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将以综合、国际、高端的原则,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学科全面的优势,推动多学科教师合作创新的新文化和学生跨院系培养的新模式,积极参与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医学和有关卫生健康的学科协同发展;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径,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与服务,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清华大学药学院坐落在清华大学校园西北角的医学科学楼内,初始于2012年成立的药学系,隶属清华大学医学院。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身是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测试中心实验动物平台,是清华大学“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校级科研条件平台,归属实验室管理处领导,挂靠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管理,依托生命科学学院建设,于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面向全校开放的实验动物研究平台。2013年11月6日,经批准正式建制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中心具有《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和《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市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先进集体。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总后勤部、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为法人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建设的一项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其中,以电镜为主的复合结构蛋白质组解析系统及功能蛋白质组研究系统辅助设施由清华基地负责实施。2012年8月,清华基地全面展开各项建设工作,在清华基地建设基础上,于2015年成立“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
生物医学测试中心(简称测试中心)是清华大学“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校级科研条件平台,归属实验室管理处领导,挂靠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管理,依托生命科学学院建设。同时,作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支撑机构,为清华大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与测试服务,并面向北京市对社会开放。
清华大学生物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一个历史悠久、大师巨匠、立言兴学、人才辈出的学科系,自建系以来有43位在生物系学习或工作过的校友中有43位荣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生物系被并入北京大学等院校。在历经了32年的沉寂之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1984年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复系新建,新一代清华人秉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书写了我国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2009年撤系,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0年8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01年5月21日正式对外挂牌开放,饶子和教授任实验室首届主任,周海梦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05年参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进入优秀类;2006年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进入良好类;孟安明教授任实验室主任,饶子和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0年参加生命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优秀类实验室。
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建设,2005年通过验收,2010年参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取得“良好”成绩,2016年评估取得“优秀”成绩。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实验室由三个分室组成: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清华大学)、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生物学分室(北京大学)。实验室于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通过国家评估。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囊括了来自于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信息国家实验室、自动化系、化工系、化学系和清华长庚医院的多名优秀研究人员,使得这些学院在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跨院系合作成为可能,扩大了清华大学在本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团队多位骨干成员是信息学院、医学院、生命学院的双聘或兼职教授。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结构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主流学科之一。 对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解决一系列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本质, 而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将极大地促进基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新药研究及开发。 结构生物学研究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度走在世界前列,与英美等国并驾齐驱。
主办:清华校友总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为加速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国家支持下,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设计、组织,2011年4月,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密切配合,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强强联合、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组建的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是科研和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措施。其目标是通过改革教育和科研的相关制度,吸引与汇聚热心教育的优秀科学家,以出色的理论教学和尖端的研究并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造就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
在清华大学二校门北面的大草坪东边,矗立着一座式样别致的二层楼房。这座楼为德国古典风格,青砖红瓦,坡顶陡起,这就是清华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大楼。在清华建校初期兴建的第一批校舍中,清华学堂大楼被称为“一院”或“一院大楼”。
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联合研究院受麻省理工学院(MIT)麦戈文人脑研究院创始人麦戈文先生资助,成立于2011年,目标是凝聚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学科的优秀学者与研究生,建成世界一流的脑科学研究机构。目前研究院依托单位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共建单位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已拥有近20个独立实验室,三百多名在读研究生与博士后。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细胞和分子层面的脑科学研究不同,本院的研究将专注于将最先进的工程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进展应用到脑科学的研究中去,从而对如何理解大脑、重造大脑、保护大脑进行最为前沿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