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研究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oretical Chemistry) 于2002年11月11日成立。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加强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的学科建设,促进理论化学科研人才的培养。研究中心现有包括1名中科院院士,7名博士生导师在内的9名固定研究成员,和4名客座研究成员。 b1.6VG7=,Qb9:7C
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研究成员的科研工作和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大力度地开展与国内外理论化学界的学术交流,定期召开理论化学专题学术研讨会,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化学专业研究人才。 F5+7AE6=,UK2!6m
研究中心欢迎国内外理论化学专家来中心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欢迎优秀毕业生报考中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或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p4;2zh,;6TQ1=6G
主要研究领域 f75Am5:7vY56a
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包括理论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及应用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有: r2~9Ui9.7gs14b
· 现代化学键理论与计算方法的发展; T4!9zw9!4BB9;3J
·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理论化学研究; L,.6fL,~9VO4!9h
· 分子光谱与光化学的理论方法与计算研究; n5-,Ma3+4Js3+1m
· 固体表面的理论化学方法及应用研究; s8~8wu2~1qJ1;5b
· 原子团簇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化学研究; Z45uQ1!1bc7-1G
· 生物分子体系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S6:5lE13TA6=8J
研究基础 l8?4YG7+3Bc,-5U
厦门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理论化学研究的高校之一。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各类研究课题。在配位场理论,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多电子体系群论方法,价键理论方法和固体表面量子化学等研究中获得重要研究成果。科研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张乾二院士荣获2001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研究中心的年轻高级研究人员中有3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人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人获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1人列入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 f2.8nZ1-1Wc5;5y
研究中心目前拥有由20台DELL双CPU P4服务器组成的微机群,并可使用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台8路处理器的SGI Origin 300和50个CPU组成的微机群。研究中心拥有大量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程序和分子动力学程序。 T98Wt1;3DD,~4K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