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简介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东部,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辖9个镇、14个乡,户籍总人口111.5万人。县政府驻贡江镇 。境内属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9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266.2亿元。 z2-8Od1=,zD,?6h
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O5.8TT81me7~9u
《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发展总体规划》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试验区覆盖瑞金、兴国、于都三县(市),总人口约230万人。规划设想是将瑞兴于试验区建成“老区中的经济特区”“特区中的试验区”。 A2+1mN,+9ub9?4d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考察调研,调研中前往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 2020年4月26日,于都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w2-10f2.2Cy4+4S
历史沿革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雩都县,以北有雩山而得名。1957年6月1日起,因字生僻,改“雩都”为“于都”。 l1~5aa6-1yb38Q
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 s,?8EM9-2ko,+8J
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建县。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 Y6.9Tw7-1Pp82Z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在白鹿营分设阳都县(280年改宁都县)。 h9:2vu9;3Zz2.6o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在南乡分设安远县。 T7;1Qe5?8pk3?7h
五代时分设石城县,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将瑞金监升为瑞金县。 z9.8pb1?7Au1-8B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九州分设会昌县。 X7:7SI8+7iQ4+9O
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 c1~8qc3.3Om4:1c
1949年于都解放。先后属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南行政公署、赣州专区、赣州地区、赣州市。 S2+3Sw1;7Ju2!6M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于都县下辖9个镇、14个乡: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坳镇、罗江乡、小溪乡、利村乡、新陂乡、靖石乡、黄麟乡、沙心乡、宽田乡、葛坳乡、桥头乡、马安乡、仙下乡、车溪乡、段屋乡。 县政府驻贡江镇。设有于都工业园。 q9!2pc1~7jV1;5l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x65NI9;5Oy5:7E
于都县地处赣州市东部,距赣州城区65公里,南昌城区422公里;东邻瑞金市,南接安远县,西连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位于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南北长83.25公里,东西宽63.33公里。 m4?4rG6+3Pk8:4l
地质 G7~2GE79iV4:8k
于都县境内地层出露见有元古界的震旦系,古生界的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沉积。岩浆活动频繁,从澄江期至燕山期的三级构造单元信丰~于都拗褶断束的北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紧密线状褶曲和断裂构造。地层震旦系分布在祁禄山、小溪、利村,铁山垅:靖石、黄麟,高龙,沙心,马安等地,厚1100米。寒武系分布在祁禄山、小溪、峡山等地,厚4000米。泥盆系分布在峡山,盘古山、祁禄山,罗江、梓山,宽田、黄嶙,银坑,桥头,马安、车溪等地,中统云山组厚100米,上统中棚组厚572.4米,上统三门滩组厚493米。石炭系分布在罗坳,罗江,西郊、岭背,仙下,马安、桥头,银坑、车溪、段屋,宽田,梓山、于阳、盘古山,铁山垅、禾丰,祁禄山等地,下统横龙组厚266.5米,下统梓山组厚89.7米,中统黄龙组厚772米,上统船山组厚421米,二叠系分布在罗坳,禾丰,梓山,段屋,于阳,银坑,葛坳,桥头等地,上统龙潭组厚570米,下统茅口组厚100米,下统茅口组厚135米。三叠系在利村中塅出露晚世沉积,上统安源组厚201米,缺佚早中世沉积。侏罗系分布在罗坳、西郊、岭背、仙下、葛坳等地,中统罗坳组厚851米,缺佚早晚世沉积。自垩系分布在罗坳、罗江、西郊、利村、靖石、盘古山、小溪、岭背、仙下、于阳、车溪、新陂等地,厚3000米。第四系更新世至全新世沉积遍及全县,更新统厚10~15米,全新统厚5~10米。 M9~9yg9.8JG4?8d
地貌 b3-5Mo3=6OX,=,w
于都县境内地貌复杂,有盆地、丘陵和绵延的山地,也有宽广的山间河谷堆积平原及岗地, 整个地势由一系列平行山岭与许多大小不等,成因多样的盆地组成。形态呈北东~南西向条状展布。以县城为中心的于都断陷红岩盆地被盘桓县境西北部的雩山山脉和东北部的武夷山余脉与南部的九连山余脉延伸的群山所环抱。 南、东、北地势较高,逐渐向中西部倾斜,形 成一个封闭式的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大小河流汇集贡水的丘陵低山地貌·南部屏坑山主峰海拔1312米。地势渐次向中间降低,中西部谷地平缓、低丘广布,盆地相间,西部罗坳大滩贡水河床海拔98米。 d3.6DF9:4Nz5?3W
堆积平原及岗地现代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河谷堆积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1%。分布在贡水、梅江及主要支流两岸盆(谷)地中部。一 般海拔100~150米,地势乎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宜种性广红土岗地散布各盆地中, 70年代开始,大部份被开垦利用,种植农林作物。 丘陵低中高丘陵广布县域,约占总面积的49%(包括盆地),多由高低起伏珊瑚状的小群丘组成,谷地发育差,河流短小。低丘主要占据红岩盆地,南起禾丰、小溪,北迄银坑、曲洋,东至黄麟、宽田,西抵罗坳、罗江,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低于50米。中丘围绕低丘周缘分布,沟谷宽浅,形成丘间谷 地和溪谷阶地,海拔200~3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高丘紧靠四周山地,呈零星分布,多属深沟坑谷,海拔300~500米,相对高度100 ~200米。 F5.6rl6!,Qh8!3q
盆地最大的于都盆地分布在曲洋至小溪、峡山等地,中部多由红砂砾岩、砂质页岩构成,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区。盘古山、于阳桃溪有地毽式断陷盆地。另有棹山~固院、宽田和禾丰的向斜盆地,祁禄山油菜田的断裂构造盆地,黄麟、沙心的花岗岩剥蚀侵蚀盆地。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农田多属搬田,土质肥沃,光热充足,人口集中,也是县内主要的粮蔗产区。 C6?,eH7:2Wb2.5h
山地侵蚀构成的中低山地大多分布在县境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约占总面积的 40%。海拔1000~1312米的中山10座:南部有祁山、禄山、密石顶、龙王山、屏坑山,西南部有锅头炼、杨蟑晾、麦笠脑、猴子石,西北部有云峰嶂。诸多中山层峦迭嶂,河流发育,植被葱郁,覆盖较好,无明显的水土流失。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58座:雩山山脉26座,主要山峰有花山、古蟑蛛、仙人井,画眉嵊、雩山等;武夷山余脉10座,主要山峰有天园山、 驼背嶂、火星峥、马安寨、火焰嶂等;九连山余脉22座,主要山峰有钟公蟑、耀子嶂,马嶂、锡牛嶂、磊山顶等。低山地貌大多呈北东~南西向条状展布,河流短小。 i9+9dB2=,mm8~3Z
水文 I5!1Yq3=6nY5~9t
于都县位于赣江源流的贡水中游。贡水是流经县境的主要干流。汇集梅江、澄江、濂水、小溪河等4条较大支流。贡水干流和4条较大支流又汇集48条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支流。河流总长1283公里,河网密度每平 方公里为0.44公里。区划成贡水、梅江、濂水3个流域。 o,?6lA3-4AH5+2X
贡水干流贡水在县境内汇集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 r的主要一级支流有梅江、澄江、濂水、小溪 河·汇集流域面积50~500平方公里的一般一 级支流有固院河、楂林河。汇集流域面积20~50平方公里的一级小支流有于阳河、里泗河、河坪河、步前河、罗坳河、苏坑河、罗江河、正坑河(于阳河流经会昌大陂河至庄口子右岸注入贡水,属二级支流)。支流众多,水量充沛,峡山水文站1953~1989年实测,多年平均 年径流量134.2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流量 408.5立方米每秒。 f4-7uQ7=3at9:8W
梅江古称汉水,也称宁都江,发源于宜黄,乐安与宁都三县交界的王陂蟑南麓(海拔1267米),流经宁都吴村,东山坝、宁都县城,由瑞金县瑞林寨进入县境曲洋乡的小源村。经汾坑、宽困,车溪、段屋、蛉背至贡江镇的龙舌咀注入贡水。流域面积7099平方公里,东北西三面高,南面低,如马蹄状。流域形状近似丫字型。县内流域面积1018平方公里。主河长220公里,自宁都至梅江河口长135公里,县境内57公里。全河落差528米,自宁都至河口58米,县境内22.3米,河床平均坡 降0.4‰。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 梅江在于都县内汇纳流域面积50~500平方公里的二,三级支流有窑郊河、大田河、岩前河、银坑河、贡布河、宽田河、仙下河、水头河等8条。汇纳流域面积20~50乎方公里的小支流有汉田河、高陂河、段屋河、小汾河、阳田河等5条。 t8;3XW6+1dg8~,w
左坑河源出密石顶北麓,流经锁龙、左 坑至坳下于右岸注入小溪河,流域面积65.3平 方公里,河长20.3公里,落差1045米。河口多年平均年流量1.79立方米每秒。龙口子右岸纳秀极河。 h1-,wp3?,ZW2?6K
禾率河源出铁山垅,东西向流经禾丰、利村至新陂回龙于右岸注入小溪河。流域面积 219平方公里,河长34.3公里,落差645米,平均 坡降2.9‰。河口多年平均年流量6.01立方米每秒。禾丰庙堂下于右岸纳上堡河。 D6+7Wf6;4Vg7.4E
上坪河源出屏坑山北麓,南北向流经上坪、下滔至渭田秀搬于左岸注入禾聿河。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河长26.2公里,落差119.3 米,平均坡降1.3‰。流域内植被良好,水资源丰富,河口多午平均年流量1.51立方米每秒。 l3-,fJ4=4To5-8Q
气候 a7;4nX94hA6!6I
于都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是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年均降水量1507毫米,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有寒潮、台风、高温干热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全县总面积的67.8%。 k2?8Uc6!9Mg9.,T
自然资源
水资源 z7;2vg4+2CL39i
于都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正常年景当地水资源总量平均每平方公里为85.17万立方米。 按1989年耕地面积计,平均每亩占有水量5033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量3420立方米。水质除个别地方有污染外。均称良好。水电理论蕴藏量28.73万千瓦,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99.31千瓦。 建国后,水资源得到较快开发利用,但总的利用率低,农田缺水量大,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差,1989年人均水电装机5.48瓦,为赣州地区最少的县。 U3~6AN870Y8:2A
矿产资源 C11vp9-7vn3+9f
截止到2011年10月于都县已发现矿种27种(其中锡、铋、钼、铜为钨共伴生矿种),其中有查明储量的矿种23种。矿产地103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钨2处、滑石1处、透闪石1处),中型矿床5处(钨2处、银铅锌1处、水泥灰岩1处、耐火粘土1处),小型矿床42处(煤11处、泥炭1处、铅锌2处、锡钨11处、银3处、铌钽2处、稀土2处、灰岩1处、(耐火)粘土1处、膨润土1处、钾长石1处、高岭土4处、矿(温)泉水2处),矿点47处(不包括普通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 U22zO1;50e7-2H
截止2007年底,于都县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 s8~3aX9;,ma9-5h
银:资源储量268.47吨,其中基础储量52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19.4%; h1=9oX3.,yJ6;6P
钨:资源储量41138吨,其中基础储量31424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76.4%; M1-,ZL2?1qX3;2f
锌:资源储量33156吨,其中基础储量3288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9.9%; t3+7UI41Fs2-3U
铅:资源储量14992吨,其中基础储量3778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25.2%; S6=6fc85QN9-7f
煤:资源储量4495千吨,其中基础储量2464千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54.8%; v6-7BB,~7vW6:8W
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4806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4221千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96.1%。 S2?2GC7!,Dh2~8q
人口
截止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于都县人口94.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6.74万,人口密度326人/平方公里。 08;5RR8;4Aa8!7f
截至2017年末,于都县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11.5万人。 P,!7Rb8:1zt8.4y
辖区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h6=4BD4.,BW6;6F
经济
综述 t,:2jf9-4tk3+6S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4亿元,同比增长9.4%(下同);财政总收入21.2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增长10.2%;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增长10.8%。 v4?9pX9-8Oz7!,c
2019年,于都实现生产总值 266.2 亿元,同比(下同)增长 8.3%;财政总收入 22.69 亿元,增长 7.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75 亿元,增长 5.3%;固定资 产投资增长 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6%;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62.3 亿元,增长 11.8%;实际利用外资 1.25 亿美元, 增长 8.8%。 a1?,xJ4?2LY1-3N
第一产业 W,+6dn2!3FB7+9M
2012年于都县启动第二轮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新增柑桔1万亩。新增油茶林2.5万亩。新增规模商品蔬菜基地5个、千头以上生猪出栏小区22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户。 r49Od8;4SP5:5t
2018年,于都县新建规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产业链更全的禾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宁安、厦蓉高速沿线两条高标准蔬菜产业带基本成型。新增集中连片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24个,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其中钢架大棚蔬菜面积9000亩,全县大棚蔬菜面积达3万亩,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初步成型。脐橙、油茶两大主导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新增脐橙1.01万亩,新(改)造油茶1.22万亩,高产油茶种植面积达17.9万亩,稳居全市第一。新建规模化肉鸡养殖大棚13万平方米,年出笼肉鸡330万羽。肉鸽、肉牛、豚鼠、蜂蜜、花卉、茶树菇、梾木果、中药材、稻虾综合种养等一批特色产业迅速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7.4万亩,启动建设5.7万亩。“一村一品”合作社带动4万余户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农户(贫困户)+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万余户农户获土地流转收入亩均500元以上,1万余户农户务工人均年增收近2万元。兑现产业奖补资金5807万元,惠及全县3万余户农户。 w7!6Jw4+3Ds6.8Q
2018年,于都县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获评全省农业农村综合工作先进县 。 x4?6JM3~6DQ4=,N
2019年,新建大棚蔬菜基地 63 个,新增面积 1.2 万亩,总面积达 3.51 万亩。车溪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银坑产业园被评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建肉鸡养殖大棚 45 万平方米,年出笼肉鸡突破 2000 万羽。新(改)造、抚育油茶 4.7 万亩,新6增脐橙 1 万亩,梾木果油、小龙虾、花卉、蜂蜜、生姜、肉兔、肉鸽、肉牛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V4+,oI,=2Sm4~9J
完成脱贫 8535 户 35645 人,剩余 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组建“一村一品”合作社 346 个,带动 3.2 万余户贫困户入股增收。 j,=9gC,:2cY3+2j
第二产业 Q9-1ZE7-3EF97X
于都工业园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完成“三通一平”面积3700亩,引入县外资金29亿元,签约项目146个,动工建厂企业17家,投产企业42家,被评为省重点工业园区。铁山垅钨矿为江西省知名企业。 E9.4jg6;1eM8=1d
于都已形成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现代轻纺和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五大支柱产业。 x5~5pU,8Cn6+,O
2005年主要产品产量:钨精矿年产量达2997.26吨、发电量722.8万度、齿轮845万件、原煤5.5万吨、水泥62.3万吨。而1978年65%钨精矿产量仅526吨,发电量71.17万度,水泥1591吨,石灰93204吨。 g,?9Sn3?6iM,:7j
2018年,于都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总户数达11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2亿元,增长19.4%。引进纺织服装类项目63个,日播时尚、厦门宝姿、布言布语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落户于都。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达55家,全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赢家时装、汇美脉动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定制、网红、柔性制造等多种新业态加快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迅速兴起。天键电声、杭萧钢构等一批企业创新步伐加快,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 K9:,dD6~8XU,-9J
2018年,全省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改造工作现场会在于都县召开,工业园区被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称号 。 e3-6Sh,:1N04=4w
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45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27.3 亿元。成立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引进印花、检测等配套项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圆满举办首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博览会、“新长征·再出发”时尚之夜等系列活动。新增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 34 家,总户数达 94 家,全行业产值5突破 450 亿元。 D6!1am8;6EC82E
第三产业 E1+,mZ1!8gU,?2Z
2018年,于都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39.6%。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一期、汽车客运南站主体工程全面完工。“雩都古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梓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上蕉湖生态旅游区创评省3A级乡村旅游点。启动红色旅游专项规划编制,举办了首届微长征徒步活动。金融服务力度加大,银行业贷款余额216.9亿元,增长27.8%,存贷比达64.3%。发放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贷款6.08亿元。北陆服饰、方通客运成功登陆“新三板”,九丰能源、江钨股份、润鹏矿业完成股改并启动IPO上市。债券发行实现“零”突破,成功发行企业债10亿元。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搭建了“互联网+数字化”全国网店垂直供货平台,新增信息、中介等服务业主体162家。 h7=9ER1!8Rf3=3Q
2018年,于都县获得全省、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全市科学发展和扶贫开发综合考评先进县等荣誉。 Y4:7lP,=1Hb3;5z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2019全年接待游客110 万人次,增长 216%,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增长 58.2%。 J4+1Rc3;70C9=1A
截止2019年底,新增电商企业和个体网店 2436家,全县电商交易额达 45 亿元。 X33Dt9.3yz9:7N
交通运输
公路 t5=6nO1~5pn53h
于都拥有各类公路里程2558.15公里,其中:国道2条(91.45公里,分别为323国道和319国道),省道2条(54.24公里银于线、庄黄线),省养县道3条(93.8公里,分别为于盘线、利朱线和三门-金沙线),县道16条(377.984公里),乡道57条(528.261公里),村道724条(1505.725公里),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323线、319线、省道于银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架,乡村道为延伸的公路运输网络。实现市至县通二级公里水泥路,21个乡镇机关所在地通水泥(油)路和388个行政村通公路及134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水泥砼(油)路面里程为605.79公里,占通车里程的25%。 Z56yk4+,ve8.4x
2009年G76厦蓉高速公路于都段通车。 b,-3Um65Qd3:2A
铁路 E32Bq1!7qn,=7p
2005年4月赣龙铁路于都境内58公里正式通车,设有于都火车站。 r1.8Qi3;6KJ7=4h
2010年开工的赣龙铁路扩能工程途经于都,本工程建成后,与既有的赣龙铁路施行客货分行。 C1~1Tc8:3ZH2!3W
2015年12月26日,赣瑞龙铁路正式开通,于都进入动车时代。 L2?1Xe8?6Mk7!4W
航道 V1!1uM6;,ID1~3R
境内航道2条,有渡口32个,航线总里程123公里。有大型桥梁6座,即寒信大桥、水头大桥、红军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和新澄江大桥,总长2030.24米,2009年11月建成的渡江大桥为连接贡江两岸又一大型桥梁。 z37UP6!9QH1~7S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W3,hb1=2Cf6:5V
截至2010年,于都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园)458所,其中幼儿园93所,小学316所,普通中学44所,职业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专任教师468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600人。 s7;8kv3:3hB,+7P
2018年,于都县全面完成301所“一校一策”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思源实验学校、城西小学等学校建成使用,新增城区学位4800个,城北中小学、上欧中小学、于都八中、工业园小学、职业中专等项目加快建设;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新增教师665人;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5388人,绝对数连续7年稳居全市第一,2名学子考取清华大学;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协调发展;荣获全省教育“三项文化”建设先进和全市教育综合先进等荣誉。 I1;3Lt8!1Yi6-2f
医疗卫生 W,?2hJ5:9Kj6=6k
2018年,于都县新区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新区妇女儿童医院开工建设,建成上欧思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22个乡镇卫生院和23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选送249名医务人员赴“北上广”等地进修轮训;脊柱外科、重症医学、针灸康复等重点学科取得新突破;县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连续两年获全省县级医院医疗绩效评价第一名,贡江医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全县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U5;1hV,9GX,~7l
文化事业 G2-9Lt4~5uv8=7r
2018年,于都县举办主题晚会等大型活动20余场,组织“送戏下乡”325场;长征源合唱团全国巡演30场,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国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 U1~8dC9~2st61k
社会保险 o5=3w044nj4=2J
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178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64919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8988人,工伤保险参保24310人,生育保险参保11803人,失业保险参保24500人。 h,.70J6~9FO1+9X
历史文化
于都是人口大县,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客家习俗精彩纷繁,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批准纳入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 D8;9Bg4:2YT2=7j
县城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广播电视台等文化设施和采茶剧团;地方剧主要有赣南采茶戏,主要传统戏有《南山耕田》、《王三卖肉》、《才郎别店》、《妹子》、《补皮鞋》等,改革开放初期县采茶剧团排演的《茶童戏主》盛演不衰,后拍摄成同名戏曲艺术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k,+,k0,9In1;3X
于都唢呐 P9?7zu4?5mv8=2K
于都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是客家先民南迁传入赣南的。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于民间的唢呐曲牌众多,仅传统曲牌就有280多个;在唢呐手数量上,据不完全统计,于都全县有1000多名。1993年,于都县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 a4-9WZ9-4zO5-4v
于都客家唢呐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木管的唢呐音质柔和、铜管的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于都客家唢呐分为大、中、小以及“辣子”4种。小唢呐欢快、优雅;中唢呐高亢、激昂;大唢呐粗犷、气派;“辣子”音高、尖细,吹奏时很费力。到2012年,用得最多的是小唢呐和中唢呐两种。唢呐为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柏木构成,形体大小不一,常用的有8孔,发音响亮、雄厚。 B7:1Eo6-9Ep9~10
于都客家唢呐基础深厚,应用广泛,人们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开张剪彩、参军等,以及接送贵客都喜欢请唢呐手吹上一番。于都的唢呐手有个顺口溜:“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 c8!1ct1;4di61W
唢呐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在赣州东河戏、采茶戏的舞台上也得到充分发挥。 r5+7rO3-8fH6!1Q
客家庙会 c8.4UT3.1Pk5;1n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传说中的金公寿诞日,是寒信峡举办水府庙会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寒信峡游人最多最热闹的一天。一到这时,十里八乡几个县甚至外省许多客家人都会来到寒信参加水府庙会。从七月二十四一大早开始,源源不断的人从四面八方拿着鸡、鸭、鹅到水府庙里宰杀、点香燃烛、鸣喜炮祭水府菩萨,寒信河里,船来船往,水府庙外,人山人海。 e8.2UU,-1zN9-3m
甑笊舞 Y7=,Gt94lD2=,q
甑笊舞,因手拿‘甑笊’(一种用竹子做成的,用于刷洗锅的工具,一种在于都比较普遍的客家物品),又唱又跳而得名,俗称‘划龙船’或‘唱船歌’,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这一民间舞蹈被列为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6月份,中央电视台《客家足迹行》节目录制组来到于都银坑镇,这是于都‘甑笊舞’首次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向大众展示,这对其保护和传承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s8.7yF9+5Mn2?4k
客家古文 v5~7ip1:,Sn3=,N
2014年12月3日,“于都客家古文”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了解,于都客家古文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通常由一名盲艺人独自完成表演,表演者将勾筒(赣南地区的一种丝弦乐器)、二胡、竹板、梆子、渔鼓、小鼓、唢呐等多种乐器的表演结合在一起,在乐器的伴奏下,唱中带说,说中有唱,真实细腻地描述山川万物,展现故事情节,抒发喜怒哀乐,评述功过是非,并配合面部表情、声调唱腔,渲染气氛,使听众倍感逼真、亲切、产生共鸣。 01!6Cn93xO54e
风景名胜
于都县现已开发“红”、“绿”、“古”特色旅游景区10余处,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毛泽东旧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场――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宝塔公园等。 J8+8zk11DW7:3F
长征第一渡 s9.5nq4!,pw6+7H
被称为“长征第一渡”的“于都红军大桥”是于都县横跨于都河的第8座大桥,1934年,8.6万红军主力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 o9+3wn,:8oi3+6C
罗田岩 o2?3GG,+2PA2?3h
位于县城贡江南岸楂林村323国道旁,距县城1公里。是历代名人摩崖石刻众多,丹山碧水为主的历代风景名胜地,开发于南北朝,创有“华岩禅院”,为《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h3!7XK1+2eu2!8l
屏山 k1=3iG9!1Lh6!1V
屏山,坐落于县南部的靖石乡境内,距县城约60公里,旧名龙山,海拔1312米,为县内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结构,山高如屏,有奇禽异兽,盛夏最高气温29℃。山顶处,明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朱绍纲曾在此安营扎寨、练兵习武。 a6+9lY2-5nc6.1E
宝塔公园 l4~3nC98Cr2=1D
宝塔公园,位于县城西门323国道旁,宝塔旧名“慧明院塔”,始建于宋至和二年(1055 年),后几经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宝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称,备受民间爱护。文革时被毁,2004年全县人民自发捐资移址重建。现宝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风,塔身七级重檐,每级设游廊;塔单层设子、午、卯、酉、四大正门。双层设乾、坤、艮、巽四大隅门,塔刹四级铸铁,塔胎呈八角形,直径12米,塔体框架砖混结构,外砌青砖,着色调和,仿宋风格。 k5-4zU7.4LJ3:,c
地方特产
于都土特产有峡山道菜、岭背柿饼、梓山酱油、盘古山番薯干、绿茶、禾丰珍珠粉、靖石的高山青草奶、仙下青梅酒等;工艺品有唐三彩工艺品等。独特的饮食文化:境内有悠久的客家饮食文化。特色小吃有:薯粉饺子、禾丰珍珠粉是于都的传统名点,眉公酥是于都的传统茶点。烧买、花丸、芋包、糯米果、春卷、黄元米果、索粉、炒花生、盐花生、云片、瓦角酥、烧卷子、柿饼、擂茶等是于都的特色小吃。 O4:2MA,=9SU,!9T
禾丰珍珠粉 a7:1YS9-5aP,:8r
于都禾丰珍珠粉,用大米制成,是于都特有产品,主产禾丰等乡镇。首先将优质晚米浸泡12小时,磨成浆,磨得越细越好,用一块白布垫在草木灰上,把浆过滤,待水滤干,将粉块晾晒,进行筛制。持糠筛者不停地旋转,粉在筛内象滚雪球似地逐渐增大,待有绿豆般大小时,倒入另一米筛中过筛,留在米筛的颗粒就是初成的珍珠粉。然后倒在白布上,用鹅毛轻轻拂开晾晒干燥,珍珠粉便大功告成。吃的时候,先将清水烧沸,将珍珠粉徐徐撒入,边用筷子搅动,见珠粒沉入锅底即可捞入另一冷水盆里浸漂,待珠粒膨胀成半透明状,然后捞出,兑入鸡鸭鱼肉等汤,和以佐料即可吃了。它的特点是,味美滑溜、营养丰富,似珍珠般可爱,纯天然食品。 X8.9fj3;9Ag1:3D
峡山道菜 R4=5ps5:9qU5!6O
以大蔸菜为原料,其色黄褐,味甘甜绵香,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大蔸菜"独产于于都县罗坳镇峡山山区。当地村民根据祖传手艺,将大蔸菜晒干后,配以辣椒、精盐、植物油等佐料,经过一年的精心腌制,做成味甘甜香的"道菜"。 z8~5Ub,-8fZ4;1X
于都肉皮 P4~2jR5:2bk9~7r
猪肉皮,是于都客家人宴席上不能缺少的一道菜,色、香、味俱佳,蜂窝般厚厚的肉皮色泽金黄油亮,油香猪肉香扑鼻诱人,脆软不酥,鲜美可口,百吃不腻。 k,;,dj2!7If8.8N
于都烧卷子 D5!1kT5=7Vb6;9U
烧卷子源于畲族,是一种独特的食品。公元746年,畲族蓝姓祖先彩和任唐朝谏议大夫时,带入宫中,从此列为贡品。独特的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相结合而精心制作出的烧卷子,具有健齿固肾之功效。 z5!4SQ7=,kA5.9p
著名人物
据不完全统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都参加红军的人数计达67709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多,支前参战的人数共有近10万人;参加长征的近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有姓名记载的革命烈士就有16200多名。建国后健在的长征干部共有277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成长成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及军队的高级干部,其中少将16名(段德彰、丁盛、叶荫庭、曾雍雅、方槐、康林、黄经耀、钟贤文、刘友光、谢明、丁荣昌、李致远、杨思禄、谢正浩、张耀祠、曾庆良等),省军级领导干部55名,地、师级干部200余名。 b3+5nr1!8EH7:8H
荣誉称号
2020年1月,江西省水利厅授予“2019年度江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荣誉称号。 q5~,0k4=1Xu3?1Z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j9:9jm,-4sF7~1P
2020年6月,赣州市委、赣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保留该县“赣州市文明城市”称号。 Q1+7sF,=,Uh1!1y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i1+8Zz2+4Qt1~9M
2020年10月,获得“2020年度江西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C7+1sl7;8rh2:5I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J6-9EJ,3bG4=6z
2020年12月,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M4=8ca,:2ol9=7t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