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文化馆简介
斗门区文化馆概况 w7!8Wf2?5Kp2-2e
斗门区文化馆始建于1965年,2007年11月增挂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馆地处斗门区井岸镇江湾中路2号,坐落于风光旖旎的黄杨河畔、葱郁秀美的尖峰山旁,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Y6;1yW5-2ep9-,P
斗门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斗门区是“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和“中国曲艺之乡”,有三镇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f7+3xO,.7ey9;,s
馆活动、教学场所规划合理,硬件设施、设备完善。馆总建筑面积5494平方米,文化活动厅室总面积4889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达3467平方米。群众文化活动用房使用面积占总使用面积的89%。馆内设有视听室、录音室、排练大厅、艺术展览厅、非遗展示厅和多功能剧场等25个功能厅、室。馆舍内外均设有宣传橱窗、宣传栏,馆舍大门设有LED电子屏。馆的展览、演出、资源加工和数字化服务等设备齐全。 d7~8GB79yI1+7e
一、敬业奉献,工作队伍团结向上 c1+8cJ9-2ZB8=,y
斗门区文化馆拥有一支团结向上、敬业奉献的工作队伍。现有人员19名,编制12人,雇员7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8名。文化馆业务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常年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组织开展文化辅导和文化培训,同时,在文艺精品创作上也颇具实力。我馆曾获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少儿艺术培训示范基地”称号。多次获珠海市文明单位、珠海市群众文化“先进会员单位”、各级别大型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h9=2ew9!5iU2=5T
近十多年来,我馆获国际、国家、省、市、区各级奖励共计600多件、次。专业干部原创的两个舞蹈作品:《冲虾》获“中奥建交四十周年、第六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金奖和优秀编导奖,《装泥鱼》获第二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表演金奖和最佳编导奖。沈俊校被评为广东省基层先进宣传文化工作者和“广东省群文之星”、“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 m1=7IH,;4Nv6~9X
二、服务基层,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v6=1gu18hs1+9D
斗门区文化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秉承“锐意创新,实干惠民”的服务理念,承担着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肩负着全区基层文化辅导培训以及文艺精品的创作与推广任务,为繁荣全区的文化艺术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i,+1vV3.2Kl7.3B
多年来,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我馆坚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并将其中的10项活动(“斗门区青少儿艺术花会”、“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斗门区曲艺大赛”、“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斗门区企业文化节”、“斗门民俗文化节”、“斗门区装泥鱼比赛”、“斗门区沙田民歌大赛”、“斗门区广场集体舞、职工排舞大赛”、“农村优秀文艺节目汇演”)打造成文化品牌,这些品牌已经成为对外宣传斗门、展示斗门新形象的重要举措,为构筑健康、文明、向上的城市品位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V9;3Ye9?9MQ5!5z
三、文化惠民,深受群众喜爱 c49th3;4uH9;5h
我馆以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认真组织文化惠民工程,每年惠及群众达142万人次。 N5-6Fr,?2Cb5-5x
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和老年群体文化生活,常年设立文化活动阵地和各类培训辅导讲座等公益服务项目达10多个。 V,:5Hj58ny8.,F
我馆每周对外开放80.5小时,免费开放项目21个。常设的室内、外免费活动涵盖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和视听、游艺活动。设置了舞蹈、民乐、戏曲、曲艺、声乐、语言、书法、美术、合唱和摄影等公益培训班和各类讲座,每年举办青少年寒、暑期和春季、秋季免费培训班;创造条件,创新做法,深入开展农村、企业和校园等文化活动,设立基层文化活动培训基地,其中一半以上在社区及农村。认真指导群众开展文艺创作,常年组织专业干部到企业社区为外来务工子弟进行文艺培训和辅导。每年培训辅导次数均达40多期。 y9+3VK7:1ba6~,S
我馆组建了疍风艺术团、疍仔合唱团、沙田民歌艺术团、少儿舞蹈团、曲艺团和社区艺术团。认真组织开展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推广全区文艺爱好者和馆专业干部的创作成果。 E4=9eT4;3lw6=1Z
每年由我馆主办或承办的市、区大型表演、比赛和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达100余场、次。举办的各类展览多达20场、次。 t1-6sS1;7vf,1Q
四、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F3~9eJ2,ro7-1g
斗门区文化馆肩负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常年坚持积极开展非遗普查、非遗名录申报、非遗保护宣传等各项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通过非遗普查,斗门区共普查到非遗线索100多条。通过非遗名录申报,目前,有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6项、市级21项、区级35项。非遗保护和传承态势良好。 Q1~4IJ2=1HP5-2b
近年来,区非保中心继续开展非遗线索的普查和等级申报工作。完成了“斗门水上嫁”、“装泥鱼”、“横山鸭扎包”、“七月三十装路香”等国家、省级非遗名录的生态保护区和传承基地建设。建立了非遗展厅、在各镇文化站建立了非遗展馆和民俗展览厅;在10多所学校成立非遗传承基地。各非遗名录的传承人定期进校园授课、传艺。区非保中心将非遗项目创作成文艺作品,每年参加市、区青少年艺术花会作品展示,获奖颇丰;我馆通过出版书籍刊物、网页制作、微信等渠道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出版了非遗读本《珠海市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集》、非遗纪念邮册《珠海市斗门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门水上婚嫁〉〈装泥鱼〉纪念邮册》和文学刊物《黄杨月》等。编撰了《沙田民歌》广东乡土音乐文化读本和舞蹈、摄影、音乐、文学等教材资料,与斗门区教育局编写《吾乡吾土》教材读本。 z,=6ao5.9ss2!7V
今后,我们将继续创新实干,锐意进取,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凝聚群众力量、传承文化精髓、承接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推进社会和谐,并把更多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Y,,GD1.4Ip94Y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