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简介
发展历史: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最早追溯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后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多次优化调整;2001年,学校第一轮学院学科调整将水土保持专业从资源学院分离出来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形成了独立的院系和学科体系;2010年,依据学校更名和学院学科的第二轮调整需要,学院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学院和学科体系;2017年,为顺应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学院学科调整的需要,我院变更为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2019年,学校院系调整改革,我院变更为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M5:2hI3=6pm5=2I
教职工与人才:学院现有全职教职工58人,其中,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6人(含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1人、实验师2人。学院有特聘院士1人、国家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基金海外杰青1人、国家杰青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特聘教授1人、云岭高层次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云岭名师1人。 F,?7xt1?9ew9;1s
下设系和专业:学院拥有生态学系、水土保持系、环境工程系和土壤学系四个教学系;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土地资源管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有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云南省高等院校教学团队1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云南省水土保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N2?3HL8-,rN2.3F
学科与科研:学院拥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态学)和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生态、土壤生态、森林生态和恢复生态),其中,生态学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云南省高原A类学科。学院有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云南省高校土壤侵蚀与控制重点实验室1个和云南省高校山地农村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1个,西南林业大学山地农村清洁小流域建设省创新团队1个,有校级科研平台5个,分别为石漠化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建)、石漠化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由向仲怀院士牵头组建)、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中心(由国家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基金海外杰青获得者、云岭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马奇英教授牵头组建)、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学院已形成了土壤污染防治、石漠生态治理、水土流失控制、流域水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治理、脆弱生态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八大主要科研方向。“十二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达8000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近90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30项、科技部星火计划4项、国家林业局项目12项、省级科研项目近40项;先后公开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SCI 18篇、EI 42篇、中文核心期刊64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申请国家专利12项,获得行业标准4项,发布咨询报告10余篇,建设成果推广基地40余个,举办学术会议(报告)50余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0余人次。 D,.,wZ4=6mJ1+1K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