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简介
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尤其是培养能够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创新型领袖人才,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根本使命。实现这一使命的本质就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力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发,从而产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使命,学校于2008年经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提出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知识探究为基础,以人格养成为根本”的育人理念,并从2009年正式启动“上海交大理科班”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为了确保这一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学校在体制机制上进行特殊的设计和安排,2010年致远学院正式挂牌,并由张杰校长兼任院长,以便统筹全校的资源。同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以致远学院为依托的上海交通大学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h,=2Mu4!7wi5+2F
作为一个“特区”,致远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深刻的改革创新: M4+6zr7~6Cv4.9l
通过汇聚包括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在内的国际学术大师和世界知名学者,以及聘用校内杰出教授,建立起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并通过选聘校内优秀青年教师和制定相应激励机制等以保证师资的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U2-7Nb1!8NI5?4p
通过注重数理基础、加强基础学科与导论课程建设的创新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 d1!5aD2;3vA7!4V
通过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致远系列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与质量保证体系; N2.,Su9=1YB6?4z
通过小班研讨、学生与导师的密切接触实现个性化培养,并通过通识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 L8:1vc2~1yj17m
通过创设一流的讨论空间、开展研讨式教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院密切合作邀请大量国际来访学者前来上课与讲座,让不同学科的师生之间经常性地自由讨论与交流,营造出国际一流的学术氛围与学科交叉环境; S6~4SL3:1ab1+1z
通过加强与中学的合作、采取严格的资格考试和制定相应的转入转出政策等多种形式,滚动选拔热爱科学并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t1.4Kj2:3xK8:3M
这些举措极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激情和成为引领时代的创新型领袖人才的梦想,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潜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和放大,“思源致远”成为了致远学子的内在追求。截止目前,我院十届1324名毕业生中,92%的同学赴海内外顶尖大学继续深造,57%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L8!,LY3~3Qg4:3k
经过几年时间的理念碰撞和艰难实践,致远学院逐渐形成了具有上海交通大学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方向首席教授、图灵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John Hopcroft多次提到:“致远学院的学生和康奈尔的学生同样优秀。不同之处在于,致远的优秀生比例要远远大于康奈尔的学生。”美国科学院院士Harry Swinney教授多次访问致远学院后感慨地说到:“这里的教师、学生、管理和氛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令我回忆起1978~1982适值美国经济蓬勃发展时我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度过的黄金时光。” e6.1ud9!1Hx84y
首届毕业生邰骋同学的感悟代表了致远学子的心声:“求学致远的最大收获,是找到了一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地方。这里有的是大师,有的是题目,有的是空间,有的是机会。几年的耳濡目染,使我确信这条路通向梦想!” F6?1AX1=9uk3:,t
2014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之后学校依托“致远”的成功模式面向全校Top10%的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致远荣誉计划”面向全校范围滚动选拔热爱科学研究、有志于攀登学术高峰的Top10%学生;组织海内外著名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未来科技发展,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夯实数理基础、提倡学科交叉、注重能力建设;面向全球范围聘请最杰出的学者担任授课教师,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为学生开启智慧之光;让学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跟随世界顶尖科学家开展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智慧,以“大师”孕“未来大师”。 n3:7eX4?5LM3~9O
2015年起,新增生物医学科学方向,目前“致远荣誉计划”理科方向共开设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ACM班、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化学和生物医学科学六个学科方向;“致远荣誉计划”工科方向分散在校内各工科院系培养。 m1.8Lp,9jz,.3C
2016年,学院申报的“好奇心驱动的主动性学习”项目获得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国际教育评级组织QS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Reimagine Education 2016”教育创新大会的“Cultivating Curiosity Award(培养好奇心奖)”和学科类别的 “Natural Sciences Award(自然科学学科奖)”。评委会对致远学院项目的评价是:“致远学院的使命是将‘好奇心驱动的学习’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如何促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有学习追求和自主创新活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为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动力与激励手段。致远学院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F2=1Ek,+,Wa8+7s
院史沿革
1901年成立“南洋公学特班”,蔡元培任总教习,培育了黄炎培、邵力子和李叔同等多位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学校坚持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已被誉为“东方MIT”,培养出了钱学森等一批杰出人才。 Y4.2Wl2-7Yn,+,l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1985年开办“试点班”,培养了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叶军,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物理学Sloan奖获得者丁洪等在内的一批杰出人才。 P9=4xq4=3wM8-4q
1995年,开设以“起点高、厚基础”为特征的“教改联读班”,探索研究型教学。 u7:9dd7-6Mi,?4B
2002年,开设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为特征的ACM试点班,获得3次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冠军。 079xu9~1Wk6;6v
2009年,开设交大理科班,招收数理科学方向2008、2009级学生各一个班,旨在培养能够成为未来科学研究大师的后备人才。 D7=1SZ9.2iG2?6w
2010年初,致远学院正式挂牌,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热爱科学研究,富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全球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2010年底,以致远学院为依托的“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v,?5PM8!9RX2?8L
2010年,致远学院招收第一批生命科学方向学生。2011年,ACM班纳入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方向。2013年9月,新增化学方向。 h5:8hz2=5LD5+,Q
2014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在全校范围共享“致远”优质教学资源,面向校内Top10%的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 B6!1cv5=1aJ2~7D
2015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最高奖;新增生物医学科学方向。 P1!1ry19mT3+2c
2016年,启动建设致远创新研究中心。同年学院申报的“好奇心驱动的主动性学习”项目获得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国际教育评级组织QS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Reimagine Education 2016”教育创新大会的“Cultivating Curiosity Award(培养好奇心奖)”和学科类别的 “Natural Sciences Award(自然科学学科奖)”。 W2+3dN4?9sp8~,P
2018年,学院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年总结中获全优成绩。 k,?1sf5=5YC2.5I
2019年,学院举办“拔尖人才培养国际论坛”,进一步提升学院在国内外拔尖人才培养领域的影响力。 w8.,bA7!7CS5!9T
2020年,学院牵头申报的六个学科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6个学科全部入选国家首批拔尖计划2.0学科基地,并作为教育部拔尖计划2.0秘书单位,牵头全国线上书院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线上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同年,学院举办建院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致远书院正式奠基,标志着学院人才培养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Y3=8TE5=4Ga9;4H
2021年,学院成立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由John Hopcroft亲任首席教授。 B1~2ZD4+3VE7+,v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