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简介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一所音乐专题性质的高校专业博物馆,隶属于武汉音乐学院,座落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武昌古城,西临风光旖旎的长江。 W1-1Ga8+3lR4,0
1988年成立的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古乐器陈列室,是我馆的建馆起点。以之为基础,学校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于2010年正式成立湖北音乐博物馆,并于次年完成在湖北省文化厅(文物管理局)的注册登记。先后成为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X6?7eK7.8iC6.4D
2013年,湖北音乐博物馆完成编钟馆布展建设;2016年,完成古琴馆布展工作,并于同年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目前,湖北音乐博物馆已被列入武汉市开放博物馆名目。 o96Mz3?9sC5;2B
湖北音乐博物馆聚焦音乐学科的音乐音响呈现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特性,以“音乐立馆、学术立馆、服务立馆”为宗旨,建设目标是以长江中游的湖北地区为核心区域,以整个长江流域为关照视野,全面展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特别是荆楚乐舞文化的历史底蕴,“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成为向国内外观众展示湖北音乐舞蹈的重要窗口。同时,作为高校博物馆,湖北音乐博物馆也是武汉音乐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与服务平台,是学校教学、科研创作与表演实践的重要基地。 X81df5-4iM7-,p
目前,湖北音乐博物馆已建成“编钟馆"、“古琴馆"两个常设展馆。此外,还有两个临展厅,以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项目为主要陈展内容。 E4:7MS2~4AB27G
编钟馆位于博物馆一楼,以中国古代典型性钟类乐器(仿)为物质载体,按照历史线索分为四个单元,分别讲述编钟的起源、兴盛、衰落和复兴的过程,尤其是钟类乐器的音乐音响性能暨礼乐文化内涵,较为全面地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乐钟文化。其中,尤为瞩目的是根据擂鼓墩1号墓、2号墓出土编钟重新设计、研制的楚曾百钟,及根据北宋大晟钟复原、铸制的33件大晟钟,代表性地展现了我校教师对编钟理论研究和表演艺术实践的探索及成果。 M,=3B01?8xD2!9w
古琴馆位于博物馆三楼,由陈列室、传习所、书斋三部分构成。陈列室综合介绍古琴发展的历史,并简要陈列古琴的制作流水线及工艺;传习所用于古琴的教习、演奏及雅集活动;书斋再现了古代文人的起居生活景象,并收藏古代琴谱。我院丁承运教授师承泛川派古琴大师顾梅羹,以泛川派第四代嫡传弟子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瑟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付丽娜、武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丁霓裳,构成了我院独具的人文资源。 S71sT9?6vQ8?,W
临展厅位于博物馆二楼,以湖北地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项目为主要陈展内容,此前已成功举办“聆听乡音——湖北省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巡展"、“楚曲汉调皮黄——汉剧艺术展”、“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编钟乐舞艺术实践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项目巡展”是湖北音乐博物馆的主要临展项目之一,以湖北省行政区划为经线,各地区又分别按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为纬线进行层级布展。通过音、像、图、文、谱与代表性实物陈展,以及非遗传承人在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的展演方式进行,旨在凸显音乐舞蹈非遗项目的无形性、活态性,强调人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互动,构筑历时性与共时性空间,以全面展示荆楚乐舞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活态传承与发展。 F8;2mC6:4XT2;7m
此外,博物馆在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曰”及6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按照不同的主题、以相关历史事件为契机,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和博物馆特色举办临展及相关活动。此前已经成功举办的特色主题临展,包括“从古罗马到现代派:西方美术名作中的音乐史迹”、“纪念‘武汉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八十周年特展”、“军歌嘹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主题展”等。 U,+5Xg8?2yj7?1B
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表演实践方面,我馆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2015年,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联合,进行了历时三年的宋代怀古音乐理论研究与创作及表演实践,2017年分别在武汉和美国安娜堡,成功举办“宋代怀古学术音乐会”,出版《怀古宋乐——宋代音乐的21世纪解读》DVD;2018年与随州市博物馆联合承办“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寰宇钟鸣:“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纪念文集》、《天坛:“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编钟乐曲集》等。 B,~7kI8.3ED94l
(2020年4月) y5~8HU5!,Qr3!2c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