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育学院科研处 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河西校区)、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道16号(团泊校区)
天津体育学院体质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97年建立的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相关实验室,其中该实验室的五大功能区域之一为体质检测室。
天津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工会会员486人。中国教育工会天津体育学院委员会筹建于1958年。第一届工会委员会于1961年12月成立,经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7名委员。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完成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围绕服务天津市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尽快提升我校竞赛、训练的总体水平,天津体育学院于2013年4月正式成立了竞技体育学院。2018年6月,组建竞技体育学部。
体育文化学院是天津体育学院五大二级学院之一,学院以文化为平台,拥有民族传统体育与武术、新闻学、英语、舞蹈学四个本科专业,以及体育学、艺术学、教育学、新闻与传播学四个学科硕士点和体育学(武术)博士点。学院形成了“博学、笃行、励志、创新”的优良学风,积极推动“文武结合、舞武结合、文艺结合”的教学理念,突出体育文化的“传承、传播、融合、创新”的发展特色;立足“京津冀”,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和优秀文化传播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发挥教师立德树人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我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走出了一条“体制机制有保障、教师队伍有活力、教学改革有突破、社会实践有特色”的适合高等体育院校特点的课程建设道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获批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应用型专业称号。学院招收体育管理专业硕士和体育管理方向博士研究生。
体育教育与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18年6月,由原体育教育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足球学院、体育艺术学院(部分专业)组建而成。 学院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坚持“四个回归”的遵循,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社会需求为根本、以科技课堂为支撑的办学愿景。
运动训练专业是我院设立较早的体育类专业,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专业创建阶段(1995~1998)、专业发展阶段(1999~2011)、改革创新阶段(2012~)。自专业创建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体育专业人才。
2018年6月,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由原社会体育学院和健康与运动科学学院合并成立。学院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和“康复治疗学”4个本科专业,分属教育学和理学2个专业门类。现有博士和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7个,包括:体育学博士一级学科下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心理学、运动康复学等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下的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体育心理学等3个二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社会体育指导领域)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授权点。学院下设大众健身指导实验室
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8月。当时,根据中共河北省委“10-15年普及高等教育的方针和适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并为准备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河北省省会天津市,由原天津体育学校、石家庄师范学院体育系合并,同时在全省抽调优秀运动员,组建天津体育学院。学院的任务是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和部分高中及大学的体育教师及较高级体育专业人才。时任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委书记、市长李耕涛兼任第一任院长。1967年1月,天津市恢复为中央直辖市;1969年10月,天津
天津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
天津体育学院宣传部 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河西校区)、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道16号(团泊校区)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在成立于1993年的四川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前身为四川师范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历经体育部、体育系等历史沿革,2002年更名为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和休闲体育两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2014年获校A类建设专业,2018年通过省级专业评估;休闲体育专业始建于2015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8年体育学获批校重点学科建设行列。学院现有在校生超过1000人,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5人(含在读3人)、硕士学位教师25人,教授3人、副教授19人,承担着体育学院专业课程及全校大学体育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