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介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于1958年建院,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原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郊区,“七五”期间部分迁至成都市,九十年代于成都市近郊新建了聚变研究实验基地。 k3;3UZ,7Ti28V
研究院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依托核工业体系,经过40多年的努力,拥有较完整的开展核聚变能源研发所需的学科及相关实验室,先后承担并出色完成国家“四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研制”及“十五”“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任务,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实现了中国核聚变研究由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发展,是中国磁约束核聚变领域首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单位。聚变研究和聚变相关技术的开发获多项国家专利,具有原创性的分子束加料技术等研究成果在国际聚变一流杂志及国际聚变能源大会上发表。 c6;7LL5:,0L8-2o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有职工1700余人,科技人员1100余人,研究员7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55人,中级研究人员434人;共有18个研究室;已培养出300多名硕士、100余名博士研究生。 b3:5bD,!6cQ6:8E
历史沿革
1958年,研究院的前身黑龙江省原子核物理研究所成立。 c7~6Hn6!6UD6.4m
1963年2月,研究所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改名二机部东北503所。 T5:9nu2+6TV3?9l
1965年,503所与二机部401所14室及水电部电力科学院热工二室合并成二机部585所,迁建于四川省乐山市, C9!9Xe,?2Lw2-6w
1985年,研究所扩建于成都市。 h8.1fQ3!5nL2.8L
1988年10月,改名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l9;1hi8=3QR8~1g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有职工1700余人,科技人员1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已逝世),研究员7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55人,中级研究人员434人。 e6!8wj1~2HA,~8N
科研部门
根据2020年10月学信网及研究院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下设三个二级单位,共有18个研究室和1个重点开放实验室,并设有等离子体应用中心、低温超导中心和计算中心。 c2=4OK3-3Ml1+1w
下属二级单位:聚变科学所、成都企业部、乐山基地。 N4+4Xt,9LW21U
院级实验室:成都企业部先进等离子体技术实验室 x34Vl1?2ur5+,N
联合实验室: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联合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共建) n,-3Nc5!6vG9,Z
设施资源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同创材料表面新技术工程中心主要设备有多功能视线离子注入机、生物离子注入机、多功能离子注入机、全方位离子注入机、全方位离子注入/沉积系统、汽车零部件专用镀膜机、车灯保护膜镀膜机、磁控溅射镀膜机、多弧离子镀膜机、非平衡磁控溅射镀膜机、工模具离子镀膜机、柔性基材卷绕镀膜机、多功能复合镀膜系统、直流射频等离子炬及废物焚烧系统、射频等离子体球化技术及设备、各种逆变开关电源、特种高压电源、自动控制电源、真空测量仪器及其它非标设备等。 E82Sw7?1jV6!5W
学术交流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第二十一届世界聚变能源大会、第十三届“国际托卡马克物理活动”(ITPA)诊断会议、第九届“中日聚变/裂变及先进能源系统材料会议”等国际会议;每年都有外藉科学家来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或短期技术合作;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派出600多人次赴国外工作、进修和学术交流;随着ITER计划的实施,研究院不断派出人员参加ITER计划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到ITER国际组织任职和工作。 r5=3AL,~8PN3?,Y
科研成果
科研成就
(部分) k8;2qs4=4Nd86K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取得了5000多项科研成果,获部省级成果奖4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q9!3kA,:8rQ1!5u
时间 获奖题目 获得奖项 b1.,Uy,?9YI6=4t
2018年 j5?5OR3;2nH89K
高时空分辨的主动光谱诊断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 r2~8ke9=,mZ8?9w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r5-8IZ8~1jY1;4F
2018年 s2=,0N1.8PL8!1n
磁约束核聚变高能离子损失测量系统研制 N8+,dn1.,vN4:4K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S9!9Jq93Ic2?6o
2018年 j7~,hv82Xm8~3h
聚变诊断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J8,WM9;3NU5-5K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R89nP,!8yI,~3B
2018年 n5!6tt6.8ky6?3d
高功率长脉冲毫米波测试平台 l1-5xB7?1ih62Q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B,.6lp9:2Kp1;2g
2018年 x1:4wc2-6pp1+7Z
高时空分辨的主动光谱诊断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 l9-4de5~1wP5.9k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o4=8lm5~5Xi,:3f
2018年 n,!6nt2+7ey5~1o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高热流第一壁技术研究 Q13gH9~1gs7;4m
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v2.8Pm,+4a07;4M
2017年 F3-7xr5=6Lr1~7d
高精度高时间分辨太赫兹激光偏振仪关键技术 Z1!7oz8+4tQ4-9d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m8!5T04~1Di7?1q
2017年 F8=1yx3:7Pk2:1q
HL-2A装置大功率LHCD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 O9:5zD2.8PH4-2W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T7~3Hp4.8EJ3:1s
2017年 V5;3fH3~6vz3.6k
等离子体芯区湍流和径向电场分布测量系统 D5!9wY9-8Nv83U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S12Ic8:80g3!9R
2017年 b2-3nP3~8Qp1=9R
HL-2A装置中平面毫米波集束式发射天线研制 q,+7bW8;6sv29Z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P1.2Yi2~4iN4-6f
2017年 A8~6gE8.6gu5!4C
高精度高时间分辨太赫兹激光偏振仪关键技术 V1:2mZ9;2YN2?,U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M,-3kI5;4Kz9;1q
2016年 v4:5iT5?4um1-5w
基于大口径光学和多波束技术微波反射成像系统研制及湍流成像研究 y9=2Xo7+9bP,-7K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A2~8jB7+1Fa34S
2016年 Z2:9XG5;6IE2:2T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高强度特种大型螺栓研制 S2-6Us,-,Ik7~1T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x6+9sf,+1Bn8;6V
2016年 Y,?8Gr39hG9;,s
ITER第一壁Be/CuCrZr合金热等静压焊接扩散阻挡涂层的原位制备工艺技术 e4:8AR9;5By5;,C
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X9:8sb7=6Gn5:9Q
2016年 P8+5cb5+4Df9.2r
基于大口径光学和多波束技术微波反射成像系统研制及湍流成像研究 T2?9pi1=8jI2~4s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S8=,Dl9-4vn,.5B
学术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是原国家科委批准的中央级学术刊物,是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会刊,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主办,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全文入选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的来源期刊,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物理类和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多次获四川省优秀期刊奖,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九五”国防科技情报刊物二等奖 。 l,+,Pw6:2mG5?50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批准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于1999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在乐山基地创办了“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学院”,该学院2003年发展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w9-8xd8=2qn4!7j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 s11sF4?6Io,!9f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 j2+4er1+4dy6-1t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流动站 w39jF3=1OL1?7e
教学建设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已培养出300多名硕士、100余名博士研究生,此外还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参加ITER计划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研究院有硕士生导师44名,有博士生导师33名。 r9-1AM1!5mZ8!9R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核心价值观:责任、安全、创新、协同 K8+6t01;8FU4!6O
核工业精神: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 s3:8c03-,RC1-7L
形象标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统一使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形象标识。 T9;8LS,=5qX4;8L
标志图形为原子核模型图案和“中”字造型的结合,图案中电子轨迹线条含变体的“C”和“N”英文字母,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英文缩写“CNNC”。 j,=5ND4.4SY5:6a
整体图形是一个从下而上的立体透视,其节节攀升的势态,呈现出勇攀高峰的精神,象征着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勇往向前、争创一流。 g7!4wl7:8af1!3X
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三号 成都市西南航空港黄荆路5号(聚变研究基地) y5.7vf7-9On9!4c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