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文化馆简介
枣庄市文化馆前身为峄县文化馆,始建于1949年,现馆址建于1978年。1960年峄县改为枣庄市,文化馆遂改为枣庄市文化馆。1980年7月更名为枣庄市群众艺术馆,1994年改为差额事业单位,2015年12月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更名为枣庄市文化馆,2017年1月改为全额事业单位,隶属于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l1;5Sc1:,ag8-4r
枣庄市文化馆设党支部现有在职党员11人,退休党员10人;现有编制25人,人事代理3人。下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行政办公室、美术部、文艺部、创作研究室、后勤部。专业有:美术、书法、舞蹈、声乐、器乐、曲艺等,主要任务是免费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辅导,指导业余文艺创作,组织群众文艺演出,培养群众文艺骨干,搜集、挖掘、整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规律,运用艺术形式全民艺术普及,向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F1!7DV1?6iO,!8K
2006年以来,枣庄市文化馆承担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多年的大量走访调查,深度挖掘,目前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项目31项,市级项目252项,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7人,市级传承人55人;编辑出版了《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一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全面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完善“四个一(一书、一室、一厅、一库)”标准,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和传承人保护体系。我、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广泛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品牌活动为契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n8:6bY7-9kY2~2p
近年来,枣庄市文化馆承担着我市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策划、编排等工作,如:最具影响力的有:“光明之夏”文艺演出;春节民间游艺展;组织书画干部“文化下乡”;美术考级等,专业人员每年要求定期下厂矿、企业、学校、街道进行公益性辅导,为满足广大群众对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利用节假日、休息日,举办各种形式的书画展及培训班;培训班门类齐全,随到随学,灵活方便,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p5?,iu2?2Lx6~1A
机构设置
行政办公室:负责政工、人事、文秘工作,负责馆内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 p2.9mF6+7RH8+4c
非遗办公室: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查、保护、传承、推荐和评审 u1;6Pt8;8uw2,M
文艺部:承担单位公益性免费开放,文艺下基层、指导、免费对社会群众授课;指导艺术创作、研究、生产以及艺术团体的建设,协调指导各种重大文艺活动;指导艺术教育工作;承办市级文艺表演工作。 n9=8rA2:5Sq2+3J
美术部:实施单位公益性免费开放,美术、书法下基层、指导、免费对社会群众授课;指导美术、书法的创作、研究工作;展览、对外交流工作;承担书画下基层、进社区文化惠民等活动。 b13FT7-4VP,?5E
创作研究室:管理本单位报刊出版活动;承担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审核和管理工作。 E37jW8;1Jg4-8y
档案室 :负责全馆档案的管理,包括档案的收档、立卷、整理、归档、查阅、统计、保管、保护等。 S52Ec85fC5-6g
财务室: 负责全馆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项经费;负责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单位财务管理;编制和落实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政府购买计划;监督全馆资产管理工作。 g2~4wc8;,KT,;8I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