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简介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成立于2012年5月,其前身为山东大学东方考古中心。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任名誉院长,方辉教授任院长。 S520x3.1aJ4;8M
文研院位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内,与位于济南中心校区的历史文化学院实行一体发展,同属于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办学特色和重点发展领域为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中国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和水下考古等。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的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耶鲁大学共建)为首批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下设环境考古、文物保护等9个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玉石和陶瓷考古、文物保护、室内考古发掘、同位素考古、古DNA研究、古地磁、古人类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7.6ND7:7TB7=9e
文研院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3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硕士导师21人,博士导师9人,95%拥有博士学位。研究院有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泰山学者1人。卓越的团队配置为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r8-7qI,.,ew8-8k
文研院重视拓宽国际视野,走国际化合作的道路。近些年来,在台湾立青文教基金会和唐仲英基金会资助下,同时依托“环境与社会考古基地”,与海外2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合作协议,主要有美国耶鲁大学、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西蒙菲莎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 O7:6FV8=,pl6~5r
古史重建和中华文明起源一向是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的主攻方向,未来文研院将仍然瞄准这一方向,从器物-技术、制度-社会、文化-认知和环境变迁等角度,揭示我国主要区域社会的复杂化进程,阐释中华文明起源的机制和早期形态,并通过与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在国家形成和早期国家形态方面的比较研究,探索、总结中华文明的特质及动因,在文明起源理论建设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山大学派。文研院将进一步密切与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大力加强协同创新,求得学科和平台的可持续性发展。 F1;9TB9=4cm3;6r
将坚持开放性、国际性的特色,将文研院建成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与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高端科研中心、高水平咨询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P8?3mb2?1md9:5Q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