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其前身物理系始建于1958年,物理学科是青海省开展物理教学和科研最早的学科之一,为省级重点学科。1987年开始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3届智能仪器方向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拥有物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电子与信息技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研究所4个。实验室用房面积4500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设备5670台件。 q5-6bU2-1VY,=9z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讲师以下28人,博士25人(在读9人),硕士以上学位3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拥有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高端创新人才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9人,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昆仑英才计划专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135高层次人才3人次. n,-9cr4:8By,+8A
近五年共主持科研项目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38项,其它项目8项,主持项目经费达700余万元;完成项目20余项;自主研制的“智能电子自旋共振仪”等智能设备已实现产品化;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获青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近五年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EI索引60余篇,核心40余篇;出版著作4部;获批国家专利18件。 C4!2nL1=3lo8?1b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先后承担教改项目(含大学生创新项目)200余项,其中教育部新工科研究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1项,大学生创新项目200余项。已完成教改项目1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奖1项,二等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 S99EE3+1xp6:7D
培养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奖近100项,其中获全国物理实验技能竞赛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获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3项,获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0余项;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交行杯”青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承担大学生科技创新省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200余项,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50余项。学生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100余件。现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4个,大学生创业团队6个。2010年以来学院就业率一直稳居学校前列。 F2:2Bq8?1QK96J
历史沿革
青海师范大学的前身青海师专始建于1956年,1958年扩建为青海师范学院时增加了物理专科,此即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雏形;随着学校的发展1960年成立了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始本科教学,招生物理学本科专业。这一时期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的一批老师陆续来到学校,包括陈宝贞老师、杨淼老师、张玉春老师、蔡本同老师、李其成老师、张如刚老师、郭爱琴老师等。此后几年虽然由于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青海师范学院经历了大规模裁减、更名、隶属关系变更等重大变化,但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终得到了保留,并于1998年和青海教育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合并,进一步发展壮大了。 W8:2Vm5?8MU6+1K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1966年文革时停止招生,文革后期1971年10月恢复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3年,实行厂校挂钩教学,同时招收了进修生,学习期限1年;这样直到1976年,招收了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高考后,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建设逐步走上正轨,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完善了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得以拓宽,由起初的一个物理学专业发展为理学工学专业并举,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于1992年招生首届计算机及其应用专科生,1998年招生首届电子技术应用专科生,2001年招生首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同时还不断努力提高学科层次,于2003年建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生学位授权点,2004年起至今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生。至今已陆续招收了物理学、计算机及其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教育、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本专科生90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初建了较为简陋的普通物理实验室和无线电实验室,以应对当时最基本的实验物理教学要求;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毕业于兰州大学等高校的李延福老师、赵晨星老师、张友厚老师等调入本校,开始组建近代物理实验室,至八十年代中后期,已能基本开设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此时期,无线电实验室也得以扩充,并更名为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在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九十年代组建了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至此,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体系已基本形成。 X1?6am76Lg7;8p
2000年以后,由于得到世界银行贷款、日贷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项目的支持,实验室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教育部就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布局,2005年由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实验室共同组建了青海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中心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008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被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经过4年的建设,2012年11月已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2013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获批,2014年成功申请了物理电子与信息技术目录外二级硕士学位点。2015年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获批,同年,物电学院开始大力引进博士,物电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获批物理学一级硕士点,同时打造新型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2018年物电学院大型设备XPS、PPMS获批,同年迎接教育部本科生教育水平评估。2019年获批物理学省级一流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d2!2qf5?4oJ4:9Q
此外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还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立电力电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这些专业、实验室以及研究所的逐步建成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坚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b3.,IY56Aw2-7c
目前,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以黄湘宁院长及王敬佩书记的的带领下,在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我校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在经济新常态下,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强化内涵式发展、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夯实力量做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条件建设、文化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挥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在本地区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A6+9IA8-6EF7?5e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