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是国家级棉花专业科研机构和全国棉花科研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1957年8月在北京成立;1958年3月迁到河南安阳;2000年3月31日增挂河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牌匾。据2018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有在职职工430人,硕士生导师45人、博士生导师9人;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 07;2Mk6.,EI9~3A
历史沿革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1957年8月在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棉作室基础上在北京成立。 z3;6yS1~4pC4?8P
1958年3月,迁到河南安阳县白壁镇。 m2?5Aw4;40b8=6F
2005年8月,迁到河南安阳市开发区。 b,~60W3+,HW2;7o
2007年12月,由中棉所牵头,集中优势力量,与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华大基因合作,启动“棉花基因组计划”,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棉花全基因组测序。 X7:3vy,.1Gr4~7U
2012年8月,中棉所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遗传图谱(草图)的绘制。 v7!4Ic5:4jy9?6h
2014年4月,亚洲棉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全部完成。 l9+3Ib3+2wt7~,x
2018年7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与郑州大学合作共建农学院。 t3.8Zz4;,XR,-7U
国际合作 s4+,OR4~4ZG1:5A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所已先后与国外15个实验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约有40人次进行互访和学术交流。我所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开展RNAi等合作研究;与西澳大学闫桂军实验室开展棉属分类与进化研究的合作;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展棉花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研究;与印度棉花协会开展品种交换;与越南、巴基斯坦开展杂交棉利用、人员培训合作;从巴西引进资源,合作开展线虫研究;与塔吉克斯坦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巴基斯坦信德农业大学签署农业科技研究的合作备忘录;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吉尔吉斯斯坦组建了中亚综合试验站;从非洲各国引进种子资源,与隆戈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X9?6pr1:2Ox4:2s
在引进国外智力资源方面,我所聘请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的R.Kohel博士和John Yu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David Stelly教授,原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Wilkins教授,原堪萨斯州立大学M.Stewart教授为我所客座教授,聘任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张金发教授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人才。此外,通过弹性引智策略,德州理工大学Hong Zhang教授、VenugopalMendu博士、Glen Ritchie副教授先后与我所棉花抗逆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和轻简化植棉创新团队签订了聘用合同。 v9!,DD3:2My7.2f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我所举办(承办)重要国际会议2次。其中:国际棉花基因组大会(2008年7月)有来自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法国、巴西、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260余名棉花科学家或会议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2011年9月)有国内外500多名知名专家和学者;另外,还举办了第四届亚洲棉花研究与发展大会(2008年9月,150人)等重要学术会议。此外,加大与国外专家学术交流,每年邀请10余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巴基斯坦等国的专家来我所交流合作,每年委派20余名科研工作者赴国外在棉花种质资源、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及病虫害防控等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 U8!3rZ8=90e3+6o
----------------------------- m5?9vH5=3RD4!7e
获奖成果 G1,gW,?3KT4:7O
成果奖励共计 127 项 B,:4yf3.3MT5=2V
国家级 23 项, 省部级 56 项, 中国农科院 32 项, 行业奖 11 项, 地市级 5 项, D44Rl2.5YD1~,D
获奖统计方法说明:按最高获奖级别统计。 g1;7xR6:90x,-4L
W61OQ25Mz7+8f
………………………………………………… 国家级获奖成果23项 ………………………………………………… M76id1:1ki3:2Y
一等奖 Q5=7ii6+4fZ6:6w
成果名称 获奖年度 获奖名称 本所排名 获奖经历 m8-5eW2?,Wm5:7z
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9 1998 国家科技进步奖 单独完成 1997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Q1!6gT,.2OR9;5h
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6 1995 国家科技进步奖 单独完成 1993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G5-4nV2+2vP9!4I
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 1985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A8;6BM3=9BD,?7c
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12 1990 国家技术发明奖 单独完成 1989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y,,oc1-8jT9.6V
二等奖 x1.2En6.4qB7=3z
成果名称 获奖年度 获奖名称 本所排名 获奖经历 g6?4BV,.1wv5!8M
多抗稳产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技术及应用 2016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o1;1Yn7-4uk8-1W
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M7-3pM,1CN5!5g
棉花组织培养性状纯化及外源基因功能验证平台构建 2010 国家技术发明奖 单独完成 r,!4Ql91hS6!7n
高效广适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 2009 国家科技进步奖 单独完成 2007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a4.5mh4:3iy9;4z
2006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g,.6Nt4!2Vy3-8Y
2006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h,?1tS8?2GE7:6w
野生与特色棉花遗传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2006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05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J5-4cp6!9bn7;1g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棉花杂交种——中棉所29选育及推广应用 2006 国家科技进步奖 单独单位 2004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l1+3i06!9iv,;6J
2004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H4=8wc1!1WO1!7H
2005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F7-3gn3.5za47r
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建设及其应用 2005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03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a5-6Wc3:6au9:4w
生化辅助育种技术选育优质、多抗丰产系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 2004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中棉所24获2002中国农科院科技一等奖 Y4:,ef3!7kc3!4k
中棉所24获2002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j8~1Wf1+4NF9+8H
中棉所27获2003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Z8.1Jo8+2kl1:,G
适合麦棉两熟的夏套低酚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0 1999 国家科技进步奖 单独完成 1998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o5+3RA8?6NF2!1Z
适于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7 1996 国家科技进步奖 单独完成 1994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t1.9aq6=4IH9+6L
全国不同生态区优质棉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1993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92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k8~6hX1-3oj6=3M
中国亚洲棉性状研究及其利用 1989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88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E7;1nx,-5Vv4-,n
控制棉花主要病虫综合防治对策及关键技术 1988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三完成单位 1986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o,.7nQ6+4cq4-3G
三等奖 i32te9:1lW3:9s
成果名称 获奖年度 获奖名称 本所排名 获奖经历 t4!6xV4.6hS9-3Q
黄淮地区棉麦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1996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94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N1?8Th4?7Il7.8c
河南省盐碱地植棉增产技术开发研究 1988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二完成单位 1986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V,6uv,-8LZ7=5M
棉花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 1987 国家科技进步奖 单独完成 1985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z7~4sh5;2NG,!7n
亚洲棉(A)与比克氏棉(G)人工合成[AG]复合染色体组新棉种研究 1995 国家技术发明奖 第二完成单位 1994山西省科技成果理论一等奖 O49mY5!,YO8.4d
四等奖 r6+5ki3?4MJ5+3A
成果名称 获奖年度 获奖名称 本所排名 获奖经历 p8-,eD7?5vC3!8Z
棉花良种繁育新体制 1992 国家星火奖 第二完成单位 08?7OI6~2wf8;,T
全国科学大会奖 S1:5Ol4.1IV3=3u
成果名称 获奖年度 获奖名称 本所排名 获奖经历 M9+3YZ5:7ME1:,K
棉花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 1978 全国科学大会奖 第四完成单位 1978河南科学大会奖 x,.8Vi4?6ab1.,0
棉花良种“中棉3号” 1978 全国科学大会奖 单独完成 1978河南科学大会奖 m4;9GO2.9NV9!9e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