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北京交通大学成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实体学院——智慧交通未来技术学院(简称詹天佑学院)。詹天佑学院按照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要求,构建多学科交叉机制、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提供多出口制度设计、促进多主体协同育人、催生多方位综合变革。
首钢工学院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北京钢铁学院分院,199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首钢工学院。建院以来已为首钢和社会培养了1.9余万名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在各类高校云集的首都北京,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数年达到99%以上。2014年1月首钢工学院被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社局评为“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首钢工学院荣获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1955年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成立。周总理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担任外交学院首任院长。
外交学院图书馆是在原人民大学外交系资料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图书馆由位于沙河校区的主馆和位于展览路校区主楼一层的过渡图书馆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2976.98平方米,其中沙河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2746.31平方米,展览路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0.67平方米。
外交学院经济外交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外交学院前任院长、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亲自担任首任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要由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教学和科研人员组成,已成为外交学院开展经济外交研究的组织者,中心以“经济外交”为主题开展了高层次的经济外交演讲会、经济外交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科研与教学活动。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实行负责人和首席专家制,设立学术委员会和研究基地办公室。办公室实行双主任制,并挂靠在科研处。
为推进我院教育国际化进程, 外交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 并以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依托,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同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海外一流高校的合作,为学生搭建全面保障、灵活选择、无缝对接的国际教育平台。
人事处是依照国家的人事政策和法规负责全院人事工作的职能部门。人事处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党委负责处级以下(含处级)干部的选任、考察和后备干部的推荐、培养;学院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各类人才的引进、开发与管理;学院教职工的聘任、培训、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人事档案管理;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的管理;学院教职工出国、请假、退休、返聘管理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宏观管理;学院人事、劳资动态信息管理。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CFAU, 简称IPP) 创办于2006年,是外交学院面向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世界名校举办的出国留学培训项目。
2016年3月1日,中国外交培训学院正式揭牌成立。组建培训学院,加强对全国外交外事干部的培训,全面提高其素质能力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采取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外交方针政策,强化党对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外交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推动各部门各地方外事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是新中国各高校中第一个开展外交学和中国对外关系教学研究的单位,具有优良的教学科研传统,设有外交学、中国对外关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公共外交、领事五个教研室,设有外交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两个本科专业,外交学、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外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外交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外交学院英语系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展览馆校区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沙河校区)
外语系设有法语、日语、西班牙语三个专业,具有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本科学位授予权,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本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日语翻译硕士学位授予权。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是1995年经外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外交学院教学机构,其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外交学院是我国最早开设国际法课程的高等院校之一,自1977年起招收国际法硕士研究生,并从1996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
国际经济学院是外交学院首个二级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金融系、数量经济系和经济学系,招收和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招收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三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