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珠海校区)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珠海校区)

锁定 排行
1927年,中山大学创办了国内首个天文学系,1929年又在今越秀山修建了中大天文台。广州经纬度的首次决定、航空学校天文学教学等,中大天文学师生均有参与。1952年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天文学系全体师生和天文台全体员工、仪器设备调整入南京大学。2013年12月28日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成立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复办了中山大学的天文学科。2015年9月16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正式成立,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成为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一部分。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珠海校区)网站详情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简介

一、办学传统 o8-2rN2~3TI9:6P

1927年,中山大学创办了国内首个天文学系,1929年又在今越秀山修建了中大天文台。广州经纬度的首次决定、航空学校天文学教学等,中大天文学师生均有参与。1952年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天文学系全体师生和天文台全体员工、仪器设备调整入南京大学。2013年12月28日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成立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复办了中山大学的天文学科。2015年9月16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正式成立,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成为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一部分。 07?1eM2-3hJ4-8J

二、学院概况 N,.,zS,+1PT3~3l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是位于珠海校区的整建制学院,是中山大学十三五规划发展人文学科和理科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c5!9tR2?6nI5-8g

物理与天文学院以建设国际一流理科学院为目标,教学上采用通识教育和精英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弘扬“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学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科研上以按照“三个首先想到”为标准,面向基础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将科研活动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努力打造物理学和天文学两大一级学科。 g8?3TJ9;6Eh4=6J

物理学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引力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原子分子物理、量子精密测量、以及空间科学和技术等。 o3;5rS,8DB8?,e

天文学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引力波天文学、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与星系形成理论、高能天体物理学、行星科学与天文观测等。 v3.1ZW4?7Qw2+,Y

三、发展规划 T1~1Mp9+7jI4=9k

根据中山大学对珠海校区“提增量”的定位以及发展深海、深空、深地等学科群的总体布局,学院已经初步形成“123”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即依托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简称“天琴计划”)、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简称“巡天中心”)两大国家级研究平台和广东省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级平台,引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深空”1个学科群,支撑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重点发展引力物理、天体物理、量子物理3个研究方向。 I2.6ZL6-6rS64N

天琴计划是罗俊院士及其团队提出的我国主导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其基本方案是于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建成空间引力波探测天文台。天琴将打开0.1mHz~1Hz频段的引力波的探测窗口,主要探测对象包括了从几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到星系中心高达上千万倍太阳质量的大质量黑洞、银河系中大量的致密双星、邻近宇宙空间的恒星级双致密星、以及源于早期宇宙的引力波等,将对天文学、物理学研究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天琴计划提出了“0123计划”技术路线图来稳步推动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其开展将推动我国高精度空间探测载荷及卫星技术跨越式发展,在各个阶段所取得的技术进步也在地球重力场测量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b6;6Nn2-4pa1-,T

巡天中心是发挥好中国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挖掘科学价值的研究实体,按照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之后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巡天空间望远镜作为空间站工程最重要的空间科学设施,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指标最先进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依托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建设,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借力大湾区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政策优势,以港澳为纽带,凝聚大湾区天文科研力量和国内外优秀科学团队高效开展天文科学交流与研究,助力学校天文科学水平迈向国际一流,服务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 Y2=7gW,~7xm,+3q

量子物理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学院量子物理研究团队以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和原子分子光物理学科为基础,以精密测量与信息处理为导向,发展基于量子力学相干态和纠缠态的交叉前沿科学。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信息测控作为第二次量子科学革命的重要研究方向,将孕育二十一世纪的颠覆性技术,有望在量子模拟、量子计算、量子网络、量子通信、精密光谱、超级遥感和分子工程等领域带来变革。量子物理相关团队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高地,实现原子分子光物理与量子技术的融合交叉,取得原创性的基础科学重大成果,推动量子技术服务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需求,支撑以天琴计划为代表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深空深地深海”研究,培养优秀量子科技人才。 I7=4Hd6=2UC5-,e

四、人才培养 098Xq5-8ox4.,J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未来科学家 Z2+2Lf75HZ7!5u

学院设立本科“物理学类”本科专业(含物理学和天文学),注重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宽广坚实的基础(包括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宽广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适合在物理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进行科研,以及在尖端技术领域工作的拔尖人才。 K8!9KB1;,rx3-4p

学院将全面施行精英教育,并采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100%本科基础与核心专业课程由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授主讲。学院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由长期工作在科研前线的教师引领高年级本科生进行早期科学研究训练,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并由工作在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担任班主任。 n,-2Vt5~4jm7~1S

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爱国情怀与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学识与宽广学术视野、创新思维与深厚科学素养的物理学拔尖人才,通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前沿问题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关键科学技术领域,打造“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未来科学家,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强基计划构建分阶段、分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将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为“强基础、育情怀、进前沿”。硕博阶段培养目标为“求创新、担使命、克难关”。 p61Gb4=1TG52G

根据学校统筹安排,我院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已从2020年开始招生。 P1+7YQ71HK6:2m

五、专业介绍 D86qa,;8pf1?1h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本科物理学大类专业,包括两个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含引力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和天文学(含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宇宙学)。 K6~7VQ58BT34O

本科一、二年级按大类培养,三、四年级按分流后物理学专业和天文学专业进行培养。 A4-4Sc4-9ek1~4Y

专业课程设置 B9?3Ab2;6Qs9.8l

专业基础课程: z,;4sy6!7YX7:,s

大类课程:高等数学(一 )、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理工类)、力学、预备实验、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基础天文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方法、电子技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科学研究前导、毕业论文选题、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L8-3aW2-7Rq1=4e

物理学专业:物理专业实验、 u9:1gz5;6fP6.2I

天文学专业:天文观测实践、天文观测技术与处理。 T9-9XY1=5iO6.3k

专业核心课程: T1;3JQ1.7gf9?30

大类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v6-1OU9+8nq5=3s

物理学专业:固体物理、计算物理。 E1?9tu1+4FB6+,w

天文学专业:天体物理概论、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基础。 o8?4LQ,.9tX5?9w

专业基础选修课程: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程序设计、高等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机械制图、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群论I、经典场论、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经典场论、光学机械设计、控制理论基础、量子技术导论。 D8,lL6-8e05-,S

专业选修课程: A6.9Kg1+7qU1!8v

物理学方向:精密测量物理导论、量子光学、物理学前沿、核物理概论、电子技术实验II、激光原理、引力波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创新实验、广义相对论、精密光学测量技术、高等原子分子物理I、高等量子力学等课程。 e3.3wX46Xa2.6Y

天文学方向:、天体物理概论、星系宇宙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前沿、天体流体力学、实测天体物理、空间科学与工程概论、系统仿真概论、高能天体物理、计算物理、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恒星物理、高能天体物理。 S5?2Gw6.6Dq9.9q

荣誉课程: v59jB1;9JF8:4d

物理学:量子信息学、高等统计物理、量子场论I、量子精密测量、基本粒子物理I、测量数据分析与建模、天体辐射机制、量子频标。 e9;1Us9~1qE5~5V

天文学:星际介质物理、星系天文学、星系与星系团中的暗物质、基本粒子物理I、天体辐射机制、天文中的机器学习、粒子天体物理、宇宙大尺度结构、早期宇宙、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Z1;,rD2=6Gt46C

六、师资力量 f9=1Bw6!8HV3!9q

学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吸引多位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加盟,师资力量迅速壮大。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教授29人),其中两院院士2人(含1名兼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5人,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约60人,还有专职科研人员及博士后48人。 C9!3PU1;9jk3!9i

七、毕业去向 R3:7rm4-9MH7;,q

根据学院十三五规划,预期每年毕业生中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将超过80%(其中20-30%出国深造)。学院将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极力推荐和帮助学生到国际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除了官方的渠道(包括,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留学计划、“中美天文领域(10+10)大学校长论坛”的留学生派遣计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联合培养计划等),还包括教授们的独立推荐渠道。同时,“天琴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合格人才,优秀本科毕业生将有很大的深造机会。 l,+6mk7;8rT5?4V

作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新建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诚邀来自海内外优质人才与科研团队加入到学院的教学科研队伍中来,共同构建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 S3;1TA6+4Oa8:9y

地址:中国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中心大楼2单元3楼 a2-9OP2~2Ie17E

邮编:519082 j,!80j8?,pj4+9R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珠海校区)相关热词

中山大学体育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9人,高级讲师3人,专任教员9人,讲师20人,教员4人。教师队伍中,取得博士学位的13人;国家级健将14人,国际级健将6人;国家级裁判员6人,国际级裁判员4人、奥运冠军4人。已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及训练水平较高,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师资队伍。详情>>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

    药学院成立于2008年3月,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实验技术人员12人。主要从事与药物研究、开发、应用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是红土地上成长发展中的药学人才培养基地。

  • 金堤永固网(中共淮安市洪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淮安市洪泽区监察委员会)

    主办: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洪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淮安市洪泽区监察委员会

  • 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主办: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景阳街132号

  •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是全校最富综合实力的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24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名,舟山市11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1名。现有本硕学生1000余名。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

    后勤服务中心是在学院党政领导下,按照高校后勤改革的总体要求,负责全院师生员工后勤保障工作的中层职能部门。

  •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常州市生态环境局 ;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

  • 三峡大学档案馆

    三峡大学档案馆是湖北省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A级单位,是我校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和集中管理全校档案的业务机构,下设办公室,内设综合档案室、干部人事档案室、学生档案室、财务档案室、技术编研室和校史、教学科研成果展览馆。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高级职称4人。

  • 江都党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中共扬州市江都区委组织部)

    全国党建联盟网站,江都党建网。主办:中共扬州市江都区委组织部 ;运管:扬州市江都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

  • 攀枝花攀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攀枝花学院资产经营公司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三线大道北段10号

  • 杭州医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杭州医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临安校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颐康街8号)、 滨江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81号)、黄龙科教中心(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82号) 、青山湖科创中心(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创业街218号)、滨江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