以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近些年,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把本科生教学工作摆在学院发展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成果,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拥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双语示范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3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拥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位,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1位。本科生考研、出国深造达45%以上,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生物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邀请30余人来校开展交流与合作,选派7—10人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学院每年接收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及访问学者10人左右。目前,学院与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协议。学院还与中科院、军科院、农科院等20多个研究所、北京市数十所著名中学联合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锻炼的平台。 x9?6dF9:4tU4.2F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学、 科研用房6000多平方米(即将建成的理科大楼教学、科研用房增至14000平方米),其中,本科生基础实验室7个,专业实验室3个,研究型实验室16个,标本室3个。学院拥有先进的现代化仪器及设备5000多件(套),总值超亿元人民币,其中,在核酸、蛋白质和细胞三个层面上进行了系统、完善的仪器设备配置,硬件设施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学院的“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是高校中唯一的以古昆虫学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也是我校特有的优势学科。实验室拥有各类昆虫化石典藏20万件,数量已超过著名的大英博物馆,为世界第一。实验室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近3年来平均每年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近40篇,在国际同类研究单位中名列第一。 P7;5Ct8;9Td6.7m
学院坚持“凝聚人才、持续创新、质量至上、体制保障”的建设宗旨,面向北京市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灵魂、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构筑面向未来的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生态友好、和谐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 n5-7IH2~6gC,!9G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