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网站 > 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锁定 排行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

湖北理工学院网站详情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 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2016年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应用型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8个学科门类和62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药学”、“土木建筑工程”等5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学科在202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个。 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平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提供有力支撑。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1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推广中心1个,与区域企业共建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余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2个、省级环境监测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馆藏图书116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含电子图书223.95万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2.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亿元,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8480人,其中留学生244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2人,其中教授正高113人,副教授及副高361人,博士283人,硕士612人。教师中有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产业教授2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黄石市“东楚英才”3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量共753项,其中国家级158项、省级595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0余项,获得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30项;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高于本省非“211”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曾获“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毕业生深受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青睐,许多校友已成为所在企业、单位的骨干和高管,荣获省级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行业翘楚;有不少校友创办的企业成功上市,成为行业领跑者。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斐然,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200余家,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人社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创业学院”、省科技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3A众创空间”、省经信厅“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学校是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爱尔兰、拉脱维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办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项,合作项目在校生500余人。先后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国家级科技园区、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了2个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与本地医疗集团共建了3个临床学院;与省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3个专业“3+2”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与省内外企业共建了近20个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30名。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校师生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美校、依法治校,打造绿色理工、文明理工、数智理工、美丽理工、平安理工、幸福理工,致力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担承新时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2021年6月3日)

Introduction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s a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with rapid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with engineering being our strong point. It is located in Huangshi, Hubei, a cradle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industry. The school covers an area of 1 million 460 thousand square meters, the school building area is 665 thousand square meters. Supported by Qinglong mountain from the back and surrounded by the Ci Hu lake,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enjoys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picturesque scenery, and is known as the most beautiful campus. Founded in 1975, HBPU began to run undergraduate programs first in the year of 1977. Different names have been used through our development, such as Hubei Provincial Polytechnic School, Huangshi Branch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w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ngshi Polytechnic College. In 2004, the university was renamed to 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year of 2010, HBPU was in the first group to pass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s Evaluation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he year of 2011, the university was renamed as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 2016, HBPU was elected the first rotating chairman university of Hubei Universities Applied Alliance. Among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HBPU is in the first group to receive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launc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BPU has 21 subordinate schools and 55 undergraduate programs covering 8 disciplines including engineering, science, economics, management, medicine,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arts. The university boasts 4 provincial-level Key Disciplines, namel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t Theory and Pharmac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anks as the national level distinguishing specialty and 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program. We have 3 Hubei provincial "Jingchu outstanding talents" collaborative programs, 6 provincial experimental exemplary programs, 6 Hubei Provincial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Project programs, 13 provincial excellent (demonstration) courses. Besides the listed schools and prize-awarded courses, HBPU also features the following facts and statistics: 2 Chinese Academician Workstation 1 Provincial Graduate Workstation 8 Provincial Outstanding Scientific Innovation Teams 2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2 Provincial Research Base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1 Provincial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1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f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 Provincial Centers for Productivity Promotion 1 Provincial Center of Gene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for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1 National Off-Campus Internship Bas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6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Centers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1 Provinci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for Virtual Simulation 6 Provincial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 Training Bases 2 Provincial Training Base for Service Outsourcing Talent 1 Provincial Training Base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alent 1 Provincial Training Bas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1 Provincial Base for College Student Innovation Activity Our academician expert workstations have been selected as "the expert workstation of Hubei demonstration academician" and "the national demonstration academician expert workstation". HBPU has a library of 1.131 million books, 19 digital database (including 2.2595 million e-books). HBPU now own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quipment with a total value of 169 million RMB. HBPU has 16310 full 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junior college students,183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BPU has a teaching faculty of 964 teachers, including 103 professors, 346 associate professors, 242 doctor’s degree holders and 597 master’s degree holders. We have 2 scholars accredited with the 100 talents Project for Innovation, 4 State Council allowance experts, 9 Provin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 experts,12 Chutian Scholars, 6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and 4 Hubei High-level Talents experts of the New Century. HBPU has also employed 2 well-known academicians and over 30 influential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as guest professors here. Each year, we have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eachers and foreign experts teaching at HBPU. HBPU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students have earned 143 national prizes and 427 provincial awards in various competitions in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 competiti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national electronic design, mechanical creative design and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34 projects in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areer planning program and 82 provincial projects have been approved. More than 190 college student start-up companies have been cultivated and incubated; 126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have been rated as excellent, the enrollment rate of HBPU students' taking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een on the rise and it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non-'211'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The initial employment rate of our graduates holds above 92%, and the university has won provincial advanced collective awards several times for its outstanding employment work.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 base has been accredited “Nation-level Creative Space”, the first batch of “Provincial level Double Creative Model Base” approved by Hubei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first batch of “Hubei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 Model Base” approved by Hube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first batch of “Hubei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cubation Model Base” and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approved by Hube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hering to running an open 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HBPU has co-constructed three non-independently subordinate schools with local governments inside and outside of Hubei province,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s, and well-known domestic enterprises. Two non-subordinate clinical schools were founded with local medical groups; a “3+2”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interconnecting education model has bee developed with inner-provinc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on three specialties. Nearly 20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development centers have been founded with enterprise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university has co-cultivated 63 full-time doctors and postgraduates with Wuhan University and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HBPU has established clos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more than 20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as Canada, USA and New Zealand. The university upholds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Xi Jinping, and implements the basic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having established the goal of development: “to build a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of open and innovative type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All staff and students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ill adhere to the school spirit “strengthening willpower constantly, undertaking tasks with perseverance, sticking to openness and innovation”. We will keep on emancipating our minds,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devote ourselv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striving for building a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university with full confidence.

办学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改革活校,从严治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引领和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大学

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 把学校建成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型、应用型普通高校 办学类型定位: 应用型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分类控制专科教育,逐步开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鄂东南,面向湖北,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学科专业定位: 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经、管、医、文、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 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 教授治学,依法治校。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爱岗敬业,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自动化生产系统设计开发、机电液系统性能测试、设备维护、技术管理、数控机床操作、编程、运行管理与营销等的方面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国和美国合作):本专业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外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自动化生产系统设计开发、机电液系统性能测试、设备维护、技术管理、数控机床操作、编程、运行管理与营销等的方面工作。 交通运输:本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备汽车运用工程学、交通运输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交通运输、汽车服务行业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汽车保险等汽车后市场服务和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本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建设需要,具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和自动控制工程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从事机械电子系统及产品研发、数字制造系统的应用、经营销售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车辆工程:本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既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汽车及工程车辆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汽车及工程车辆领域从事车辆生产制造、检测与维护、营销与服务、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以塑料模具、金属模具的设计制造及材料成型工艺及控制为主要方向,具备系统的机械科学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材料成型专业技术和控制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能在材料成型及加工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培养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源技术、交直流调速技术、智能建筑电气等领域的系统规划与设计、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研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面向电力行业及其他行业从事电气及电子技术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面向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通讯行业,从事电子信息专业相关工作。 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备工厂自动化、电气控制、检测技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能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的自动化需求,从事自动控制、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通信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面向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产业等。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轨道交通信号处理和轨道交通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轨道通信系统、控制系统、信息检测与处理、计算机与网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从事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开发、制造及安装、设备维护、设备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轨道交通信号、轨道通信、列车自动化与控制等领域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土木工程 :本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获得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建造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相关部门从事工程规划与设计、结构检测、施工管理、建设监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备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的能力,获得注册建造师、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在路桥交通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工程监理、造价咨询、养护与管理等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工程管理:本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备工程造价及管理、招投标文件编制、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获得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和工程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管理及应用型人才。 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企事业、城乡、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从事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及噪声污染控制的工程设计、环境监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保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环境检测、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工程(“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及集成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在环保及相关领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施工和环保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专业培养能在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从事其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及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安全工程:本专业培养胜任“安全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具备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特种设备安全工程、安全检测检验技术和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生产监督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的安全工程学科高等技术人才。 环境科学:本专业培养胜任“环境科学”领域的各项工作,掌握环境科学专业规范所要求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创新和管理能力,能从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咨询、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项目设计与施工、环保设备研发及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清洁能源开发、热工自动控制、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空调、废气废水治理等领域从事生产运营及管理、技术开发、产品及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环保设备工程:本专业培养具有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环境污染治理及相关领域从事环保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从事环境工程、设备制造及其相关领域科研院所、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研发和环保工程建设与管理,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理论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化工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法,掌握添加剂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改性和配方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的精细化工高级人才。可从事化工添加剂和助剂、日用化工产品、胶粘剂和涂料、化工制药和农药、信息用化学品以及电子工业专用化工产品等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开发、技术管理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新兴产业计划):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业迁移适应性强、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知识和化工设计与研究能力的企业适用型高级人才。本方案采用“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学习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培养模式。可从事石油化工、无机(有机)化工、有色冶金、电子信息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轻工、医药、环境、能源和军工领域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科学研究、贸易等方面工作。 生物工程: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发酵工程为主线,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生物反应工程为基础,较系统的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可在科研机构、中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开发、营销及管理等工作。 应用化学: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工设计和产品研发过程,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化工、制药、能源等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从事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开发、工艺设计与改进、质量检测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组织经验,能够在信息化建设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可到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教学以及计算机相关技术工作。 网络工程: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系统研究、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应用,也可到科研、教育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教学以及相关技术工作。 软件工程:本专业培养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具有软件开发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组织经验,能够在信息化建设领域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从事软件系统设计与分析工作,也可到科研、教育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物联网工程:本专业培养掌握物联网工程基础理论,具有软硬件开发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组织经验,能够在信息化建设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科研或教育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构建和求解数学模型的原理,以及熟练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能从事信息处理、科学计算及计算机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适合从事的工作: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政府部门、IT行业等从事行业信息处理和应用开发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物理学:本专业培养较好的物理学基础,掌握电子技术、材料物理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能适应光电技术、绿色材料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用于工程技术和高新技术行业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又可以从事与应用物理有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新技术领域的产品开发。 临床医学: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有高尚道德情操、较强敬业精神、良好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毕业后能在基层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护理学:本专业培养掌握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社区服务机构、卫生防疫、康复保健等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药学: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掌握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能在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医药营销、药品质量控制、医药的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药学专业人才。 药学(新兴产业计划):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生物学、自然科学理论、系统的药学知识以及适度的基础医学等学科基本理论,通过专业理论培训和产业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能力与实践技能,能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新药研制与开发、工艺设计、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药品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以及与药学研究、管理和教学有关的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药学行业对接人才。 医学检验技术:本专业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比较全面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等知识技能,可在各级基层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社区等部门从事临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熟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具备较强商务意识、创新精神及自我发展能力,能够适应基层需要,并具有潜力发展成为中高层管理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在外贸业务公司、外向型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涉外经济岗位就业。 工商管理:本专业培养能立足国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具一定国际经营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理、工学科常识,具备管理、经济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好英语水平与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解决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信息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相关部门岗位工作。 市场营销:本专业面向湖北省,辐射长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能适应市场营销活动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营销人才。主要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客户开发、营销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财务管理: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一定工科常识,具有管理、会计、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未来具有潜力发展成为财务主管、理财师、投资专家的应用型人才。可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部门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岗位就业。 物流管理: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科学和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环节中的物流业务,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物流服务业及企业物流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物流服务业、制造及流通贸易业从事物流系统筹划、运作管理等工作。 英语: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商贸、旅游、教育、文化、科技领域从事外贸、翻译、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 商务英语:本专业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或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贸易、旅游、外事、工程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道德情操、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学、中职、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及从事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可从事语文教师、文秘、新闻工作者、其他文字工作者等工作。 小学教育: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道德情操、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可从事小学各科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 学前教育: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道德情操,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教、行政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及在其它相关学前机构从事学前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可从事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小学低年级教师、幼儿智力开发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本专业以“文工互补、应用领先”为专业定位,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传统媒介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各类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络内容的调查分析、策划运营、写作编辑、制作应用等工作。可从事网络编辑、新媒体策划设计、新媒体运营、创意策划等工作。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面较宽,具有成衣设计、样板设计、成衣工艺设计与管理及经营管理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成衣款式设计、版型设计、服装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品牌策划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行业管理部门等任职,从事成衣款式与版型设计、品牌策划与商品企划、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与零售管理、生产线组织与工艺设计、服装生产企业管理等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理论扎实、艺术创新思维较强,具有服装造型设计、创意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品牌形象策划、服装流行资讯分析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营销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在服装生产和销售、服装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服装产品开发、服饰设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新兴产业计划):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实践能力较强,注重个性化发展,具有服装造型设计、创意设计、结构设计原理、时装工艺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品牌形象策划、服装流行资讯分析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商品企划、服装营销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在服装生产和销售、服装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服装产品开发、服饰设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能够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和手段进行企业生产的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可在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电视台、出版机构、广告与媒体公司、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设计教育、设计管理等相关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中国和新西兰合作):本专业以国际最新技术与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宽广的文化知识、现代艺术观念、扎实的设计和艺术创作能力,并能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设计、工艺与技术相结合,具备国际视野和理念的艺术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单位、出版、媒体宣传机构从事教育、编辑或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印刷媒体设计、商业广告摄影等工作。 动画: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动画专业基础理论和动画制作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设计部门从事和参与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数字绘画、数码影像、影视特效等相关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可在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游戏软件公司和学校从事影视动画创作、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设计: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环境设计基础理论及室内外空间设计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可在设计院所、企业、群众文化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室内外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工程管理、设计教育、设计策划与营销等相关工作。 产品设计: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家居陈设及配饰设计、信息设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音乐学: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音乐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培训机构、群众文化部门、社会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舞台表演、音乐编辑、策划编导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音乐人才。可在中小学、音乐培训机构、群众文化部门、社会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舞台表演、音乐编辑、策划编导等工作。 舞蹈表演: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和编导能力,能在各社会文艺团体、广电、普通学校、群艺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导、策划、教学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可在各企事业单位、文化机关、普通学校及培训机构、旅游景区、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从事表演、编导、教学等方面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专业以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为特色,由校企协同培养,主要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基本知识、专业技术及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材料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材料生产等行业从事工艺设计、过程控制、技术研发、质量管理等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兴产业计划):本专业为湖北省新兴产业计划项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提升为重点,主要培养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过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技能、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材料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材料研发等相关行业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工作。 冶金工程: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有色金属冶金(包括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钢铁冶金及金属压延加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冶金、机械、船泊、航空航天、汽车、军工等行业从事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复合材料与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必要的复合材料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材料、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军工等相关行业从事复合材料的科学研究、材料设计、工艺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专业面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培养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遥感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软件工程 (北斗项目):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北斗技术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掌握北斗导航技术和卫星应用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最新工程标准、最新软件开发技术,具有熟练使用软件开发工具能力、系统设计与分析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北斗项目):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北斗技术国际化发展需要的、系统掌握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法规,了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及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的方针与政策,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技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北斗项目):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电子技术、信号处理、通信系统、通信基础理论、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卫星应用系统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桂林北路16号

免责声明

网站收录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致力于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
最近收录的网站
  •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海西晨报

    《海西晨报》是由厦门日报社打造的一份新型综合性都市报,中国融媒体百强,两岸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之一。海西晨报社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办公地址在厦门市吕岭路122号厦门日报报业大厦11楼—13楼。

  • 华润武钢总医院

    华润武钢总医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华润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旗下机构的医疗健康专业服务平台。华润医疗在“仁心仁术,康泽天下”的理念指引下,向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推动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輔仁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

    本系創始於民國16年(1927),當時以中西交通史見長,系中名師如陳垣、張星烺等,俱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開創性人物。本系於民國52年(1963)隨校在臺復行開辦,56年(1967)成立研究所,在王任光神父及本篤會會士孟樹人等領導下,著重西洋史及美國史的教學與研究,多年來培養了許多相關領域的教研人才,遍佈國內各大專院校。本系目前與未來的發展,除持續傳統特色,擴大為世界史外,並增強中外關係史與基督宗教史的教學研究。

  • 西安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馆)

    美术与设计学院创办艺术专业教育始于1983年,是陕西省最早开办艺术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系、美术学系、公共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系、基础部5个教学单位,艺术展演中心、纪录片创作基地两个实践教学场所,西安文理学院艺术馆挂靠在学院。有“耀州窑陶瓷文化研究所”、“关中民俗文创研究所”、“关中传统艺术研究所”三个内设研究机构。学院招生范围涵盖陕西、山西、江苏、福建、河北、山东、湖南、广西、河南、甘肃十个省份,第一志愿录取率连续四年为10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2021年在校生1074人。

  • 闽江学院国际数字经济学院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鞍山市邮政管理局

    鞍山市邮政管理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副厅级邮政监管机构,负责鞍山市邮政行业管理工作,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受国家邮政局垂直领导,且实行党组制,党的关系在地方。

  • 四川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坐落于成都市狮子山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是以研究美学与美育为主的实体性学术机构,2013年10月由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批准,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美学与美育研究领域的第一个省级重点基地。

  • 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

    主办: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电大街68号

  • 常州工学院校团委

    主办:共青团常州工学院委员会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666号(辽河路校区)常州工学院文化艺术中心B306